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國際局勢真是讓人捏一把汗,尤其是中東那邊,感覺隨時都能炸開鍋。美國前總統(tǒng)特朗普又跳出來放狠話,美軍在中東的軍事動作也越來越大,轟炸機都進入作戰(zhàn)程序了,搞得大家都擔心是不是真要打起來。

而中國這邊呢,站出來喊話讓美國懸崖勒馬,別把事情搞得不可收拾。這事兒的來龍去脈挺復雜,咱們得從特朗普的背景、事情怎么一步步升級的,還有最后咋緩和下來的這幾個方面好好捋一捋,順便看看中國在這中間到底起了啥作用。

特朗普是誰?他的路子咋走來的

要說特朗普這個人,大家都不陌生。1946年6月14日,他出生在紐約皇后區(qū),家里排行老四,老爹弗雷德·特朗普是個房地產(chǎn)大佬,賺了不少錢。特朗普從小就跟著他爸混工地,耳濡目染學會了不少生意經(jīng)。到了70年代,他接手家族生意,把公司從紐約邊緣地帶帶到了曼哈頓的核心區(qū),野心不小。他搞了個特朗普大廈,80年代在第五大道上立起來,金光閃閃的,成了他事業(yè)的招牌。

不過,他這人也不是一帆風順。90年代初,房地產(chǎn)市場崩了,他欠了一屁股債,媒體都說他要完蛋了。但特朗普硬是靠著重組債務、賣資產(chǎn)挺過來了,韌性挺強。到了2015年,他宣布競選總統(tǒng),2016年真就干掉了希拉里·克林頓,當上了美國第45任總統(tǒng),那時候他都70多歲了,算是美國歷史上最老的總統(tǒng)之一。他的口號是“讓美國再次偉大”,聽著挺帶勁,但干的事兒爭議可不小。

特朗普當總統(tǒng)那幾年,推了個“美國優(yōu)先”的政策,啥TPP(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xié)定)啊,他說退就退,還對好多國家加關稅,搞得國際上罵聲一片。他在伊朗問題上尤其硬,2018年5月8日直接宣布退出伊朗核協(xié)議(JCPOA),還給伊朗上了全面制裁,想用經(jīng)濟壓力逼伊朗低頭。

這招兒后來證明不太靈,伊朗沒服軟,中東反而更亂了。他還老在推特上警告伊朗,說啥挑釁就讓你好看,口氣大得不行。這家伙的行事風格就是這樣,不管別人咋看,就按自己的節(jié)奏來,把他的想法硬塞進美國的外交政策里。這也為后來2025年的中東危機埋下了種子。

事情咋鬧大的?2025年初的緊張局勢

2025年初,中東的局勢真是緊得像拉滿的弓。特朗普這時候已經(jīng)不是總統(tǒng)了,但影響力還在。那年春天,他在佛羅里達的海湖莊園開了個記者會,說如果伊朗不接受新的核條件,美國就得采取“毀滅性行動”。

沒幾天,英國《衛(wèi)報》爆了個大料,說特朗普通過阿聯(lián)酋給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nèi)伊遞了封親筆信,給了伊朗“兩個月”的期限,要么妥協(xié),要么等著挨炸。這消息一出,全世界都炸了鍋。

伊朗那邊呢,反應挺低調(diào)。4月3日,伊朗外交部發(fā)了個聲明,說“絕不謀求核武器”,但也沒直接懟美國的威脅。這態(tài)度讓人有點摸不著頭腦,外界猜來猜去,伊朗到底想干啥。特朗普可沒打算停手,美軍在中東的動作明顯加大。三艘航母被派到波斯灣,7架B-2隱身轟炸機調(diào)到印度洋的迭戈加西亞基地,還進入了作戰(zhàn)程序。五角大樓證實,這些轟炸機已經(jīng)隨時待命,目標直指伊朗。

這事兒有前因。2018年特朗普退出核協(xié)議后,美伊關系就一直往下走。伊朗雖然沒公開撕毀協(xié)議,但鈾濃縮活動沒停過。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2024年底的報告說,伊朗的濃縮鈾存量已經(jīng)快到關鍵點了。以色列情報還警告,伊朗可能在偷偷搞導彈技術。特朗普就拿這些當理由,說伊朗在“騙人”,得收拾。他在電視上講這事兒時,手里還拿著一堆文件,氣勢洶洶。

局勢升級后,中東整個氣氛都不對了。沙特和阿聯(lián)酋趕緊加強邊境防御,伊朗也在霍爾木茲海峽附近搞軍演,導彈打得挺熱鬧。特朗普的威脅加上美軍的部署,感覺就像暴風雨前的安靜,大家都等著看下一步咋走。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美軍轟炸機進入作戰(zhàn)程序,到底啥意思

