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美國十分崩潰,因為這個下餃子的速度實在是太快了,中國055 大驅7年多得時間下水了10艘。而052D 在12年的時間里下水了33艘,差不多是1年3艘。
更恐怖的是什么?中國055和052D都是在同時造的,除了這兩款,中國還在造054 系列,094核潛艇,航母、075、076、071等等。
你說要是遇到戰(zhàn)爭動員模式,開動全部馬力,那簡直不可想象,要知道,中國的鋼鐵產量可是相當于11個美國。

美國正頭疼中國軍艦下餃子速度太快,韓國主動請纓說,可以讓伯克級1年下5艘。說這個話的正是現(xiàn)代重工,它們曾用10個月完成了1艘萬噸正祖大王級導彈驅逐艦的制造。
正祖大王級驅逐艦依托美制伯克級驅逐艦平臺優(yōu)化改進,是“韓國驅逐艦試驗計劃”(簡稱KDX計劃)第三階段第二批次的重要成果之一,第一批次是2008年至2012年服役的3艘世宗大王級驅逐艦。該級艦裝備了全新的宙斯盾導彈防御系統(tǒng),提升對彈道導彈的探測及追蹤能力;配備先進的綜合聲吶系統(tǒng),提升對潛艇及魚雷的探測能力;配備遠程反潛魚雷和輕型魚雷,能適時發(fā)動反潛攻擊。
近年來,韓國海軍也在接連制造新型艦艇。據2023年有關數(shù)據顯示,韓國艦艇總噸位已超過35萬噸,其中包括2艘兩棲攻擊艦、13艘驅逐艦、28艘護衛(wèi)艦、22艘常規(guī)潛艇等。
不過正祖大王號雖然宣傳的很牛,但是不僅沒有隱身一體化桅桿,就連宙斯盾也是機械掃描雷達,垂發(fā)單元過多、相互不兼容,韓國敢說這是亞洲第一大驅,韓國人民認為可以輕松摧毀我軍的055。
現(xiàn)代重工想要擴充自己的軍艦產能,所以就想到了和美國合作,它表示,造船廠正在為國內外客戶建造12艘水面艦艇,其中包括菲律賓和秘魯?shù)呐炌?,僅利用剩下的船塢就可以為美國海軍每年建造1艘艦艇。如果美國爸爸支持,那么1年5艘也不在話下。

作為全球造船巨頭之一,現(xiàn)代重工是有底氣說這個話的,不過民船和軍艦是兩條產品線,美國自己也搞過民轉軍的機動登陸平臺艦,最后還是失敗了。
現(xiàn)代自己造的正組大王除了殼子是自己的,主要的動力系統(tǒng)、艦載武備、聲吶、火控雷達、艦載直升機,都是外來貨。韓國只不過是造了一個船殼子,然后再把這些“萬國牌”設備整合到一起而已。
而且就像我剛剛說的,無論是世宗大王號還是正祖大王號這兩型艦從技術指標來看都很先進,但大量國外裝備的簡單“拼裝組合”,不僅沒能使艦艇性能獲得提升,反而因兼容性不佳影響整體性能發(fā)揮,導致這些艦艇普遍存在故障率高的問題。
韓國造船業(yè)雖然宣傳自己造船速度快造船技術高,但是在軍艦制造上,韓國可沒有民船制造如此得心應手,艦艇暴露出的問題隱患也不少。2001年,孟加拉國引進韓國大宇造船海洋株式會社建造的一艘“班加班德湖”號護衛(wèi)艦,該艦基于蔚山級護衛(wèi)艦改進而來,加裝意大利艦炮、德國柴油機和荷蘭雷達系統(tǒng),但服役不滿一年發(fā)生艦體龍骨斷裂事故,導致這艘護衛(wèi)艦于次年被迫退役。2018年,韓國交付挪威海軍的“莫德王后”號補給艦,因設計問題導致故障頻發(fā),挪威軍方不得不將其閑置于港口。
所以,現(xiàn)代有沒有這個能力擴充軍艦產線并且要符合美軍的質量要求還是要打個問號的。
另外,那你給美國造伯克級,雖然也是當整合匠,船殼的費用是最便宜的,貴的是里面的設備和武器。成本也沒有便宜。當然了,雖然價格沒有降下來了,但是速度是提上去了,不也是好事嗎。
問題是,如果把訂單都給了韓國,本來就靠軍用訂單續(xù)命的美國造船廠不就相當于直接拔管了嗎。這是美軍工的紅線了,美造船業(yè)雖然老化了,只有4個造船廠,雖然是慢了點,但是起碼還能維持軍艦、潛艇、航母自研自造,這要是訂單外移了,以后美國想再重啟造船業(yè),就沒可能了。
因此,雖然韓國方案理論上能縮短建造周期,但五角大樓更看重的是軍事工業(yè)基礎的完整性。
對于美國來說,目前美國僅存的四家大型造船廠不僅是裝備生產基地,更是保持艦艇設計能力、培養(yǎng)技術工人、維系供應鏈的關鍵節(jié)點。
2022年"弗吉尼亞級"潛艇建造延誤危機已暴露出產業(yè)空心化的風險,若將主力艦艇訂單外移,可能引發(fā)技術傳承斷裂和戰(zhàn)略威懾能力的系統(tǒng)性衰退。
更關鍵的是,伯克級驅逐艦作為美軍戰(zhàn)略資產,其作戰(zhàn)系統(tǒng)的源代碼、雷達信號特征等機密信息的保護需求,遠非商業(yè)造船合作框架所能承載。你看星座級護衛(wèi)艦雖然外包給了意大利,但是制造還是要在美國本土。

還有一個核心的要素那就是,韓國距離中國太近了,要是中美發(fā)生沖突,那么美國的作戰(zhàn)潛能就直接癱瘓了。其實,美國的盟友里面從來不缺軍艦產線,英法意德,要是整合起來,下餃子速度肯定要超過中國,而且英法意德,在造軍艦上面,技術還是要強過韓國的,但是美國就擔心裝備技術外泄。
還有就是這樣美軍工就賺不到錢了,軍工復合體的利益網絡可不是這么好打破的。美國國會"購買美國貨"法案不僅是保護主義條款,更是維系軍事-工業(yè)共生體的制度設計。通用動力、亨廷頓·英格爾斯等防務巨頭通過游說網絡形成的政策護城河,絕不會容許外部競爭者動搖其既得利益。
如果美國真的叫韓國造伯克了,還不如讓中國來,30億美元的成本,中國起碼可以給你造2艘,便宜量大還管飽。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