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當三月份各品牌汽車銷量出爐后,你不得不發(fā)出感嘆,有的外國品牌,敢在國內市場有恃無恐,真的是有原因的!

因為人家很清楚,無論發(fā)生什么,中國的消費者還是會購買。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三月份,奔馳車剛一降價,銷量立馬蹭蹭往上竄,30天時間里,直接賣出52805輛,將什么國產(chǎn)新勢力,都遠遠甩在身后。

那么在各大汽車品牌瘋狂打價格戰(zhàn)的同時,為何奔馳能有立竿見影的效果。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人心中的“成見”是一座大山

2024年,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超過1720萬輛,其中中國市場銷售1286.6萬輛,占據(jù)了將近75%。

這說明了兩件事情,一是燃油車在中國的市場被進一步擠壓,二是燃油車不做出改變,勢必要出現(xiàn)銷量下滑。

至于如何改變,無非是進軍新能源市場,或者是降低燃油車售價。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對于奔馳來說,前者顯然已經(jīng)失敗,從三月份奔馳新能源汽車的銷售量來看,那叫一個慘不忍睹,其中EQE SUV只賣出256輛,至于EQB和EQA剛更少。

如果和國產(chǎn)新能源品牌對比,奔馳可以說連入場券都沒有拿到。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但別忘了,奔馳可是國人口中“BBA”的龍頭老大哥,是牌子和面子的象征,所以只需略施小計,銷量便開始狂飆。

在52805輛的銷量中,奔馳GLC占到了大頭,3月份銷量16491輛,成為了奔馳銷量第一的車型。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在中型SUV銷量排行中,奔馳GLC也僅次于指導價26.35萬到31.35萬的Model Y,真是令人感嘆,國內的有錢人還是多啊。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而奔馳GLC之所以能賣出這個數(shù)量,恐怕也和其大幅降價有關,原本指導價四五十萬的車,有的地區(qū)一波砍到27.78萬。

不到30萬的價格,就能買到原本四五十萬的車,擱誰誰不心動?同樣的錢,卻有了更多的面子,所以這也無可厚非,不過也再次驗證了一個道理,國人的確是對BBA有偏愛。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除此之外,奔馳C在三月份的銷量也有14025輛,這輛車指導價33.48萬起步,但有的地方已經(jīng)賣到了19.98萬。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原本一個高配邁騰的價格,現(xiàn)在只需要再加幾千塊錢,就能上手奔馳C,換你你怎么選擇?從銷量趨勢來看,消費者已經(jīng)給出了答案。

今年以來,奔馳C的銷量在不斷下滑,2月份銷量只有8851輛,但三月份直接上漲5174輛,漲幅達到了58.5%。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再說奔馳E,這款車3月份的銷量也有11501輛,是奔馳系列車型銷量第三,原本指導價45.18萬起,現(xiàn)在有地區(qū)賣到30.68萬。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與奔馳C情況相同,奔馳E今年以來的銷量同樣直線下滑,2月份銷量9701輛,3月份上漲了1800輛。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奔馳車三月份銷量大漲,有一部分原因是大幅降價的原因,但別忘了,在激烈競爭的汽車市場,各大品牌現(xiàn)在都在降價打折,那為何偏偏奔馳能有這么好的效果?

筆者認為,這和人心中的“成見”有關,相信在不少人的心中,奔馳就是豪車的代表,就是面子的象征。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在小米汽車剛上市時,不是有網(wǎng)友這樣調侃嗎,說買一輛奔馳,往村口一停,它能為我說話,但要是買一輛小米,我得為它說話。而這,或許就是真相。

奔馳在大幅降價以后,給了更多人觸手可及的機會,原本高攀不起的車,現(xiàn)在卻踮踮腳尖也能摸得著。

所以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這不光是在買車,也是在買“社會階層跳躍式的體驗”。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其實這種做法無可厚非,那么為何要說是“成見”呢?通常而言,成見是一個貶義詞,但筆者用在這里,是帶有褒義的。

因為其余品牌的車一旦出了事情,那便會受到千夫所指,銷量和股價都會受到嚴重影響,然而奔馳卻不同,仿佛手握“免死金牌”。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奔馳車出的事并不少,比如說幾年前,一女子花66萬購買奔馳,結果還沒開就漏油,結果奔馳不管,最終只能坐在車頂維權。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除此之外,在去年奔馳還出現(xiàn)了“三色篷布”事件,幾十萬上百萬的車,開出來居然漏水,車主無奈用三色篷布遮擋。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因為這些事情的出現(xiàn),不少網(wǎng)友都調侃“奔馳不坑窮人”,可面對這些事情,奔馳依然是有恃無恐,因為中國消費者不會因此放棄奔馳車。

但相信隨著國產(chǎn)車的崛起,BBA的神話終將被打破,部分癡迷的消費者也終將清醒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