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價在漲,近期,一些市民選擇拋售或典當黃金。然而,犯罪分子瞅準時機從中“貍貓換太子”,實施詐騙行為。近日,閔行警方在“礪劍2025”集中清查整治行動中,破獲多起抵押典當首飾的詐騙案。
2024年12月,一名男子來到位于閔行的一家典當行,聲稱有黃金需要典當,在詢問金價后他將脖子上的項鏈摘下,經(jīng)稱重確認價格為4.6萬元。但細心的店員發(fā)現(xiàn)項鏈鋼印和其他加工細節(jié)有瑕疵,便懷疑材質(zhì)有假,后用銼刀銼項鏈表面,銼了之后竟露出銀白色,店員攔住男子并報警。
民警訊問這名男子后發(fā)現(xiàn),這是一個以“金包銀”為手段的詐騙團伙。該團伙出沒于本市各典當行,以典當項鏈、手鐲為由,抵押了多個假黃金飾品。
根據(jù)線索,警方迅速抓獲同案嫌疑人范某、李某等3人。據(jù)交代,李某伙同范某在網(wǎng)絡(luò)平臺發(fā)布“招聘信息”,招募張某、劉某共同參與犯罪。4人駕車到典當行附近后,由張某或劉某進店抵押“黃金”,而范某、李某則在車內(nèi)“放哨”。
張某已在3家典當行抵押一條項鏈、兩個鐲子,共牟利8萬余元,劉某則抵押了3條黃金項鏈牟利10萬余元。每次交易完成后,二人從中分成8000元,其余交給范某、李某。目前,4人因涉嫌詐騙罪已被檢察院依法批準逮捕。


無獨有偶,閔行七寶一家奢侈品回收店的劉老板也遇到了相似騙局。據(jù)劉老板陳述,有一男子王某陸續(xù)在其店多次抵押黃金首飾?!捌鸪鯇Ψ秸f首飾是老婆的,等手頭寬裕了再贖回。”劉老板說,王某遲遲不贖回,引起了他的懷疑,隨即劉老板對抵押的手鐲進行檢測,發(fā)現(xiàn)竟是“金包銀”。
民警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王某僅需支付400至500元的“管理費”便可從劉老板處拿到抵押款。鑒于初次抵押時,王某提供的是真黃金,所以在后續(xù)交易中,劉老板便沒有仔細檢測,沒想到被王某鉆了空子。
近日,在外省警方的配合下,閔行警方在江蘇抓獲嫌疑人王某。據(jù)交代,他在偶然間發(fā)現(xiàn)“金包銀”能蒙混過關(guān),就先行購買“金包銀”的首飾,以先抵押后贖回為理由欺騙劉老板,共牟利2.47萬元,騙來的錢已被他揮霍一空。
目前,犯罪嫌疑人王某已被警方依法采取刑事強制措施,案件還在進一步審理中。
警方提示:因金價高漲,黃金交易需提高警惕,典當?shù)盅盒璎F(xiàn)場鑒定真?zhèn)危咨票4娼灰鬃C據(jù),謹防上當被騙。同時,警方呼吁廣大市民增強防范意識,遇到類似情況及時報警。
原標題:《送來典當?shù)?a class="keyword-search" >金首飾原來是“金包銀”,上海已發(fā)生多起……》
欄目編輯:顧瑩穎
來源:作者:新民晚報 魯哲 通訊員 陶一菁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