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可以稱為雄主的有秦始皇、漢武帝劉徹、南朝宋武帝劉裕、唐太宗李世民、宋太祖趙匡胤、元世祖忽必烈、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清圣祖玄燁,這幾位在歷史上都是開疆拓土的,并且建立了非常大的功績。然而,歷史上的雄主,他們的長子似乎經(jīng)歷都不怎么好:

1.秦始皇長子扶蘇:被迫自殺

扶蘇雖貴為始皇帝長子,但沒有任何記載他是大秦帝國的繼承人,甚至胡亥繼位都比他更合理。扶蘇被始皇帝派去戍邊修筑長城,這本身就是對他的放棄和不信任,也可以說不喜歡。在秦始皇去世后,胡亥繼位,以秦始皇遺詔逼扶蘇自盡,扶蘇被迫自盡。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2.漢武帝劉徹長子劉據(jù):被迫自殺

劉據(jù)作為漢武帝的長子,當了30多年的太子,但是沒能夠繼位,因為巫蠱之禍,父子失和,劉據(jù)被迫舉兵,失敗后自殺。

3.南宋武帝劉裕長子劉義符:被廢殺

宋武帝劉裕也算是一代豪杰,在東晉末年的亂世,成為人主,打下了半壁江山。他的長子劉義符在劉裕去世后繼位,后來被大臣廢除皇位并想辦法殺死。

4.唐太宗李世民長子李承乾:流放地去世

李世民通過玄武門之變成功奪嫡,后繼位為帝。他的長子李承乾8歲就成為皇太子,但是李承乾并沒有坐穩(wěn)儲君的位置,后因謀反被廢,死在流放地。李承乾謀反和他德行不端有關(guān),也和其同母弟李泰的儲位競爭有關(guān)。

5.宋太祖趙匡胤實際長子趙德昭:被宋太宗趙光義斥責后自盡

趙匡胤實際活下來最大的兒子是趙德昭,趙德昭并沒有繼承皇位,而是其三叔趙光義繼位。趙光義繼位后封其為武功郡王,并委以重任,但后來叔侄失和。主要是在高粱河之戰(zhàn)時,因趙光義找不到了,大臣商量立其為帝。后來,趙光義被找到,知道此事 責備趙德昭,趙德昭自殺。

6.元世祖忽必烈長子真金:抑郁而終

真金太子是忽必烈的長子,被忽必烈確立為繼承人,但因有大臣上書讓忽必烈禪位給他,內(nèi)心惶恐,后病逝。其子鐵穆耳繼承忽必烈皇位。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7.明太祖朱元璋長子朱標:壯年去世

朱標作為朱元璋長子,被大力培養(yǎng),繼承皇位就是順理成章的事,但是朱標不到40歲就去世了,朱元璋只能是白發(fā)人送黑發(fā)人。朱元璋去世后,將皇位傳給朱標之子朱允炆,后被朱元璋第四子朱棣奪位。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8.明成祖朱棣長子朱高熾:在位十個月去世

朱高熾是少有的雄主長子成功繼位之人,其實朱棣在朱高熾和其弟朱高煦間也是有過衡量的,最后選擇了朱高熾。朱高熾當了20年皇太子,也在朱棣出征時,做了很長時間段監(jiān)國,理政治國能力還是很不錯的,可惜就是健康方面不夠好,在位十個月后病逝。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9.清圣祖玄燁長子胤禔:幽禁到去世

康熙皇帝的長子是胤禔,但他立的皇太子是嫡子胤礽,胤禔作為庶長子只有干看著的份。如果胤禔穩(wěn)當?shù)淖鎏酵鯛敚部梢云桨惨簧?,但是他在胤礽第一次被廢后,落井下石,攻擊胤礽,主動向康熙皇帝提出代父除掉胤礽,加之其三弟胤祉告發(fā),將其幽禁,即使在胤禛繼位后也沒有放出來,直到去世。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上面的九位雄主長子結(jié)局都不是特別好,有被迫自殺的,有當了很多年太子無緣繼位的,有郁郁而終,有幽禁致死的。這里結(jié)局最后的是朱高熾,可惜,他不夠長壽,在位時間太短。

總結(jié)雄主長子結(jié)局不夠好的原因,大體上有以下幾方面:

1.父強帶來的子弱?;⒏笩o犬子是說父親厲害兒子也厲害,但現(xiàn)實中有很多的“虎父犬子”,爹厲害,兒子在其影響下,光芒黯淡 很難有所作為。

2.父強帶來的精神壓力。一個能力突出的父親,往往給孩子帶來很大的壓力。不要說,古代的帝王家,現(xiàn)在的孩子也是一樣,父親太優(yōu)秀,子女壓力大。

3.來自父親的猜忌和家族內(nèi)部的爭斗?;蕶?quán)面前都是血腥,父子和兄弟也不例外,一代雄主在權(quán)力面前更是不信任任何人包括兒子,在別人的挑撥下,很容易出現(xiàn)殺子的情況。

4.不得志帶來的影響。長子不一定是皇位繼位,比如扶蘇、胤禔,但其是長子身份,容易成為攻擊的對象,最后沒有享受榮華富貴,甚至不得善終。

5.托孤不當帶來的災禍。劉義符之死,皆因劉裕托孤不當,,即便劉義符不是仁君,大臣也不應(yīng)該廢其皇位,即便廢其皇位,也不應(yīng)該將其殺害。

相關(guān)話題,歡迎關(guān)注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