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關品方
互聯(lián)網(wǎng)快速傳遞信息發(fā)展到今天,最受歡迎的是短視頻。好處是信息共享十分快速,但由于搜尋器和人工智能的高度發(fā)達,不少信息容易以訛傳訛,水平參差,抱團取暖,音效放大,思維上黨同伐異,有平庸化和通俗化的傾向,標題黨更有夸張甚至不堪入目,需要學者專家們努力打掃提升,才能夠真正發(fā)揮互聯(lián)網(wǎng)通信發(fā)達可以提高民眾文化素質的作用,任務十分艱巨。
別的不說,單舉一例。筆者留意到有關林徽因的一些事跡,網(wǎng)上報道大多是圍繞著她和梁思成、金岳霖、胡適與徐志摩之間的一些情感糾葛,其實大謬不然。林氏家族滿門忠烈,林徽因是中國近代歷史上不可多得的奇女子。作為梁思成的妻子、梁啟超的兒媳婦,她的一生是充實的、成就是卓越的??上环陼r,在抗戰(zhàn)期間顛沛流離,飽受生活煎熬,染上肺病后沒能夠獲得及時醫(yī)治,英年早逝,只活了51歲,令人扼腕。

筆者認為,她值得被尊稱為林徽因先生,她的歷史地位應該被充分肯定。筆者多年來參考有關梁啟超家族的歷史報道,就本人對林徽因的了解,今天拉雜而談有關她的人與事。
梁思成和林徽因學成歸國之后,一度在東北工作,后來回到北平清華大學。他們一家人搬到北總布胡同的四合院。由于夫婦兩人的人格與學識魅力,很快梁家便圍聚了一批當時中國知識界的文化精英,包括徐志摩,金岳霖,胡適,沈從文,朱光潛,張奚若,李濟等。逐漸變成恒常,星期六下午茶。在每次聚會中,林徽因都是當仁不讓的主角。費正清的夫人費慰梅回憶她的親歷感受時,認為每個老朋友都記得林徽因是怎樣滔滔不絕地壟斷了整個談話。她的健談人所共知,然而使人嘆服的是,她同樣擅長寫作。她的談話和著作都充滿了創(chuàng)造性。話題從詼諧的軼事到敏銳的分析,從明智的忠告到突發(fā)的憤怒,從疏狂的熱情到深刻的蔑視,她幾乎無所不包。作為女主人,她總是聚會的中心人物。當她放言高論的時候,愛慕者總是為她從天馬行空般的靈感中迸發(fā)出來的精辟警語而傾倒。梁家是上世紀30年代北平最有名的文化沙龍,當時被稱為“太太的客廳”。
林徽因和謝婉瑩(冰心)在美國東北部念書時,由于校園相當接近,兩人又是同鄉(xiāng),她們和各自的戀人梁思成和吳文藻,4人經(jīng)常出游。1925年,他們曾到過美國綺色佳風景區(qū)野餐,留下令人緬懷的青春倩影。冰心和林徽因原是好朋友,后來出現(xiàn)一些誤會。筆者認為主要是因為冰心自愧不如,因而產(chǎn)生妒忌。當年盧隱、冰心和林徽因并稱福州三大才女。李健吾曾經(jīng)這樣描述林徽因,認為她絕頂聰明,有一副赤熱的心腸,心直口快又好強,幾乎婦女全把她當作仇敵。這個說法真好。林徽因和冰心之間有嫌隙,是因為1933年10月冰心寫了一篇“我們太太的客廳”,對林徽因進行映射和諷刺。因為冰心不滿徐志摩、金岳霖和胡適都對林徽因鐘情傾慕。冰心這篇文章在天津《大公報》文藝副刊進行連載。林徽因剛好要到山西調查廟宇,因此特為買了一壇山西陳醋,回北平后立即叫人送給冰心享用,諷刺她吃醋。冰心因此更是懷恨在心。當然,冰心也不是不懂得欣賞林徽因。她曾經(jīng)稱贊過林徽因很美麗、很有才氣。費慰梅認為林徽因能夠以其敏銳的洞察力為任何一門藝術留下自己的印痕。

