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歲月:從返城知青到下崗工人,我的人生經(jīng)歷真的不容易

我們每一個人都會有一段異常艱難的時光,生活的窘迫,工作的失意,就業(yè)的壓力,婚姻的變故等等。只要咬牙挺過來,人生就會變得豁然開朗。作為一名五十年代出生的人,我經(jīng)歷過下鄉(xiāng)插隊當知青,也經(jīng)歷過從回城當工人到下崗再創(chuàng)業(yè),我的人生真的不容易。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片來源網(wǎng)絡

時間過去整整五十六年了,至今我還清楚地記得,我是1969年春天和幾名同學一起到長安公社長上大隊插隊落戶的。我們到長上大隊插隊落戶之前,就有多名延吉知青在長上大隊插隊落戶了,我們幾個人屬于安插知青,我和李云翔被安插在了了八隊知青集體戶,之前來到的哥哥姐姐對我倆都很照顧。蔣隊長對我倆更是關照,給我倆安排輕松的農(nóng)活,和別人記一樣的工分,我倆挺感動的。

凡是有過知青經(jīng)歷的同學們都知道,當時的農(nóng)村生活很苦,生產(chǎn)勞動很累,我們插隊落戶的長上大隊也不例外,天天早起晚歸參加生產(chǎn)勞動,天天都有干不完的農(nóng)活。好在我們生產(chǎn)隊耕地多,吃糧吃菜都沒問題,每年秋后還能分幾十塊錢的紅利,我們當時也沒感到生活有多苦。

到長上插隊落戶的第三年春天,我們集體戶的戶長高玉秋安排我和李云翔跟著蔣隊長去趕集為我們集體戶買小豬仔,我們十幾名知青一共湊了十二塊錢,蔣隊長說差不多能買一頭不錯的小豬仔,錢不夠的話,隊里先給我們墊上。

十二塊錢都是一塊和五毛的零錢,我沒有挎包,就把錢裝到了李云翔的挎包里,我倆高高興興跟著蔣隊長去了集市。那時趕集的人不多,賣東西的人更少,好多東西都是偷偷摸摸私下里交易。

蔣隊長和孫會計(我們生產(chǎn)隊的會計)為隊里買了牛繩、牛套和草篩子,然后又幫我們看好了一頭胖嘟嘟的小豬仔。一番討價還價講好了價錢,付錢的時候李云翔才發(fā)現(xiàn)他挎包里的錢竟然不翼而飛了,我們大家的十二塊錢和他自己的一塊二毛錢都不見了,到底是怎么弄丟的,我們絞盡腦汁也找不到答案。李云翔嚇哭了,我也不知道該怎么辦了。雖然是李云翔弄丟了大家買小豬仔的錢,可我倆一起來的,我至少也要承擔一半的責任。

看我倆可憐巴巴的樣子,蔣隊長苦笑著安慰我倆:“丟就丟了,不怕!也怪我沒提醒你倆,這集上有扒手,前幾年我就被掏走了五塊錢。這樣吧,先把小豬仔買回去,錢的事以后再說?!笔Y隊長說完,讓孫會計替我們墊付了買小豬仔的錢。

原本說好了等秋后分紅的時候隊里扣掉替我們墊付的錢,可等到分紅的時候,隊里并沒有扣我們的錢。事后蔣隊長說我們都是孩子,我們弄丟的錢就讓隊里的老少爺們平坦了,一個人頭也就是一分錢的事。為此,我和李云翔發(fā)自內(nèi)心地感激蔣隊長,感激鄉(xiāng)親們。

直到1977年夏天,我和李云翔才招工進城,李云翔去了延吉市拖拉機配件廠,我招工到延邊農(nóng)機廠,我倆的招工單位還是比較理想的,都是國營企業(yè)。我們集體戶的戶長高玉秋好像是因為家庭出身不好,他遲遲沒有招工進城。

離開長上大隊的時候,我和李云翔留給高玉秋十二塊錢,讓他轉交給蔣隊長,把隊里替我倆墊付的那些錢還上。蔣隊長知道后很不高興,追了我倆二里路,非要把錢還給我倆,好在我倆跑得快,蔣隊長氣得直跺腳。

在長上大隊插隊落戶生活了八年,我和李云翔總算回城當了工人,又成了城里人。隨后就是結婚成家,后來有了孩子當上了父親。原本以為日子就這樣平平淡淡過下去,不求大富大貴,但求衣食無憂。

一晃就到了1996年,上山下鄉(xiāng)運動剛結束了沒幾年,分流下崗潮又席卷全國,我成了第一批下崗工人,人人都羨慕的鐵飯碗就這樣輕而易舉地被打碎了。

沒了工作就沒有了生活來源,我在家蒙頭大睡了三天,在鄰居張大叔的指點下,花了二百四十塊錢買了一輛二手倒騎驢(人力三輪車),到批發(fā)市場批發(fā)水果蔬菜,走街串巷叫賣。雖然很辛苦,倒也有些許收入。風里雨里賣了兩年水果,扣除生活開支,還結余了幾千塊錢,細算了一下,比上班掙的工資多了一半還多,但也沒少吃苦頭。