說到美軍轟炸機進入作戰(zhàn)程序,這可不是隨便說說。B-2隱身轟炸機是美國空軍的王牌,能帶核彈,飛個一萬多公里都不用加油,專門干那種精準打擊的大活兒。2025年4月,這7架B-2被調(diào)到迭戈加西亞基地,這個地方在印度洋上,離伊朗不算太遠,打起來方便得很。進入作戰(zhàn)程序的意思是,這些飛機已經(jīng)不是擺著好看,而是隨時能起飛、投彈,目標都鎖好了,就等一聲令下。

五角大樓這次部署挺有講究。三艘航母在波斯灣,擺明了是給伊朗施壓,航母上的艦載機能覆蓋伊朗全境。B-2再從南邊包抄,隱身能力強,伊朗的防空系統(tǒng)不一定能抓得住。這種組合就是想告訴伊朗:你沒啥還手余地,趕緊服軟。不過,這也冒了不小風險。專家說,要是真打起來,伊朗可能會封鎖霍爾木茲海峽,這條路可是全球石油運輸?shù)拇髣用},一堵油價就得飆,世界經(jīng)濟都得跟著抖三抖。

伊朗那邊也不是吃素的。他們的導彈技術這些年進步不少,尤其是彈道導彈,能打到以色列甚至沙特。特朗普想靠武力壓人,但伊朗要是真豁出去反擊,美國的盟友也得跟著遭殃。所以這時候美軍的動作,既是嚇唬人,也有試探的意思,看伊朗敢不敢硬碰硬。

中國勸美國懸崖勒馬,咋回事

就在這劍拔弩張的時候,中國站出來了。中國外交部開了個發(fā)布會,發(fā)言人直接點名:美國退出伊核協(xié)議是現(xiàn)在這亂局的根兒,特朗普別老想著動武,得多談談。這話說得挺硬氣,算是少見地直接懟美國。中國還跟俄羅斯、歐盟那邊通了氣,想拉大家一起把外交渠道重新搭起來,別讓中東真打起來。

特朗普定的兩個月期限還剩三周,聯(lián)合國安理會開了個緊急會。中國扔了個決議草案出來,喊大家冷靜,建議重回核協(xié)議談判。這草案最后沒過,但國際上的聲音已經(jīng)很清楚了:沒人想看戰(zhàn)爭。中國這波操作,算是給特朗普上了點壓力,讓他沒法隨便開打。

中國為啥這么積極?一方面,中東亂了對誰都沒好處,中國進口石油不少得靠那塊兒,霍爾木茲海峽一封,油價漲起來經(jīng)濟就得跟著疼。另一方面,中國這些年在國際上想刷存在感,推多邊主義,跟特朗普的單邊主義對著干。這次勸美國懸崖勒馬,既是保自己利益,也是在全球面前秀一把責任大國的形象。

特朗普這邊呢,眼看著期限越來越近,內(nèi)部也有點亂。他跑去華盛頓跟國防部的人開了個會,問轟炸計劃咋樣了。但他的團隊意見不統(tǒng)一,有人說打伊朗風險太大,油價一漲美國自己也吃不消,還有人擔心又陷進中東的泥潭,出不來。這時候他估計也猶豫了。

期限前幾天。以色列情報說,伊朗的鈾濃縮設備出了技術故障,暫時停了。這消息一傳到華盛頓,特朗普的顧問趕緊勸他別動手,說這時候打出去顯得趁人之危,不好看。他琢磨了一下,最后下了令,讓B-2轟炸機撤回基地。三艘航母也慢慢退了點,局勢一下松了不少。

這場危機算是沒打起來。特朗普出來說自己“救世界于亂”,但國際上沒幾個人買賬。大家覺得,這事兒能緩下來,多虧了外交壓力,尤其是中國喊的那嗓子。中東這邊,總算沒炸開,商隊又能跑起來了。

這波對峙,把特朗普的路子暴露得挺清楚。他還是老一套,喜歡用硬的,想靠武力解決問題,但這次沒玩轉(zhuǎn)。美國單邊主義的毛病也挺明顯,盟友都不咋信任了,國際形象掉得厲害。反過來,中國趁機刷了波好感,穩(wěn)住局勢的同時讓大家覺得它靠得住。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中東這地方,短期看是平靜了,但核問題沒解決,伊朗跟美國的梁子還在,啥時候再炸鍋都不奇怪。以后能不能真和平,得看外交咋談,美國能不能放下架子,伊朗愿不愿意讓步。中國估計還會接著當和事佬,但這平衡不好搞。

總的來說,特朗普這次動武倒計時沒倒到頭,美軍轟炸機調(diào)頭了,中國勸的這句“懸崖勒馬”還真起了作用。這事兒咋看?你覺得中東以后能消停嗎?有啥想法歡迎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