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代快報訊(通訊員 王成 記者 莊劍翔)當記憶在時間中封印,如何追思這段過往?近日,揚州大學新聞與傳媒學院團隊將新技術與專業(yè)所學結合起來,通過技術手段,讓老教授家中塵封已久的靜態(tài)老照片“復活”。

揚州大學的嚴公寶教授現(xiàn)年八十六歲,有時翻開泛黃的舊照已不太記得清早些年的事情。“偶爾看看之前的相冊,有幾張照片已經忘掉了,不知道是什么時候在哪邊拍的?!睘榱肆糇∮洃洠瑢W們決定收集老照片、口述錄音等素材,幫老教授整理出一封“數(shù)字家書”。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近日,幾位同學來到嚴公寶教授家中。嚴教授將過往的老照片展現(xiàn)在同學們面前,從中學畢業(yè)到成家立業(yè),從同窗友誼到桃李師恩,照片一頁一頁翻過,回憶一寸一寸展現(xiàn)。60多年來的點點滴滴,雖都被記錄在了畫面中,但隨著時間的推移,色彩、像素,以及與之相關的回憶,漸漸在嚴教授腦海中模糊了起來。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為了留住寶貴的記憶,團隊成員們開始用相機對老照片進行“再記錄”,又依托圖像恢復技術,修除掉照片上的劃痕,將缺損部分填補完整,并適當調整整體的對比度和色溫,讓充滿歷史痕跡的照片保持真實的同時,重新恢復清晰。處理好畫質后,大家在AI技術和PS等修圖軟件的幫助下,給照片中原本靜態(tài)的人物加上了肢體動作,彼時的場景又得以重新再現(xiàn)。此外,同學們又將聲音搭載了進去,使平面的黑白照片轉變成為視聽兩個維度的情感載體,當下的體驗與過去的情感再次聯(lián)結了起來。

“這些鮮活生動的數(shù)字家書,不僅保存了嚴教授個人的故事,也為我們借助新技術,整理口述史記錄,提供了新思路?!眻F隊成員史嘉妮表示,“我們也希望繼續(xù)為老教授們服務,了解更多我們沒有經歷過的崢嶸歲月?!睋?jù)悉,該團隊還將為學校的“寶藏老教授”們陸續(xù)制作數(shù)字家書,并將這一模板在網絡上推廣。

(通訊員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