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開慧90周年誕辰,邵華奔波不停,儀式結(jié)束,她和毛岸青寫下了“媽媽,您好年輕??!”

1962年,毛主席與毛岸青、邵華夫婦,楊茂之、劉松林夫婦,以及張少林(邵華妹妹)在中南海
自從邵華被毛主席選為能“頂門立戶”的兒媳,父親的高風(fēng)亮節(jié)、雄才大略、寬闊胸懷都影響著她,激勵著她,她逐漸成為一個生活上、精神上都與毛家人同步的好兒媳。
毛主席在世時,毛家、楊家、向家、文家等所有家事都是毛主席親自操辦。毛主席逝世后,因唯一在世的兒子毛岸青身體不好,這一攬子事都落在邵華身上。

1990年11月14日,楊開慧犧牲60周年暨誕辰90周年,邵華和兒子毛新宇獻上花圈
每逢毛主席和楊開慧等長輩的誕辰和忌日,她不但要親自組織紀(jì)念活動,而且還代表主席家人出席國家和地方組織的各種紀(jì)念活動。
1990年11月14日是楊開慧犧牲60周年祭奠日,由湖南省委牽頭準(zhǔn)備組織一次大型紀(jì)念活動。
這次活動與不同以往,還有楊開慧塑像落成典禮,給媽媽塑像一直是毛岸青、邵華夫妻的心愿,他們非常高興。
1990年5月開始,邵華走南京,下?lián)P州,去鎮(zhèn)江,到無錫,奔蘇州,赴上海,跑杭州,飛西安,去采擷書畫家的名作。

張恒在創(chuàng)作小樣
重中之重的是雕塑創(chuàng)作小組,邵華非常關(guān)注年輕媽媽的形象,以著名的雕塑家錢紹武教授為顧問,他的學(xué)生張恒、李茗為主創(chuàng)成員的隊伍,在毛岸青邵華家的院子里如火如荼地創(chuàng)作小樣。
經(jīng)過8個月的創(chuàng)作,十多篇繪畫樣稿多次送審,最終邵華敲定了張恒的作品《驕楊》。這個手拿書卷、風(fēng)中昂揚的“嬌楊”形象,歷經(jīng)一年半時間終于佇立在楊開慧烈士陵園,一經(jīng)亮相就驚艷了全國人民。
她是毛主席心中的“嬌楊”,也是全國人民心中的英雄。

鮮為人知的是,邵華母親張文秋老人京山烈士陵園塑像、楊開慧烈士陵園中毛岸英和毛岸青兄弟倆塑像,都出自張恒之手,這是邵華對張恒莫大的認(rèn)可與信任。
“算人間知己吾與汝”,邵華常感動于父親和母親之間偉大的愛情。尤其是楊開慧5000字的手稿幾十年后被發(fā)現(xiàn),她逐字逐句不知道讀了多少遍,流了多少淚。
所以,最最讓人感動的是楊開慧雕像石材的選用。邵華親自在房山石廠,在采過毛主席紀(jì)念堂石料的大石坑里,尋到了百年難遇的一塊重達(dá)28噸的一流漢白玉。毛澤東、楊開慧這對人間知己,生不能相守,死要他們相伴!

1990年11月14日,前排左起:陳邦柱、熊清泉、賀敬之、曾志、宋時輪、耿飚、毛岸青、邵華、毛新宇

邵華全程參與這次活動,祭奠儀式結(jié)束后,回到酒店,心中久久不能平靜,她又飽含深情地寫下了散文《親愛的媽媽,您好年輕?。 ?/p>
“六十年過去了…您好年輕?。∧廊皇菨M頭秀發(fā),白衫黑裙,一雙明眸,秀麗而剛毅,您依然是那么端莊而親切,勇武而高雅…”
“…我們也知道,無論我們怎么精心雕塑都無法完全再現(xiàn)您的奕奕神采。我們還知道,也許這與您60年前的初衷相悖。但我們實在想看見您啊…”
“親愛的媽媽,29歲的媽媽,您好年輕??!”

1990年11月14日,祭奠儀式現(xiàn)場
幾十年來,邵華先后5次回延安,5次陪姐姐赴朝鮮、代替毛岸青祭奠大哥毛岸英,幾十次回韶山,上百次到紀(jì)念堂瞻仰毛主席遺容。
她還要照顧年邁的母親,照顧身體不好的丈夫,撫養(yǎng)兒子。每當(dāng)她累得想打退堂鼓時,毛主席家六位英烈和母親家五位英烈,就會來到她的夢中,鼓勵她奮勇向前。她就像一架機器,整日超負(fù)荷地運轉(zhuǎn)著。

1990年11月14日,祭奠儀式現(xiàn)場
2001年11月6日,是楊開慧誕辰100周年紀(jì)念日。百年誕辰是件大事,可是,在紀(jì)念現(xiàn)場,毛岸青和邵華都缺席了。
楊開慧100周年誕辰,毛岸青和邵華缺席,她寫下了“想您,親愛的媽媽!”

