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流就是最厲害的。
若干年前,周杰倫那句話的含金量還在上升。


2025年3月11日凌晨,中國建筑師、清華大學建筑學院教授徐甜甜獲得了2025年沃爾夫獎藝術類獎項。
可不要小看這個獎項。
上一個獲得沃爾夫獎的還是袁隆平院士。

由此可見這個獎項的含金量。
有關沃爾夫獎的創(chuàng)設背景,更是可以追溯到1975年,它由德國富商R.沃爾夫以“為了人類的利益促進科學和藝術”為宗旨發(fā)起成立。
主要獎勵那些推動人類科學和藝術文明作為杰出貢獻的人士,通常每年評選一次,分別授予那些在建筑、繪畫、雕塑、音樂、數(shù)學、物理、化學、農業(yè)、醫(yī)學領域中有突出成就的人士。

久而久之,沃爾夫獎也成為了世界最高成就之一,也是國際上最具影響力的學術獎項之一,它與諾貝爾獎共稱為“人類智慧的皇冠”,令無數(shù)科學家趨之若鶩。
出生于1975年的徐甜甜教授,正是中國自建國以來首次獲得沃爾夫藝術類獎項的中國人。

她的出現(xiàn),填補了中國在沃爾夫獎藝術類獎項中的空白。
令人欣喜羨慕的同時,回望徐甜甜的來時路,卻真沒有幾個人能夠走得出來。


16歲被保送到清華建筑系、22歲獲得清華大學建筑學學位、25歲獲得美國哈佛大學城市設計碩士學位。
毫不夸張地講,徐甜甜僅早年間的成就便是許多人窮極一生也無法到達的終點。
可就是這么一個前程無限好的高知女性,卻在2004年做出了一個出人意料的決定,在其他人都爭相往大城市擠的時候,徐甜甜卻反其道而行之,回歸家鄉(xiāng),深耕中國鄉(xiāng)村建筑。

要知道,當時正是城市高速發(fā)展、四處大型建設的時期,別說其他人搶破頭往城市擠,就連一些建筑師也摩拳擦掌、蠢蠢欲動。
在各大城市留下屬于自己的地標建筑,成為地域的標志和發(fā)展的象征,對于建筑師們來說既是無上的榮耀也是不可抗拒的誘惑。
徐甜甜這一行為也令人百思不得其解,也有人在背地里奚落。徐甜甜讀書讀傻了。

但任憑他們如何議論紛紛,徐甜甜都堅持走她自己的道路。
在徐甜甜看來,鄉(xiāng)村并不是代表著落后,相反她堅定的認為中國鄉(xiāng)村蘊藏著顛覆世界的的密碼。老祖宗留下的智慧,中國千年文化沉淀,才是建筑界的最終走向。
而現(xiàn)當代的建筑師卻缺少這樣的認知,一味地盲從西方現(xiàn)代性。

建筑的潮流不應該在歐洲,應該在中國。
抱著這樣的想法,徐甜甜頂著旁人的不解,成立了自己的DNA建筑事務所,并帶領自己的團隊,開始了農村建設之路。


徐甜甜的貢獻,不僅僅是在建筑藝術上的貢獻,更是對人文經濟上的貢獻。
她提出的“建筑針灸”理論更是對鄉(xiāng)村發(fā)展起到了推動性作用,為鄉(xiāng)村振興起到了卓越的貢獻。
不說別的,就說她在浙江松陽鄉(xiāng)村的實踐來說,明明是個廢棄已久的醬油廠,但在徐甜甜的巧思構造下,醬油廠成為了書局。

游客量也瞬間從1.2萬次飆升到5萬人次,間接帶動了當?shù)氐慕洕l(fā)展。
除此以外,紅糖工坊也是徐甜甜及她的團隊的杰作,在徐甜甜的巧思之下,原本早已被時代所淘汰的紅糖工坊再度煥發(fā)出新的生機。

就連當?shù)卣敬蛩悴鸪氖T大橋,在徐甜甜和她的團隊巧思改造下,變廢為寶,成為了當?shù)氐臉酥拘越ㄖ唬赢數(shù)刂苓叜a業(yè)增收2000萬元。


但一切說得容易,做起來卻十分地困難。
當真正來到鄉(xiāng)村后,徐甜甜才真正意識到城市和鄉(xiāng)村的不同。
將城市建筑的理念套用到鄉(xiāng)村是完全行不通的,如果生搬硬套只會使建筑與環(huán)境格格不入,變得格外僵硬。



意識到這點的徐甜甜便開始有意識的調整。
但想要改變以往根深蒂固的思維和訓練,又豈是那么地簡單?
除此以外,還有一個更加現(xiàn)實的問題,如何用建筑帶動當?shù)氐陌l(fā)展?


