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房子就像一本被翻舊的課本,邊角磨得發(fā)毛,可每一頁都夾著故事。
1.
門鈴響了。
我正往排骨里倒醋,油煙機“轟隆隆”地響,像極了當年教室里那臺老式投影儀。王明一進門就皺眉:“媽,這油煙機該換了,吵得人腦仁疼?!?/p>
李佳跟在后面,高跟鞋踩在地板上,發(fā)出輕微的“咯吱”聲。她沒說話,只是把包放在沙發(fā)上,順手抽了張濕巾擦了擦茶幾。
小寶倒是歡實,書包一甩就撲過來:“奶奶!今天吃什么?”我揉了揉他的腦袋:“糖醋排骨,還有你愛吃的蒸蛋。”
李佳瞥了一眼灶臺,欲言又止。我知道她想說什么——這口鑄鐵鍋用了二十年,鍋底都燒黑了,早該淘汰了??蛇@鍋燉的肉,就是比他們家的智能鍋香。
2.
飯桌上,李佳夾了塊排骨,咬了一口,眉頭微蹙:“媽,糖放多了吧?現(xiàn)在都講究低糖飲食?!?/p>
王明趕緊打圓場:“媽做的排骨就這個味兒,我從小吃到大?!?/p>
我沒接話,只是低頭扒飯。
其實我知道,李佳不是嫌排骨太甜,是嫌這房子太舊。上次來,她說我的冰箱是“老古董”,上上次,說我的沙發(fā)“像從舊貨市場淘的”。每次來,她都能挑出點毛病,仿佛這老屋連空氣都是過期的。
可我能說什么呢?兒子有了自己的家,我這個當媽的,總不能還指望他們像小時候一樣,覺得我什么都對。

3.
吃完飯,李佳坐在沙發(fā)上刷手機,王明陪小寶寫作業(yè)。我收拾碗筷時,李佳突然抬頭:“媽,你這洗碗池該換了,水龍頭都銹了。”
我手上沒停,笑著說:“能用就行,換它干啥?”
她撇撇嘴:“現(xiàn)在誰還用這種老式水龍頭啊?我們家的一揮手就出水。”
我沒接話,心里卻像被針扎了一下。是啊,他們住的是市中心的新房,120平,帶智能家居,而我這兒,連水龍頭都是上個世紀的款式。
可這房子再舊,也是家啊。
4.
那晚,我批改完學(xué)生的作文(退休后我還在幫社區(qū)孩子輔導(dǎo)語文),胃突然疼得厲害。我扶著墻去拿藥,結(jié)果腿一軟,直接摔在了地上。
床頭柜上的相框掉了下來,玻璃裂了道縫,正好橫在我和老伴的合影上。照片里的他還在笑,好像在對我說:“老太婆,別老想著省錢,該花就花……”
可我哪舍得呢?兒子還背著房貸,孫子補習(xí)班一節(jié)課就三百多,我能省一點是一點。
救護車來的時候,我聽見李佳在電話里跟護士解釋:“我婆婆是老教師,平時身體挺好的,就是太省了……”

5.
住院那幾天,李佳破天荒地天天來送飯。
第一天是外賣,第二天是單位食堂的粥,第三天……她居然自己燉了湯。
我看著她指甲縫里沾著姜末,袖口還蹭了面粉,突然有點想笑——這丫頭,怕是第一次下廚吧?
她有點不好意思:“媽,湯可能淡了……您將就喝。”
我喝了一口,確實淡,可心里卻莫名暖了起來。
6.
出院那天,全家都來接我。
小寶舉著一張畫蹦到我面前:“奶奶!我畫了我們家!”
我接過來一看,歪歪扭扭的樓房上畫了兩只翅膀,底下寫著:“奶奶家會飛~”
李佳突然說:“媽,周末我跟你學(xué)做糖醋排骨吧?就用你家那個鐵鍋?!?/p>
王明在后面推輪椅,哼起我小時候教他的童謠。
春風(fēng)從車窗縫鉆進來,帶著玉蘭花的香味。我突然覺得,這老房子好像也沒那么舊了。
日子就像老房子的地板,磨得再舊,踩上去還是暖的。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