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河北三河市城管部門要求商戶招牌禁用“紅黑藍”色一事持續(xù)引發(fā)輿論關注,當?shù)?a class="keyword-search" >城管部門工作人員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如果商戶不怕麻煩、不心疼錢,可以改回原顏色,自愿。

據(jù)媒體報道,三河燕郊一位已更換招牌顏色的商戶稱,“3月份城管多次上門要求必須更換顏色,現(xiàn)場盯著我們從紅色改成綠色,改色漆是商戶自己買的?!鳖伾潜仨毟牡模a貼是沒有的,在第一次更換招牌顏色時,三河市城管部門的態(tài)度是只看結果,對改色過程中要出的錢、該出的力選擇性忽略。惹出輿情后,一句“如果不怕麻煩、不心疼錢,可以改回”,倒表明了有關部門對招牌顏色來回更改所需的精力和金錢一清二楚。

一拍腦袋就讓店鋪改招牌,公權力對企業(yè)自主經(jīng)營權的過度干預,揣著明白裝糊涂是對商戶改色成本的漠視,更是勞民傷財?shù)恼鎸崒懻铡?/p>

有誰不在乎錢呢?買材料、請工人、調機器,每個環(huán)節(jié)都要出力花錢,花的都不是城管部門的錢,工作人員當然可以站著說話不腰疼。而此言一出,更暗含著后續(xù)不會負責的意味:改來改去都是你們自己的事。想來,那些已更換招牌的商戶所期待得到的相應補償或許就更沒指望了。

事情已發(fā)酵將近一周,公眾一直沒有等到三河市的正式回應?;蛟S這是一種戰(zhàn)略性沉默,希望拖到公眾忘記此事。這種“鴕鳥應對法”必將進一步損害公眾對政府的信任,也阻礙著有關商戶的權益獲得實質救濟。

今年開年,山西大同“破門亮燈”事件中,公眾不愿為遲來的道歉買賬,批評其“十分敷衍”。三河要想避免重蹈覆轍,要抓好幾個重點:

回應必須有,必須快?;ヂ?lián)網(wǎng)是有記憶的,地方負面形象一旦固定,會留存很長一段時間,扭轉的難度很大。

端正態(tài)度,承認錯誤。包括對招牌顏色的錯誤規(guī)制、執(zhí)行中的層層加碼、先行一步程序違規(guī)、勞民傷財還漠然置之……對于濫用權力、缺乏法治觀念,要有清晰的認知和改正的態(tài)度。

表達歉意,積極賠償。公眾對當?shù)卣男湃?、商戶對當?shù)貭I商環(huán)境的信心,都需要修復??陬^上的致歉和行動上的補償缺一不可。南都評論此前提到,國家賠償法對落實相關賠償?shù)恼斝约胺绞阶龀隽艘?guī)定,應依法為此事中財產(chǎn)受損的商戶履行應有的賠償。

理清脈絡,處罰問責。從合法性存疑的禁用“紅藍”色的導則,到禁用“紅藍黑”的口頭通知,再到程序違規(guī)、工作人員站著說話不腰疼的回應,必須逐個解析,做好問責及后續(xù)處罰,才能強化社會對法治的敬畏與遵循。

在此類事件中,不能再出現(xiàn)公眾等回應、商戶等補償、官方等遺忘的場景。據(jù)媒體報道,河北省廊坊市紀委已前往三河市進行調查,有理由相信,三河市城管部門不愿意給的說法,上級會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