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館一角的書架擺滿了書 張惠妹/攝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面館一角的書架擺滿了書 張惠妹/攝

西安長安南路的“磚瓦窯老碗面”門口,兩尊仿制兵馬俑靜立迎客。門前的方桌上擺放著幾本舊書,旁邊的一張宣紙上用毛筆寫著“舊書換面”四個大字,引得來往的行人駐足、翻閱、詢問?;顒拥囊?guī)則簡單卻充滿溫度:帶一本舊書來,就能換一碗熱氣騰騰的面。這一獨特的交換方式,吸引了不少人專程前來。

讀書如煮面 火候到了才能出滋味

“開面館是為了生活,收集舊書是為了內(nèi)心的詩與遠(yuǎn)方?!泵骛^老板徐德芳一邊為老顧客端上一碗面,一邊笑著對記者說。這位來自江西九江的陜西女婿,談起“舊書換面”的初衷時,聲音輕了下來:“年輕時心浮氣躁,是讀書讓我真正沉淀下來?!?/p>

徐德芳喜歡看書,面館書架上那本邊角卷曲的《傳習(xí)錄》格外醒目,封面的字跡早已斑駁,磨損的書頁記錄著反復(fù)翻閱的痕跡?!斑@本書我反復(fù)讀了三年,已經(jīng)不記得讀過多少遍了?!彼﹃鴷撜f,“空閑時,我喜歡用毛筆抄寫書里的段落,既是練字,也是思考?!睍苌夏菙?shù)十張字跡工整的宣紙,是他第二遍謄抄的見證。十年間,他一直保持著每月讀1—2本書的習(xí)慣,如今他有了新的感悟:人生不同階段對文字的領(lǐng)悟截然不同,真正能滋養(yǎng)心靈的,是反復(fù)咀嚼一本經(jīng)典。他說:“以前追求數(shù)量,現(xiàn)在覺得把一本好書讀透更重要,就像煮面,火候到了才能出滋味。”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面館門口的“舊書換面”招牌 張惠妹/攝

“讀書這個愛好,總得在吃飽肚子的基礎(chǔ)上堅持。我就想著無論是做面的還是吃面的,都能把平凡日子過出點書香氣來。”2024年11月,面館開業(yè),因味美的手工面和實惠的價格,店里的回頭客漸漸多了起來,徐德芳常常與他們閑聊,大家對“舊書換面”的想法紛紛點贊?!捌鋵嵨夷贻p的時候夢想開一家書店,現(xiàn)在用面館圓夢,也不錯?!彼Φ?。

“胃飽了,心也別餓著。希望食客在填飽肚子的同時,也能靜下心來讀一本書,享受時光?!毙斓路夹χf,他理想中的面館該是“共享書店”的樣子。為此,他收集朋友的藏書、去圖書館淘書、用字畫裝飾店面……將面館一點點變成了兼具“煙火氣”與“書香氣”的獨特空間。

在這間不到一百平方米的小店里,除了餐桌板凳外,隨處可見的書架上擺滿了各類圖書,從《警世通言》到《三個火槍手》,從菜譜到詩集,散發(fā)著濃厚的書香氣息。他指著書架笑著說:“當(dāng)時面館裝修的時候,我姐夫吐槽說這些書架格子又高又多,顯壓抑還不方便打掃衛(wèi)生?!钡吹酱蠹覍Α芭f書換面”活動的支持后,所有的不滿都煙消云散?!耙煌朊媸茄矍暗纳?,一本書就是詩與遠(yuǎn)方?!毙斓路嫉脑捳Z里,滿是對這份兩全其美的滿足。

“舊書換面”的活動推出一個月來,陸續(xù)有食客帶著舊書前來,每次換書時,徐德芳都會讓食客與圖書來張合影,并在扉頁簽下各自的姓名以作留念。徐德芳告訴記者,店里目前大約有2000多本圖書,其中與食客換來的書已有五六十冊。

以書會友 一碗面里的生活儀式

開業(yè)小半年以來,通過一些老顧客的口口相傳以及短視頻的傳播,讓徐德芳的面館漸漸有了名氣,不少高新、曲江的食客特地過來探尋美味,卻意外發(fā)現(xiàn)這里不止有美食?!霸瓉眙[市中竟有一家如此有情懷的面館,老板愛和大家聊哲學(xué)、聊人生,聊得投緣了,還會送你一碟小菜?!币晃怀?突貞浀?。