這也成為徐甜甜設計過程中最大最棘手的問題。
但是徐甜甜做到了。


面對自己職業(yè)生涯中的挑戰(zhàn),徐甜甜并沒有退縮,也沒有抱怨,反而迎難而上,將這件事情作為挑戰(zhàn)。
在她看來,建筑可以解決的不只是房子問題。
為了推動當?shù)氐慕洕l(fā)展,徐甜甜和她的團隊全程參與了改造轉型項目。

也正是這樣才能更好地了解當?shù)氐慕洕l(fā)展和資源。
其中黃巖石窟便是徐甜甜和徐甜甜團隊最得意的作品之一。
在此之前,黃巖石窟已經有上千年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上元二年。


但隨著時移世易,黃巖石窟早已被人為廢棄,成為廢棄的礦洞。
但是徐甜甜和她的團隊卻沒有忽略掉它,反而將此當作山下郎村的一個賣點,進行改造,以此吸引游客的到來。
現(xiàn)如今的黃巖石窟已經成為了新晉網紅打卡地。

只要來到這里,你就能感受到什么叫水石共生,山水互補。
這里你既能感受到靜謐怡然的詩意,也能感受到千年采石場特有的歲月痕跡和粗獷大氣。
除此以外,這里還有一個露天而居的室外劇場,巖壁上是流水潺潺的自然之聲,劇場內是長笛、琵琶......曲聲悠揚。

來到這里聆聽音樂,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也因此,黃巖石窟自改造成功后,便成為了年輕人爭先打卡地,間接也盤活了當?shù)氐慕洕l(fā)展。

山下郎村黨支部書記在接受采訪時便高興得合不攏嘴:
“以前看著這礦洞被廢棄,心里不免空落落的,現(xiàn)在它不僅變漂亮了,還能幫我們增收,別提多滿足了?!?br/>“建筑針灸,讓千年石窟煥發(fā)新顏,也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美好!”
但在這“建筑針灸”的背后卻是徐甜甜及她團隊十多年如一日的努力,也是徐甜甜對自己所學的一種顛覆。


在接手鄉(xiāng)村建筑的十余年里,徐甜甜也在重塑了對建筑的理解和美學的認知。
在現(xiàn)在的徐甜甜看來,建筑應當與當?shù)氐沫h(huán)境和諧共處,建筑師也應當著眼于自然環(huán)境而不能只單一地停留在建筑自身的造型雕飾。
也正是抱以這樣的想法,徐甜甜在鄉(xiāng)村建筑項目中,多數(shù)選擇就地取材、采用當?shù)氐慕ㄖに嚒?/p>
破磚頭、舊木頭、石板........成為了徐甜甜及團隊眼中的寶。
除了取材于別人不同,徐甜甜也比較偏愛傳統(tǒng)工藝,保留建筑本身的特色。
就拿黃巖石窟來說,為了保留石窟自身的特色,徐甜甜及團隊放棄了大規(guī)模的改造,整合當?shù)氐牟牧虾?a class="keyword-search" >建筑藝術,用“針灸”式的方法對石窟進行改造。

這樣做雖然對石窟做到了最小化干預,卻加大了徐甜甜及團隊的難度,僅是為了排除安全隱患,避免石窟因風化、結構不穩(wěn)定造成游客受傷,徐甜甜的團隊便對近五千個點位進行一一排查與加固。
這才有了既具有歷史沉淀又兼具現(xiàn)代感的黃巖石窟。
結語
徐甜甜的出現(xiàn),不僅填補了中國在沃爾夫獎藝術類的空白,也讓人們看到了未來另一條道路。
誰說,鄉(xiāng)村就一定代表落后?

參考文獻
新黃河,清華教授徐甜甜獲國際大獎!上一次獲獎的中國人是袁隆平

光明日報,干年石窟做“針灸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