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01

招牌要綠不要紅,三河市把自己搞上了熱搜。

不僅蜜雪冰城變成了蜜雪綠城,更驚悚的是醫(yī)院的紅十字都變成了綠十字。

到了這種程度,說什么權力的任性,說什么形式主義已經不痛不癢了。

我看有不少人罵城管,這里說句公道話,這又不是欺負小商小販,城管有什么本事把紅十字變綠十字?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這種事的根源在哪,看這個新聞就知道了:

不久前,三河市的一把手還親自帶隊檢查“牌匾整治”工作,你說下面人能不玩命的干嗎。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而且巧合的是,查了下,這位領導之前任職的轄區(qū),也對當地的戶外廣告和牌匾做了相當規(guī)范和細致的要求。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當然,有一說一,有的規(guī)定可能也確實出于市容和管理的需要,但看新聞就知道,這些年, “統一門頭”這種事簡直不要太常見。

那么問題來了,有些地方領導為什么總愛跟店鋪招牌過不去呢?

02

先強調一點,這里不陰謀論,我看有網友說什么查查是否有利益輸送。

比如是不是小舅子的油漆廠不景氣了,是不是大姨子的廣告燈箱賣不動了,是不是跟哪家廣告商簽訂了什么合作協議了?

又或者讓查查是不是決策者在搞封建迷信,喜綠不喜紅之類的。

講道理,這種事不能亂說,有幾分證據說幾分話,不能憑空污蔑人家的清白,可以等一個官方調查和回應。

而且即使有這種情況的存在,卻也并不能解釋為什么“統一門頭”的這種事頻頻發(fā)生?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看新聞就知道,不少地方對商戶的門頭,可謂偏愛有加,各種統一風,殯葬風屢見不鮮。

到底是為什么?

如果排出那些有的沒的的復雜原因的話,大概就是一句話——廣告牌好抓好管,還見效快。

03

先說好抓好管。

如果站在一個地方管理者的角度來看,簡直沒什么是比廣告牌更好抓好管的了。

城管追街頭的商販,交警查酒駕的司機,他們經常打一槍換個地方,難抓的像打游擊戰(zhàn)。

可管廣告牌就容易多了,顏色是不是統一,尺寸是不是標準,選材是不是規(guī)范,瞅一眼,拍個照的事,說讓你整改你就得整改,店鋪又跑不掉。

而且開店鋪的這些老板又好拿捏,上級說讓怎么改就得怎么改,說綠色就綠色,說灰色就灰色,就算后面說讓改回來,你也得乖乖聽話。

今天蜜雪綠城,明天密雪灰城,城管就看著你改,哪個店長敢說個不字?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同時,領導指示起來也相對簡單,即不用搞可行性分析,又不用搞市場調研,大腿一拍就行,最多開個小會,給各區(qū)的城管分攤一下任務,連個紅頭文件都不用出。

三河這次不就是,你只管執(zhí)行,問就是上級的指導性指示,不強制,采取自愿,可你自愿不改下試試?

04

最主要的是見效快。

領導也是有kpi的,領導也是要看到的成果的,否則人家怎么寫報告,怎么去升遷。

比起治理交通擁堵,改善轄區(qū)民生,提振收入水平……廣告牌的治理成本低,見效快,從拆除到裝新,幾天的事。

換前面那些你試試,不僅出成績難,操作也難,要搞調研,要申請匯報,要分析決策,沒個幾年甚至數年看不到結果的,可以說既考驗管理能力,也考驗決策智慧。

而一旦搞不好,還容易出問題,容易背鍋受牽連的。

相比之下,治理廣告牌就穩(wěn)妥的多,也安全的多,這種事就跟廠里說要查衛(wèi)生,班里說要搞大掃除一樣,誰也不能說搞市容市貌不好吧?

而且人家還可以引申下,這是打造靚麗市容,吸引旅游的措施。

是的,現在事情爆出來網上都一片群嘲,但問題是出了這么多“統一門頭”的事,你見哪個領導因此負責了嗎?你見哪里因此要懲治相關人員了嗎?

幾乎沒有吧,最多讓改回去而已,改回去的錢還得你自己出。

而且你看現在好幾天了,別看網上鬧麻了,“統一門頭”到底是誰拍的大腿,誰給的指示,擔什么責任,人三河市有人回應你嗎。

什么任性不任性,認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