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都在追美國頂流網紅甲亢哥Speed的直播,前兩天他終于結束了中國行。

網友紛紛對他8場直播打分,重慶因為8D夜景,遙遙領先第一名。


不過我更喜歡登封場,甲亢哥尋找武學大師,一心求學功夫,梁師傅壓軸登場,教授中國功夫,正常直播跌宕起伏,故事感十足。

香港場前半部分喪尸圍城,毫無看點,幸好結尾有紹興甜妹拯救,暖心結尾。


深圳一直處于還行又不太行的邊緣徘徊。
原本以為深圳場植入已經非常多,沒想到,長沙場才逆天,全程都是看廣告。

原本以為結尾甲亢哥和大張偉的世紀會面,能為這次直播貢獻名場面,結果變成冥場面。
贈送芒果會員終身VIP、酒桌文化、推銷芒果節(jié)目,尷尬到不行。

上海和北京,算是中規(guī)中矩。
但北京場因為李美越的惡意翻譯,評分更低一些。
為何李美越一個地陪兼翻譯,能引起這么大的反效果?


這位曾以“東北大花征服世界”出圈的700萬粉絲網紅,在面向全世界的直播中暴露出他對中國文化的傲慢與自身的低級趣味,徹底撕碎了其精心打造的“文化使者”人設。


在甲亢哥體驗中國理發(fā)店的環(huán)節(jié)中,理發(fā)師明確表示臟辮結構復雜,解開后無法復原。
但李美越卻將原因扭曲為“店員嫌你頭發(fā)臟,拒絕服務”。


這種刻意誤導不僅讓甲亢哥陷入尷尬,更在海外觀眾中塑造了中國服務行業(yè)“不友好”的負面形象。
幸好,甲亢哥也算身經百戰(zhàn),他當場就不相信李美越的翻譯,找來隨行翻譯。


如果說曲解理發(fā)師只是技術失誤,那么接下來的言論則徹底暴露李美越價值觀的扭曲。
李美越在直播中,公然用英語稱要介紹“中國妹子”給甲亢哥,并選擇極具冒犯性的“chick”(小妞)一詞。

這一詞匯在英語語境中帶有輕蔑、物化女性的意味,直接觸犯了中國網友的底線。
盡管甲亢哥當場嚴肅拒絕,李美越仍輕浮地追問“妹子太多了是吧”,進一步暴露其低俗價值觀。


然而,這場鬧劇的高潮尚未到來。面對甲亢哥熱情的中國粉絲,李美越不僅未展現友好互動,反而用英語嘲諷粉絲“太嚇人”“不像正常人”。
甲亢哥直接回懟“你才不正?!?。


這種對粉絲群體的侮辱,徹底激怒了曾支持他的中國網友。
迫于輿論壓力,李美越于4月1日發(fā)布道歉,卻因一個越南文化中象征“失敗者”的手勢引發(fā)二次爭議。


網友直指其道歉毫無誠意,甚至懷疑其長期以“中美混血”身份造假(實為美越混血)博取同情。
更諷刺的是,這場拙劣的危機公關,竟成了壓垮其職業(yè)生涯的最后一根稻草。

李美越的道歉下,高贊評論直指其“吃中國飯砸中國鍋”“虛偽至極”。
更有網友發(fā)起“取關行動”,導致其賬號10天內掉粉超30萬,合作品牌紛紛解約。

這場聲勢浩大的抵制運動,正是對“文化兩面人”最有力的審判。
就連央視也態(tài)度堅決,在報道甲亢哥中國行中,只對李美越一人進行馬賽克處理,為這件事最終定性。

這次李美越想要翻身估計都很難了。
如果說李美越的言行是一場自毀長城的鬧劇,那么甲亢哥的應對則異常圈粉,看過他的回復都忍不住感嘆一句:怪不得人家能當世界級網紅,真的有點東西。
當李美越提出物化女性的建議時,甲亢哥以“NO”直接回絕。

面對粉絲的詆毀,他毫不留情地反擊“你才不正?!薄?/p>
在翻譯糾紛中,他主動找來隨行翻譯核實真相,避免誤解擴散。
這種對文化尊重的堅持,讓中國網友紛紛拍手稱贊。

李美越的崩塌絕非偶然,而是流量經濟與價值觀博弈的必然結果。
當央視用馬賽克將其從鏡頭中抹去時,這場爭議已超越個體層面,成為整個網紅生態(tài)的警示寓言:在文化傳播的賽道上,投機者終將被時代淘汰。

李美越曾靠“東北大花”擺拍收割流量,但其對民俗文化的理解僅停留在獵奇層面。
真正的文化傳播者如英國博主“亞亞亞呀當”、美國博主“郭杰瑞”,選擇深入中國鄉(xiāng)村、扶貧一線,用田野調查呈現真實的中國。
甲亢哥的成功恰恰印證了這一點。

他品嘗地道小吃時被辣到流淚,體驗非遺剪紙時笨拙卻專注,這種不刻意討好、不居高臨下的態(tài)度,反而讓海外觀眾感受到中國文化的鮮活魅力。
反觀李美越,將文化差異異化為沖突噱頭,最終遭流量反噬。

央視對李美越的打碼處理,這種“軟性封殺”看似溫和,實則比直接譴責更具震懾力。
李美越的墜落,照出了流量時代部分網紅的投機嘴臉,也照見了中國網友日益成熟的文化判斷力。

當他在直播中說出“chick”的瞬間,崩塌的不僅是700萬粉絲構筑的虛假人設,更是這些文化投機者賴以生存的遮羞布。
中國市場的開放包容,從來不是縱容文化傲慢的溫床。

那些妄想“吃飯砸鍋”的網紅應當明白:網友的愛國情懷不是流量密碼,文化尊嚴更不是生意籌碼。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