走街串巷做流動商販也有麻煩,刮風下雨就影響做生意,見到城管工作人員就得東躲西藏,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在市場租攤位,合法做生意。

就在我準備到市場租攤位的時候,我同學李云翔突然來找我,他說要去駕校報考駕照,問我考不考駕照。我跟我愛人商量了一下,我愛人支持我去考駕照,我和李云翔一起到到駕校報了名。

考取駕照后,跟著在單位開車的一位親屬練習了一段時間,我就當了一名的哥,開起了出租車。

說句實話,開出租車也不輕松,我當時開晚班,下午四點接車,第二天早上六點交車,一個班十多個小時,比賣菜也多掙不了多少錢,也不少擔驚受怕。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片來源網(wǎng)絡

記得是我開出租車的第二年秋后,晚八點多送一位乘客去和龍,當時的路況不好,七十多公里的路程我跑了近兩個小時。乘客很友善,多給了我十塊錢。返回時,一位乘客攔車,說要回延吉。一番討價還價,車費定為八十元。聞到乘客有一股濃濃的酒味,我就讓乘客坐在了后排座位上。

往返都有乘客,我很開心,這一趟和龍就能掙二百多,比在市里跑能多掙一倍。

返程不到兩個小時,午夜十二點半,我就回到了延吉。到了市里,我問后座上的乘客去什么地方,他不回答,這時我才發(fā)現(xiàn),他呼呼睡著了。沒辦法,我只好把車停在路邊,打開后車門,用力搖晃那位乘客。任憑我怎樣搖晃,那位乘客照樣大睡,怎么也叫不醒。

實在沒辦法了,我就拉著那位乘客去了出租車派出所,等派出所的警察跟著我來到出租車前打開后車門時,那位乘客卻不見了蹤影。派出所的民警苦笑著對我說:“肯定是沒錢付車費,才耍無賴,你這是被逃單了?!?/p>

第二天早晨準備交車時,我整理后車座,在座墊下面發(fā)現(xiàn)了一個錢包,錢包里有八百多塊錢,還有一沓收據(jù)(發(fā)票)。我懷疑錢包就是那位逃單的乘客遺失在車上的,就趕緊交到了出租車派出所。

當天下午,出租車派出所的警察突然傳呼我,我回了電話,他們讓我去一趟派出所。

到了派出所,我一眼就認出了那天逃單的那位乘客。那位乘客上前緊緊握住我的手,先道歉后感謝,一連說了好幾句謝謝。然后跟我解釋了那天的情況,那天他確實喝多了,我把車停在派出所門口的時候,他迷迷糊糊下車找?guī)?,結果就沒再找到我的車,他并不是有意逃單。第二天醒酒了,他發(fā)現(xiàn)錢包不見了,就到出租車派出所報了案。

那天,那位乘客說他只要錢包里的收據(jù)(發(fā)票),錢包里的錢就權當是對我的感謝。我說只要八十塊錢的車費,堅決不收多余的錢。在警察的勸說下,我勉強收下了二百塊錢,等于給了我一百二十塊錢的誤工費。

隨后,那位乘客寫了感謝信送到了運輸管理所,還到《延吉晚報》社登報表揚我,說我拾金不昧,說我樂于助人。其實,我也沒那么高尚,只是做到了一名出租車司機應該做的事情。

第二年,我被運管所和市文明辦評為模范出租車司機。當時河南橋按單雙號限行,我獲得了單雙號不限行的優(yōu)待。令我沒想到的是,因為一次乘客逃單,我卻因禍得福,得到了榮譽還得到了實惠。

這一行一直干到退休,我給別人開過出租車,自己也當過車主。出租車行業(yè)雖然很辛苦,但我熱愛這個行業(yè)。

退休后,我找了一份打更的工作,又干了八年,后來人家嫌我歲數(shù)大了,我也就算正式退休了。

目前,我和老伴冬季去海南或云南貓冬,夏天在延吉生活,我和我老伴在郊外開墾了一畝多荒地,種蔬菜種瓜果,解決了自己和兒子家大半年的吃菜問題,一季還能賣千把塊錢,親戚朋友也能吃到我種植的有機蔬菜。種菜很累,但我很快樂。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圖片來源網(wǎng)絡

其實,每一個人的生活都不容易,有困難有坎坷,也有收獲和快樂,熬過了苦難,走出了坎坷,只要咬牙挺過來,眼前的一切就會豁然開朗。先苦后甜,生活才有滋味。朋友們,你們贊同我先苦后甜的觀點嗎?祝大家先苦后甜,健康喜樂!都過上美好幸福的快樂生活。

作者:草根作家(講述人:韓永強師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