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蘇省的一則高校人事變動消息引發(fā)關注,此前擔任江蘇科技大學黨委書記的周南平已赴南京傳媒學院履新,并擔任該校黨委書記一職。江蘇科技大學位于鎮(zhèn)江市,是江蘇省屬重點本科高校,公辦性質,而南京傳媒學院是一所民辦本科高校。

周南平擔任江蘇科技大學黨委書記一職僅僅才1年多,不過他已年滿60歲,此次到南京傳媒學院任職,不僅因其“退而不休”的特殊性成為焦點,更折射出中國高等教育體系中公辦與民辦院校在人事管理、人才流動上的差異與趨勢。
從公開的簡歷中了解到,周南平是江蘇宜興人,南京郵電大學校友,1986年從南京郵電大學通信工程專業(yè)本科畢業(yè)后留校工作。
周南平長期從事高等教育管理、教育信息化、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近年來主持或參與完成10多項省級以上課題研究,先后在核心學術期刊發(fā)表論文20余篇,合著專著2部,曾獲江蘇省教育科學研究成果二等獎、江蘇省高校優(yōu)秀黨務工作者等獎勵或榮譽。

南京郵電大學也是周南平目前工作時間最長的單位,他于2013年10月?lián)文暇┼]電大學副校長,2018年10月來到江蘇科技大學工作擔任校長,2023年8月開始擔任江蘇科技大學黨委書記,擔任該職還不到兩年便離任,轉任南京傳媒學院黨委書記。
在中國公辦高校體系中,領導干部通常需遵循嚴格的退休年齡制度,廳級干部一般60歲退居二線。例如,同期卸任的江蘇警官學院黨委書記夏存喜(1964年生)便因年齡到限而離任。
相比之下,民辦高校因體制機制靈活,對高層管理者的年齡限制較為寬松,更注重實際能力與資源整合價值。周南平的案例印證了這一差異:卸任公辦職務后,其豐富的管理經驗與行業(yè)影響力成為民辦高校延攬的“優(yōu)質資源”。

南京傳媒學院的前身為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2020年轉設為民辦本科后,亟需強化治理能力與品牌升級。周南平作為資深教育管理者,既能嫁接公辦院校的規(guī)范化經驗,又可助力民辦高校探索特色化發(fā)展路徑,這種“雙向賦能”成為民辦高校吸納退休官員的邏輯所在。
像周南平這樣年滿60歲赴民辦高校任職的案例,其實并不在少數(shù),像南京的另一所民辦高校三江學院同樣如此。三江學院現(xiàn)任書記為封超年,他出生于1957年,曾在江蘇多所公辦高校任職,先后擔任過揚州大學副校長、金陵科技學院院長、南京林業(yè)大學黨委書記、宿遷學院校長等職,2021年64歲的封超年,來到三江學院擔任黨委一把手至今。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