附近的上班族李曉宇平日里很喜歡看書,更喜歡買書,因此家里堆了很多閑置書。她中午偶爾會來吃碗面,前不久得知這兒推出“舊書換面”活動后,便隔三差五地拿幾本書過來贈給老板。在她看來,這個活動很有意義,對于食客來說不花錢就能填飽肚子,不看的書捐給面館,也能最大化發(fā)揮書的價值,讓更多人有機會讀到它。

在一條關(guān)于徐德芳“舊書換面”的視頻留言里,陜西青年作家巨水龍道出了同樣的感受:“我也有這樣的理想,等50歲以后,在繁華地方買一個臨街的店面,里面放著我的書,放上我收藏的瓷器??梢院炔?,吃自己做的小吃。不圖賺錢,把那里當(dāng)寫作的工作室,當(dāng)結(jié)交朋友的地方??梢宰x書,可以討論,美好得不成體統(tǒng)?!边@條留言成為網(wǎng)友點贊數(shù)最多的“熱評”。巨水龍告訴記者:“這是一種無比理想的生活狀態(tài),我正懷揣著這份熾熱的向往,一步一個腳印地為之努力奮斗著,我堅信,終有一天,我能實現(xiàn)這個夢想?!?/p>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老顧客李曉宇向徐德芳(右)贈書 劉青 攝

許多光顧面館的本地食客,甚至外地游客,只要在店內(nèi)看到感興趣的書籍想借閱,徐德芳都會爽快答應(yīng)?!敖栝喌男问狡鋵嵑芎唵?,就是加個微信,我會給他留個言說‘你今天借了我一本書’,然后將書名和時間一寫,等他還回來的時候我再備注一下就行。外地的游客等哪一天再回西安或者朋友來西安順道還書都可以。這我這里,所有的人都可以免費借書看?!?/p>

在經(jīng)營面館的日子里,徐德芳時常留意到這樣一幕:很多父母為了哄孩子,經(jīng)常讓其一邊看手機一邊吃飯。面對這一現(xiàn)象,徐德芳想出一個小妙招:“每次我都會給家長們使個眼色,假裝板著臉走過去說:‘凡是在我面館一邊吃面一邊看手機的小朋友,一律罰款50元。’”這招“假罰款真引導(dǎo)”的戲碼,讓徐德芳屢試不爽,他也希望通過自己這樣小小的舉動,能夠鼓勵更多孩子放下手機,重新回歸到真實的生活中來,并期待每位食客憑借閱讀,尋得一片寧靜、充實的精神家園。

如今,徐德芳的面館不僅僅是吃面的地方,還是文化交流的場所。因緊鄰多所高校,許多退休的大學(xué)教授成了店里的???,他們經(jīng)常在吃面之余與徐德芳共同探討哲學(xué)、佛學(xué),交流書法心得,進行思想碰撞。徐德芳表示:“我們準(zhǔn)備開辦一個免費的線下講堂,給年輕人和孩子們講講國學(xué),比如‘四書’‘五經(jīng)’等傳統(tǒng)經(jīng)典,讓優(yōu)秀書籍、傳統(tǒng)文化走進更多人的生活,這是我認(rèn)為‘舊面換書’活動最大的意義?!?/p>

徐德芳的“舊書換面”從來不是生意經(jīng),而是一顆無價的閱讀火種、一場關(guān)于城市溫度的傳遞。有人用塵封的舊書換一碗暖胃的面,有人因偶然翻開的書頁遇見心靈的共鳴。他相信,當(dāng)讀書變成一場與美食、人情掛鉤的“交易”,閱讀便不再是苦行,而是可觸摸的生活儀式。正如那碗熱氣騰騰的手工面,徐德芳用最質(zhì)樸的方式,烹出了西安街市間獨特的溫度。

文化藝術(shù)報全媒體記者 劉青

見習(xí)記者 張惠妹

如果你喜歡本文,請分享到朋友圈

想要獲得更多信息,請關(guān)注我們

責(zé) 編 | 王越美

審 核 | 張建全

終 審 | 張嘉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