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編者按:春日載陽,天地清朗,草木生發(fā)。春日讀書,亦是另一種耕種,伴著和暢惠風(fēng),讓文字靈動于心,落一枚萬物有情的生活閑章,吟唱光陰的柳暗花明,收獲歲月的靜好安瀾。今日起請看一組《春日讀書》。

窗外的新柳,已被春風(fēng)解開發(fā)辮,在半壕春水的宣紙上,一筆一畫寫著春日辭章。一彎新月照著露臺上那盆茉莉,枝條間新抽的綠芽,正與《人間草木》中的葡萄一道,發(fā)出清脆的拔節(jié)聲響。

待一日喧囂去,停下忙碌的腳步,捧一本書,是饋贈自己的心靈自由。

喜歡汪曾祺先生宛若水洗般的文字,極簡,極淡,卻有著喚醒心靈、洗滌喧囂的力量。寥寥數(shù)語,便將山川河流、花鳥魚蟲寫出特有的情境與韻味。打開書本,便能看到山河逶迤的壯美,嗅到花草樹木的芬芳。

汪曾祺先生筆下的大自然是色彩豐富的,他寫賽里木湖:“藍(lán)得奇怪,藍(lán)得不近情理。藍(lán)得就像繪畫顏料里的普魯士藍(lán),而且是沒有化開的。湖面無風(fēng),水紋細(xì)如魚鱗。天容云影,倒映其中,發(fā)寶石光?!彼P下的武夷山極具動感:“玉女峰亭亭而立,大王峰虎虎而蹲。”

手捧《人間草木》,猶如拿到春天的入場券,迎面惠風(fēng)和暢,俯仰萬物可愛,還能領(lǐng)略最鮮的“春味”。汪曾祺寫“極清香”的蔞蒿和枸杞頭,“即食時如坐在河邊聞到新漲的春水的氣味”。而“馬齒莧花瓣套知了眼睛正合適,一撒手,這知了就拼命往高處飛,一直飛到看不見”這段,有著自然和諧的雅趣。

想起兒時在外婆家的紫藤架下讀書,夕陽透過那些小小的花瓣,將一只蝴蝶送到我的發(fā)上,竟與此時,有著同樣的溫暖。

月亮升起時,正讀到那句:“梨花像什么呢?——梨花的瓣子是月亮做的。”院子里窸窸窣窣,像是泥土翻身的聲音,或許蚯蚓正托起半片櫻花,去往《昆蟲備忘錄》。

讀《葡萄月令》,我聽到風(fēng)擺動枝條的聲音,書上的詞語便如綠色藤蔓,攀上春的窗欞。讀到“葡萄喝起水來是驚人的”,夜雨忽至,雨敲屋檐的節(jié)奏,竟與那幾聲蟲鳴押了韻。

一場春雨,讓梨花瓣、香椿芽紛紛靈動起來。撐著花雨傘的女孩,站在放生橋下叫賣白蘭花的聲音,讓我想起那句“白蘭花花朵半開,嬌嬌嫩嫩,如象牙白色,香氣文靜,但有點甜俗”。既為俗人,買上兩朵正合適。

春韭破土是傳遞春訊,石榴咧嘴是笑迎賓客,而微苦的枸杞頭,細(xì)嚼之后的清香,像極了負(fù)重前行的人生,轉(zhuǎn)瞬柳暗花明。幾只“昆蟲里面最漂亮的瓢蟲”,優(yōu)哉游哉從春天的字里行間爬出,“家常酒菜”的煙火,與清晨閃亮的露珠,拓印一幅春和景明、萬物可愛的畫卷。

夜已深,《人間草木》還在生長——蘿卜纓子躥高了,葡萄須子悄悄纏住黎明。合上書本,且讓這些跟隨春光靈動跳躍的字句,棲息于落滿光陰芬芳的頁間?!耙欢ㄒ獝壑c什么,恰似草木對光陰的鐘情?!贝禾欤m合讀一讀《人間草木》,享一場姹紫嫣紅的春日盛宴,落一枚萬物有趣的生活閑章。

春日讀書,亦是另一種耕種。今晚,窗臺上的春蘭,又躥出一支花劍。

原標(biāo)題:《十日談 | 戴薇薇:春天讀書,另一種耕種》

欄目編輯:郭影 文字編輯:史佳林

來源:作者:戴薇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