1981年,內(nèi)蒙一男生考上大學,向女老師報喜,女老師高興的從兜里掏出20塊錢,塞到學生手里:“拿錢自己買雙棉鞋穿?!比欢?,26年后,男生送女老師一個禮物,她打開一看,嚇得連連擺手:“這禮物,老師不能收?!?br/>內(nèi)蒙古有個小村莊,村里有一所破舊的學校,里面教書的是一位年輕的女老師,叫李秀珍。她是村里少見的大學畢業(yè)生,本可以留在城里過好日子,卻選擇回到家鄉(xiāng)教書。那時候,村里的孩子大多家里窮,讀書是條艱難的出路。李秀珍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總想著能幫一把是一把。她的學生里有個叫王志強的男孩,家里條件尤其苦,父親去世早,母親帶著三個孩子艱難度日。
王志強上學不容易,每天得走好幾里山路,冬天鞋子破了也沒錢換新的,腳經(jīng)常凍得紅腫。李秀珍看他這樣,心疼得不行。她工資不高,但還是常從自己口袋里掏錢,補貼王志強家的生活費。她不光關心他的學業(yè),還怕他身體吃不消,叮囑他多注意保暖。那年冬天,王志強考上大學,李秀珍掏出20塊錢給他買棉鞋,那可是她攢了好久的錢,相當于普通人家一個月的生活費。
王志強拿著這20塊錢,心里暖乎乎的。他知道老師的苦心,也明白這是他翻身的機會。上了大學后,他特別努力,畢業(yè)后留在城里打拼,一步步干出名堂。事業(yè)上去了,他也沒忘李秀珍的恩情,每年過節(jié)都會寄點錢物回去。他心里一直惦記著那雙棉鞋的溫暖,總想著有一天能好好報答老師。26年后,他成了大公司老板,覺得自己終于有能力讓老師過上好日子了。
26年后,王志強回到村里看望李秀珍。那時李老師已經(jīng)退休,一個人住在老房子里,頭發(fā)白了,身體也不如從前。他帶了個精致的盒子,說是送給老師的禮物。李秀珍打開一看,里面是城里一套房子的房產(chǎn)證,名字寫的是她自己的。王志強想讓她搬到城里住,過得舒服點。可李秀珍覺得這禮物太貴重,死活不肯收。她說自己當年幫學生是本分,不圖回報。
王志強卻覺得這遠遠不夠。他記得小時候李老師對他的好,那20塊錢不只是錢,更是希望和信任。他在城里買這房子,就是想讓老師晚年過得安穩(wěn)些,別再受苦。李秀珍感動歸感動,還是堅持不要,兩人爭了好久。最后王志強說,房子已經(jīng)買了,空著也是浪費,不如老師收下租出去,租金當養(yǎng)老金用。李秀珍想想也對,才勉強答應。她心里感慨,這孩子真長大了,也真有心。
這事傳開后,村里人都在說,李老師當年沒白疼王志強。那20塊錢,像一顆種子,種下了信任和感恩,26年后開出了花。李秀珍從沒想過自己的付出會有這么大的回報,她只是單純想幫學生走出大山。王志強也沒覺得自己做了多了不起的事,他覺得老師值得更好的生活。這份情誼不光感動了他們自己,也讓周圍人看到了師生之間的真心。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