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板,這香椿咋還有紅有綠的?”

上周六在菜市場,王阿姨舉著兩把香椿犯了難。一把紫紅油亮像熟透的桑葚,另一把翠綠清新似初春的柳葉,價格卻相差近一倍。賣菜的老張頭樂了:“您算問對人了,這紅葉綠葉學(xué)問大著呢!”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一、品種大不同

紅葉香椿是山東、河南等地培育的改良品種,像個急性子的“嬌小姐”——比綠葉早發(fā)芽7-10天,清明前后就搶鮮上市。嫩芽紅得發(fā)紫,葉面油亮得像打了蠟,葉柄粗壯脆嫩,掰開會滲出黏糊糊的樹汁。老菜農(nóng)王師傅說:“這紅葉是大棚里嬌生慣養(yǎng)出來的,怕冷怕旱,得專人伺候?!?/p>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綠葉香椿則是傳統(tǒng)品種,像個樸實的“老實人”。

谷雨前后才慢悠悠冒頭,葉片翠綠中泛著鵝黃,邊緣帶著白霜。它樹形挺拔像小松樹,樹皮青綠色,嫩芽聞起來像雨后草地,清清爽爽不刺鼻。云南的李阿婆就愛種綠葉:“這東西皮實,房前屋后隨便栽,不嬌氣?!?/p>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二、口感大對決

紅葉香椿像個“霸道總裁”,香氣濃烈得能穿透鼻腔,撕開葉柄瞬間,松脂般的木質(zhì)香撲鼻而來。咬一口,纖維細膩如絲綢,略帶滑膩感,回味還有淡淡的甜味。山東人用它炒雞蛋,熱油一激,滿屋子都是勾人的香氣,連鄰居家的貓都蹲在窗臺喵喵叫。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綠葉香椿則是“小家碧玉”,味道清雅含蓄,入口后回甘明顯。葉片較厚,咀嚼時略帶韌性,久煮不爛。四川人愛用它涼拌豆腐,翠綠的椿芽配上雪白的豆腐,淋上紅油辣子,清爽解膩,像夏天喝了口冰鎮(zhèn)酸梅湯。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三、營養(yǎng)不同

實驗室數(shù)據(jù)顯示,紅葉香椿的維生素C含量高達58mg/100g,是綠葉的兩倍!花青素含量更是獨領(lǐng)風(fēng)騷,抗氧化能力超強,常吃能讓皮膚更有光澤。中醫(yī)還說“紫椿入肝經(jīng)”,適合熬夜肝火旺的人。

綠葉香椿則是“纖維高手”,每百克含3.8克膳食纖維,能促進腸道蠕動。鈣、鐵等礦物質(zhì)更易被人體吸收,特別適合老人小孩?!妒朝煴静荨酚涊d“青椿養(yǎng)脾胃”,脾胃虛弱的人不妨多吃。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四、價格不同

紅葉香椿堪稱“香椿界的愛馬仕”。它早熟、產(chǎn)量低,又得大棚伺候,價格自然居高不下。清明前后,北京新發(fā)地市場能賣到80-100元/斤,比豬肉貴好幾倍。去年上海有土豪買了10斤紅葉香椿,花了近2000元,夠吃一個月的火鍋!

綠葉香椿則是“平民英雄”。露天種植成本低,谷雨前后大量上市,價格只要10-20元/斤。湖南農(nóng)村的張奶奶說:“我家后院種了幾十棵,吃不完就腌成咸菜,能吃到冬天?!?/p>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五、挑選大妙招:三看一聞

1. 看顏色:紅葉要選“紫紅頭綠尾巴”,芽尖帶點絳紫色,梗子透著嫩綠。整棵發(fā)黑的是老樁,嚼起來像柴禾。綠葉要挑葉尖微微卷曲、背面絨毛細密的,通體深綠的才新鮮。

2. 摸手感:好香椿梗子像小蔥管,直挺挺有彈性。捏起來軟塌塌、葉尖耷拉的,準是放了兩三天。

3. 聞氣味:新鮮香椿帶著雨后青草香,細聞還有甜絲絲的薄荷味。發(fā)酸發(fā)臭的千萬別買,焯水三遍都去不掉那股怪味。

4. 比長短:紅葉選10-15厘米的嫩尖,綠葉挑15-20厘米的壯芽。超過20厘米的“大高個”,留著腌咸菜吧!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六、如何保存?

短期保存:用報紙包好根部,噴水后放冰箱冷藏,能存3-5天。講究點的用芭蕉葉包裹,陰涼處能放兩天不蔫。

長期保存:焯水后擰成麻花狀凍起來,冬至包餃子時化開,香味比新鮮的還濃。去年鄰居李嬸試了這個法子,過年吃香椿餡餃子,全家都夸“跟剛摘的一樣!”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七、食用大禁忌:這三類人要小心

1. 過敏體質(zhì):香椿含萜類物質(zhì),有人吃了會皮膚瘙癢、起紅疙瘩。第一次吃最好先嘗一小口。

2. 痛風(fēng)患者:每100克香椿含43mg嘌呤,比黃豆還高,吃多了尿酸直飆。

3. 孕婦慎吃:香椿性涼,過量食用可能影響胎兒。老人小孩也要控制量,一次別超過100克。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最后提醒:無論選哪種,一定要焯水!沸水里燙10秒鐘,既能去除亞硝酸鹽,還能讓葉片更油亮。

去年張大爺貪便宜買了捆沒焯水的紅葉,結(jié)果鬧了三天肚子,這教訓(xùn)可得記牢!

你平時愛吃紅葉還是綠葉香椿?

歡迎在評論區(qū)分享你的“椿”味記憶!下次買香椿,記得把這篇文章轉(zhuǎn)給家人,別再花冤枉錢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