2001年,楊開慧百年誕辰,邵華在家中祭奠
邵華病倒了!
2001年的一天,邵華從外地回來后感到全身酸軟,疲乏無力,但她沒有在意,以往也有過類似的感覺。
這一次,疲憊感越來越重,而且還伴有胸痛,她在兒子毛新宇和兒媳劉濱的勸說下去了醫(yī)院。沒想到,一個睛天霹靂砸了下來,邵華得了乳腺癌,而且已到中晚期。

邵華和北京書畫界人士合影


長沙地區(qū)座談會

深圳地區(qū)座談會
31歲的兒子毛新宇瞬間覺得天旋地轉(zhuǎn),他不相信樂觀、豁達(dá)、年輕、能干的母親會得上重病,更懊悔自己對母親身體的疏忽。比他小7歲且學(xué)醫(yī)的未婚妻劉濱卻沉著冷靜,他們陪母親踏上了治療的漫漫征途。
楊開慧百歲誕辰祭奠現(xiàn)場仿佛更加凝重,淅淅瀝瀝的雨似來添愁,雨滴順臉頰滑過,分不清究竟是天公垂淚,還是人們心底奔涌而出的緬懷之情,親人們的臉上還夾雜著對楊開慧兒子兒媳的一絲擔(dān)憂。

2001年11月2日,毛新宇、劉思齊、楊東梅(劉思齊女兒)敬獻花籃
毛岸青和邵華雖然沒有來到現(xiàn)場,她為祭奠大會寫了熱情洋溢的發(fā)言稿,毛新宇代父母親宣讀了這篇書面發(fā)言。

2001年11月2日,毛新宇代為宣讀父母親的書面發(fā)言

2001年11月2日,楊開慧百歲誕辰祭奠儀式現(xiàn)場
發(fā)言稿中有幾段話讀來十分感動。
…今天,在家鄉(xiāng)板倉,在烈士陵園,隆重舉行我們的開慧媽媽百年誕辰紀(jì)念大會,作為媽媽的至今健在的子媳,雖然我們也已雙鬢飛霜,但我們?nèi)允菋寢尩暮⒆?,仍像兒時一樣,內(nèi)心充滿激動…”
“…她的孩子,都是幾歲里頭就失去了親愛的媽媽。我們盡管年過花甲、古稀,也從來無法向媽媽盡孝。留給我們的,只能是想念媽媽,緬懷媽媽,多少次,我們在夢里與媽媽相逢,多少次,我們又被噩夢驚醒。這就是永遠(yuǎn)填補我們心靈饑渴的‘愛’和‘痛’…”

2001年11月2日,彭佩云、劉思齊、毛新宇、王景清(李訥丈夫)在板倉楊開慧故居

彭佩云、毛新宇在板倉楊開慧故居
“…今天,我們雖然沒有來到現(xiàn)場,可這么多人一起緬懷媽媽,紀(jì)念媽媽,可以想見,我們的心情,該是多么地難以平靜,我們的肺腑,該是多么地充滿感激之情…”
邵華和毛岸青在北京的家中,對著媽媽的遺像舉行了祭奠儀式。

劉思齊祭奠媽媽楊開慧

2001年,楊開慧百歲誕辰,毛岸青、邵華、毛新宇、劉思齊、母親張文秋在重溫楊開慧的遺稿《給一弟的信》
現(xiàn)場發(fā)言稿之外,邵華還寫了一篇散文《想您,親愛的媽媽!》
她在文中發(fā)出了靈魂之問“…媽媽,您累嗎?爸爸需要您、革命需要您,您的孩子同樣離不開您…”
“…親愛的媽媽,您聽見您的孩子撕心裂肺的哭喊了嗎?沒有了媽媽,沒有了家,三個孩子如何生存?他們只能成為上海灘的流浪兒…”
“…親愛的媽媽,英雄的媽媽,我們愛您,想您,永生的媽媽…”

2000年,邵華在韶山給未婚的兒子兒媳講述毛家的革命往事
邵華和毛岸青相濡以沫近半個世紀(jì),她深刻體會到親眼目睹了冰冷的媽媽被抬回來的那一刻,對幼小的岸青傷害有多大,他一生沒有忘記那一幕……
2007年3月,毛岸青因病去世,享年84歲。他是毛主席這一枝最長壽的男性,邵華功不可沒。
2008年6月,邵華遺憾離世,終年69歲。此時,她最疼愛的孫子毛東東才5歲,在她離開65天后,孫女毛甜懿出生了。

2025年清明節(jié)
邵華為毛家選了一個能干的兒媳,如今,這一重?fù)?dān)落在了劉濱的身上,她像婆婆一樣為毛家這個受萬人囑目的大家庭無私地奉獻著。
毛家男兒征戰(zhàn)沙場,盡顯英雄氣概,毛家媳婦們的默默奉獻亦可歌可泣。從偉大的母親文七妹到以楊開慧為代表的二代“巾幗英雄”,從邵華到劉濱,她們都無愧于毛主席,都值得大書特書!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