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對自家孩子還是對一個朋友、甚至是陌生人,反復提醒別人要怎么做,不能做什么,看似是關心,其實是一種傷害。
接受不了的究竟是誰?
我們都知道中國人活得擰巴且痛苦,以前我覺得是個人原因,不外乎是看不清、想不透、做不到,但真正經(jīng)歷了一遭才發(fā)現(xiàn):是整個社會的大環(huán)境破壞了人的個體獨立性。

時至今日,我早已經(jīng)接受了自己身上發(fā)生的一切,選錯的專業(yè)、爛尾的人生、不知道何時才能找到的工作、以及改變道路上的舉步維艱;
不能接受的是我的家人,朋友甚至是陌生人,他們一遍遍提醒我,我應該找一份工作,走出去;
他們反復告誡我:別再提你的研究生學歷了,真的,你像個笑話;
甚至當我把個人的嘗試、心境寫下來時,他們的惡意提醒更像是一種嘲諷,一邊提醒我不要再博流量了,一邊又要求我,你怎么不寫設計院了?
也是經(jīng)歷了這些以后,我才明白,這種打著關心別人的旗號,反復提醒他人的行為是一種干涉,投射的是干涉人的焦慮;
說白了,你之所以會時刻提醒別人要去工作,別再寫文章賺取可憐的流量收入,是因為你無法接受不工作的自己,哪怕是一天;
你潛意識里覺得自媒體是個低級職業(yè),任何人都在搞噱頭,是不懷好意,也正是因為這種人太多了,整個社會的環(huán)境就是一個高壓熔爐;
它不接受,更不允許有人脫軌,就算當事人想明白了,也能做得到,但周圍人的反復提醒也會把他逼瘋。
反復提醒對人的傷害
1)自我懷疑和逆反心理
想想看,什么人需要別人耳提面命?
孩子,尤其是幼童,他們沒有判斷力也沒有自制力,需要大人的提醒去避坑;
對一個成年人反復提醒,只會讓他陷入自我懷疑的怪圈,否定自己的能力、努力甚至是一切,這種壓力的破壞性是不可逆的。

其實,對孩子來說,反復提醒也是一種惡意陷阱;
最近看到一個視頻,大人提醒孩子不要摸蕁麻,提醒了很多次,可是越提醒,孩子的好奇心就越重,反而非要去摸上一摸;
這就是反復提醒引發(fā)的逆反心理,人的行為是受思想支配的,思想?yún)s不可能受他人支配。
2)反感
也許你會覺得被提醒人不識好歹,別人明明在關心他,給他指路,他有什么資格反感呢?
有這樣想法的人永遠都意識不到,尊重他人究竟是什么意思?
我們都知道,失業(yè)的破局之法是重新找到工作,所以,重要的從來就不是指方向,因為只要不是傻子、瞎子他都知道正確的路在哪里;
關鍵的是,如何找到一份滿意的工作?

如果你無法提供有效的幫助,閉嘴,是你最大的善良。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