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身穿長袍,滿臉福相的男子正是文物收藏大家孫瀛洲。在收藏過程中,孫瀛洲經(jīng)歷了許多傳奇的事情。

孫瀛洲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孫瀛洲

1930年代,孫瀛洲聽聞河北某破廟里有個“腌咸菜的大缸”,當即趕去。旁人見缸體污穢、釉色暗淡,嗤之以鼻。他卻敲擊缸壁,聽聲辨音后狂喜:“這是明代龍泉窯!”最終以5塊大洋買下,清洗后竟是明代龍泉窯青釉大缸(現(xiàn)藏故宮)。

孫瀛洲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孫瀛洲

1940年代,孫瀛洲路過北平琉璃廠,見小販正將一堆“破爛瓷片”倒進廢品車。他瞥見一片青花碎片上的纏枝蓮紋,立即喊停,花3毛錢買下整筐。拼湊后竟復(fù)原出元代青花纏枝蓮紋盤(現(xiàn)為故宮鎮(zhèn)院之寶),缺口處被他戲稱“歷史的牙印”。

孫瀛洲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孫瀛洲

1942年,為買下明成化斗彩三秋杯(現(xiàn)存故宮),他賣掉北平祖宅,全家擠進大雜院。妻子抱怨:“杯子比房子金貴?” 他答:“房子千千萬,成化杯世間就這一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