林徽因的幼子梁從誡在《倏忽人間四月天,回憶我的母親林徽因》中,回憶抗日期間的父母親,愛讀杜甫和陸游后期的詩詞,認為并不偶然。林徽因和梁思成都表現(xiàn)出中國讀書人的傳統(tǒng)氣節(jié)。1946年抗戰(zhàn)已經(jīng)勝利,有一次梁從誡和母親談起1944年日軍攻占貴州獨勻、直逼重慶的危局。梁從誡問他母親,如果當時日本人真的打進四川,你們打算怎么辦?林徽因若有所思地說:中國念書人總還有一條后路吧,我們家門口不就是揚子江嗎?梁從誡急了,又問母親,我一個人在重慶上學,你們就不管我了?病中的林徽因深情地握著兒子的手,仿佛道歉似的小聲地說:真要到了那一步,恐怕就顧不上你了。聽到這個回答,梁從誡的眼淚不禁奪眶而出。他寫道,這不僅是因為感到自己受了委屈,更多地是他從母親以最平淡的口吻表現(xiàn)出來的凜然之氣,受到震動。梁從誡說,這是他第一次忽然覺得林徽因好像不再是自己的母親,而變成了一個矢志以身殉國的民族英雄。
梁思成評價自己的妻子時這樣寫道:林徽因是個很特別的人,她的才華是多方面的。不管是文學、藝術、建筑、乃至哲學,她都有很深的修養(yǎng)。他能夠作為一個嚴謹?shù)目茖W工作者和我一同到村野僻壤,去調查古建筑,測量平面,爬梁上柱,做精確的分析比較。她又能夠和徐志摩一起用英語探討英國古典文學或我國新詩創(chuàng)作。她具有哲學家的思維和高度概括事物的能力。
林徽因和費慰梅是至交好友,經(jīng)常有書信來往。1936年5月,林徽因從北平寫信給回到美國的費慰梅,信中談到有關她在做家務和做學問之間的矛盾。她認為自己一向搞不好家務,因為心總有一半在旁處,并且一直在詛咒手上干著的工作。然而她又很喜歡干家務,有時還干得格外出息。每當她認真地做學問時,又會意識到在怠慢了家務。但她一點也不感到不安,還挺快活的,覺得自己很明智,是在做著一件更有意義的事。只有當孩子們生了病或減輕了體重時,她才難過起來,有時午夜捫心自問,又覺得對孩子們不公道。筆者認為,這是為妻為母的綿綿女心,是一個真實的的林徽因。
林徽因家族“滿門忠烈”,是因為家族中多位成員在不同歷史時期為國為民作出了卓越貢獻,甚至不惜犧牲性命。

林徽因的祖父林孝恂,進士出身,思想先進,注重教育,推崇新學,志在圖強救國。他耗盡心血和積蓄,將子侄送往日本留學,期望他們學成報國。林徽因的父親林長民,畢業(yè)于早稻田大學,是民國初期的名人。他參與草擬《臨時約法》,曾任駐英大使等重要職位。1925年因反對軍閥張作霖,不幸被殺。林徽因的兩位叔叔林尹民和林覺民,同為革命烈士。他們在日本留學期間加入同盟會,1911年參加廣州起義不幸犧牲,葬于黃花崗。林徽因的幼弟林恒,抗日戰(zhàn)爭期間參軍,成為空軍飛行員。1941年林恒25歲,在成都空戰(zhàn)中擊落一架敵機后壯烈犧牲。
林徽因是中國第一代女建筑家,為祖國建筑事業(yè)奉獻終生。她參與設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和人民英雄紀念碑。夫婿梁思成是梁啟超的長子,他的成就耳熟能詳,筆者早前已為文介紹過,不再重復。
林徽因家族的愛國精神和民族氣節(jié),無私奉獻、以身殉國,令人敬佩。林徽因的一生絢麗多彩,不可以因為徐志摩、胡適和金岳霖對她的思慕而影響了后人對她的家國情懷和學術成就的肯定和敬仰。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因為早年受到徐志摩的熏陶和影響,林徽因是一個出色的詩人。她親愛的三弟林恒投筆從戎而戰(zhàn)死藍天,1944年她有悼亡詩《哭三弟恒》,節(jié)錄如下:弟弟,我沒有適合時代的語言來哀悼你的死;它是時代向你的要求,簡單的,你給了。這冷酷簡單的壯烈是時代的詩,這沉默的光榮是你。你走得太早,太早了。弟弟,難為你的勇敢,你已做到你所能做的,別說是誰誤了你,是時代無法衡量。中國還要上前,黑夜在等天亮。你永不會回來了,我知道,
青年的熱血做了科學的代替;中國的悲愴永沉在我的心底。啊,你別難過,難過了我給不出安慰。你相信今后中國多少人的幸福要在你的前頭,比自己要緊;那不朽中國的歷史,還需要在世上永久。你相信,你也做了,最后一切你交出。我既完全明白,為何我還為著你哭?只因你是個孩子卻沒有留什么給自己。小時我盼著你的幸福,戰(zhàn)時你的安全,今天你沒有兒女牽掛需要撫恤同安慰,而萬千國人像已忘掉,你死是為了誰?
這首詩,筆者今天讀來仍感震撼,黯然銷魂。今天中國六代超音速雷霆戰(zhàn)機已經(jīng)研發(fā)出來。林行的犧牲值得,因為他的名字歷史將會銘記。戊戌變法失敗后,梁啟超出逃,譚嗣同不走;去留肝膽兩昆侖。2025年4月1日,人間四月天,是林徽因逝世70周年。謹以此文,遙祭林氏家族的滿門忠烈。林恒英俠,祖國今天,如你所愿。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