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鄒玉杰律師;
做一輩子刑辯,防一萬人失足……
對野生動物鑒定意見的質證需圍繞資質合法性、程序規(guī)范性、方法科學性、樣本可靠性、結論邏輯性五大核心展開,結合具體案件事實和法律依據,系統性地質疑其證明力。
以下是結合司法實踐和最新規(guī)范的操作指引:
一、資質審查:穿透式核查鑒定主體資格
1. 機構資質的雙重許可要求
生態(tài)環(huán)境類資質:根據《環(huán)境損害司法鑒定執(zhí)業(yè)分類規(guī)定》,野生動物種屬鑒定需具備“生態(tài)破壞行為致動物損害鑒定”資質。
法醫(yī)物證類資質:若采用分子生物學方法(如DNA鑒定),需同時具備法醫(yī)物證鑒定資質。實踐中,部分鑒定機構僅持有生態(tài)環(huán)境類資質卻越權使用法醫(yī)方法,可直接質疑其合法性。
實驗室認證:鑒定機構的檢測實驗室需通過CMA(中國計量認證)、CNAS(國家認可委認可)或GLP(良好實驗室規(guī)范)認證。若未提供相關證書,可主張其檢測數據不可靠。
2. 鑒定人的專業(yè)能力與回避
資格匹配性:鑒定人需同時具備野生動物分類學和分子生物學背景,若鑒定人僅熟悉形態(tài)學卻參與DNA鑒定,可質疑其專業(yè)性。
回避情形:若鑒定人與辦案機關存在利益關聯(如長期合作關系),或曾參與案件前期調查,可申請其回避。
二、程序審查:揪住關鍵環(huán)節(jié)的合規(guī)漏洞
1. 樣本采集與保存
唯一性標識:樣本編號需包含鑒定機構代碼、時間、案件編號等要素(如“SFJD20250410-001”),若編號混亂或缺失,可能導致樣本混淆。
污染風險:若樣本未使用無菌包裝或保存溫度不符合要求(如DNA樣本未冷凍保存),可主張鑒定結果受污染影響。
抽樣合理性:批量樣本中僅抽取1個進行鑒定時,可質疑隨機性不足(如100件象牙制品僅鑒定1件,無法代表整體)。
2. 鑒定過程的透明性
方法選擇:若鑒定機構未優(yōu)先采用《野生動物及其制品價值評估方法》推薦的“形態(tài)學+分子生物學”雙重鑒定,而僅依賴單一方法(如僅做DNA比對),可質疑結論的準確性。
數據記錄:要求鑒定機構提供原始檢測數據(如電泳圖譜、測序峰圖),若僅有結論而無過程記錄,可主張程序違法。
3. 意見告知與救濟
送達程序:若辦案機關未在法定期限內將鑒定意見送達當事人,當事人的重新鑒定申請權將被剝奪,可直接排除該證據。
補正合法性:鑒定機構對意見的補正不得改變原結論(如將“華南虎”改為“東北虎”),否則補正行為無效。
三、方法審查:挑戰(zhàn)技術標準的適用性
1. 分子生物學鑒定的合規(guī)性
技術規(guī)范沖突:依據《法醫(yī)學非人源生物檢材種屬鑒定技術規(guī)范》(SF/T 0136-2023),DNA鑒定需在法醫(yī)物證實驗室進行,但生態(tài)環(huán)境類鑒定機構可能未滿足此要求。
數據庫局限性:若鑒定機構使用的基因數據庫未包含涉案物種的完整序列(如人工繁殖動物的特有標記),可質疑比對結果的準確性。

2. 價值評估的方法論缺陷
市場價格優(yōu)先原則:若鑒定機構未采用實際銷贓價格或市場交易價格,而直接套用“基準價值×倍數”公式,可主張高估價值。
人工繁殖與野生的區(qū)分:對于人工繁育的野生動物,需審查是否適用《人工繁育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中的折價標準(如某些物種可按基準價值的10%計算)。
四、樣本與結論的關聯性審查
1. 物證來源的合法性
扣押程序:若物證未附《扣押清單》或見證人簽名,可主張來源不明。
數量一致性:鑒定意見記載的樣本數量(如3根象牙)與扣押清單(如5根象牙)不符時,可質疑樣本被替換。
2. 結論的邏輯漏洞
因果關系斷裂:例如,鑒定意見認定“某動物死于非法獵捕”,但未排除疾病、自然災害等其他死因,可主張結論缺乏排他性。
保護級別錯誤:若涉案動物未被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或《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可直接否定其“珍貴、瀕?!睂傩?。
五、專家輔助人與重新鑒定:專業(yè)力量的介入
1. 專家輔助人的四大作用
技術對抗:聘請野生動物專家出庭,針對鑒定方法(如DNA比對的誤差率)、數據解讀(如基因相似度閾值)提出質疑。
程序監(jiān)督:專家可協助審查鑒定機構的實驗室資質、樣本處理流程是否符合行業(yè)標準。
交叉詢問:例如詢問鑒定人“為何未對樣本進行重復檢測?”“數據庫是否包含人工繁殖個體的基因信息?”
意見替代:若原鑒定意見存在重大缺陷,可提交專家出具的《技術審查意見》作為替代性證據。
2. 重新鑒定的啟動條件
絕對重新鑒定:當鑒定機構無資質、樣本偽造、鑒定人故意虛假鑒定時,可直接申請重新鑒定。
相對重新鑒定:若原鑒定存在方法缺陷(如未使用最新技術)、數據矛盾(如兩份鑒定意見沖突),可通過補充鑒定或更換機構重新鑒定。
六、風險提示與應對建議
1. 時效性:收到鑒定意見后應在3日內提出異議,避免超期喪失救濟權利。
2. 證據固定:對樣本照片、鑒定機構資質文件、檢測數據等進行公證保全,防止證據滅失。
3. 跨學科協作:涉及復雜技術問題時,可同時聘請野生動物專家、法醫(yī)、環(huán)境律師組成團隊,確保質證的專業(yè)性和全面性。
通過上述多維度的質證策略,可系統性削弱或推翻野生動物鑒定意見的證明力,為當事人爭取有利的訴訟結果。
作者:鄒玉杰律師
九章刑辯創(chuàng)始人,安徽律師門戶網創(chuàng)始人;
亳州律協刑委會主任,金亞太(亳州)律師事務所主任,譙城區(qū)法學會首席法律咨詢專家……
目標:窮二十年蠻力,救一百條人命!
#亳州刑辯
#亳州市最厲害的刑事律師在哪里?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