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3年的北平街頭,一輛哈雷摩托車歪斜著倒在血泊中。梁思成被壓在車下,左腿血肉模糊,圍觀的路人驚呼:“快送醫(yī)院!”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林徽因趕到現(xiàn)場時,渾身發(fā)抖。她蹲下身,用袖子擦掉梁思成臉上的血污,輕聲說:“你得活著,我還沒回答你的問題呢。”

一個月前,梁思成問她:“為什么選擇我?”

1928年的婚禮上,她笑著回答:“答案很長,我用一生去回答?!?/strong>

01

1919年的林家四合院里,18歲的梁思成局促地搓著手。

他是奉父命來“相親”的,對面15歲的林徽因穿著素色短衫黑綢裙,辮子梢上系著淺藍蝴蝶結(jié),眼睛亮得像星星。梁啟超后來打趣:“我這兒子,一見徽因就丟了魂?!?/p>

但這段感情開局并不順利。

林徽因隨父親赴英留學(xué)一年,回來時已是滿腹詩書的少女。她告訴梁思成:“徐志摩會寫十四行詩,你只會畫直線?!?/p>

梁思成撓撓頭:“可我能把你的草圖變成精準的建筑圖啊?!?/p>

02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車禍后的協(xié)和醫(yī)院彌漫著消毒水味。梁思成做了五次手術(shù),左腿短了半寸,醫(yī)生斷言他可能終生跛腳。

林徽因每天下課就沖進病房,給他擦身、喂飯、讀泰戈爾詩集。有次梁思成疼得直冒冷汗,卻盯著她說:“要是瘸了,你還會選我嗎?”

林徽因抓起他的手按在自己臉上:“你畫圖的手沒廢,我愛的梁思成就沒變。”

病房窗外飄雪時,梁思成用繃帶纏著石膏腿,顫巍巍地畫了張草圖:一座帶玻璃花房的四合院。林徽因添上兩筆:“這兒要種丁香,像康橋那種。”

后來他們真的把家建成了這樣。

03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1924年的賓夕法尼亞大學(xué),當時建筑系不收女生,林徽因只能注冊美術(shù)系,卻偷偷修完了所有建筑課程。

她熬夜畫圖時,梁思成就蹲在畫室門口啃三明治放哨,生怕教授發(fā)現(xiàn)“違規(guī)旁聽生”。有次林徽因發(fā)燒,他背著她在雪地里走了三里路找醫(yī)生,瘸腿陷進雪坑里半天拔不出來。

1937年盧溝橋炮響時,梁家客廳的茶還沒涼。林徽因抓起相機塞進行李:“五臺山佛光寺的測繪數(shù)據(jù)必須帶走!”

他們拖著肺病之軀,帶著兩個孩子穿越半個中國。在昆明,全家擠在漏雨的農(nóng)舍里,梁思成蹲在灶臺邊熬藥,突然抬頭:“徽因,我學(xué)會靜脈注射了?!?/p>

最艱難時,美國大學(xué)發(fā)來聘書,林徽因搖頭:“中國在打仗,建筑史不能斷在我們手里?!?/p>

梁思成把聘書折成紙飛機,逗得兒子咯咯笑:“爸媽要當守城門的石獅子!”

04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1955年4月1日凌晨,林徽因在病床上喃喃:“思成,我有話……”話音未落便陷入昏迷。

梁思成沖進病房時,只摸到她冰涼的手。他親手設(shè)計墓碑,用最莊重的魏碑體刻下:“建筑師林徽因墓”——沒寫“愛妻”,沒提“詩人”,這是他們約定的職業(yè)尊嚴。

整理遺物時,梁思成翻出1932年的日記本,泛黃紙頁上留著林徽因的字跡:“答梁君問:為何選你?因你讓我的理想扎根大地,而非飄在空中?!?/p>

如今站在人民英雄紀念碑前,浮雕上的硝煙仍透著他們的體溫。

當年設(shè)計國徽時,林徽因已瘦得掛不住旗袍,卻堅持在圖紙上添了稻穗:“要讓老百姓一眼認出這是新中國的徽章?!?/strong>

他們的愛情從未說過“永遠”,藏在每一塊古磚的拓片里、每一張圖紙的標注中。

就像林徽因那首未寫完的詩:“兩棵樹的根在地下緊握,葉在云中相觸,卻從不說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