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的快時尚品牌之一Forever 21正在被Shein和Temu逼到破產。

該零售商美國運營公司3月16日已經在特拉華州一家法院申請破產,這是該公司六年來第二次申請破產。

理由是面臨來自外國快時尚零售商的激烈競爭。這標志著一個引領眾多青少年接觸快時尚的服裝品牌時代的終結。

Forever 21即將告別美國

3月14日,F(xiàn)orever 21宣布其位于洛杉磯的公司總部將關閉,近360名員工將被迫休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Forever 21此前在美國擁有500多家門店,在全球擁有800多家門店,如今卻可能很快倒閉。盡管部分門店在4月1日前關閉,但 Forever 21將在5月1日前關閉其在美國的所有門店。

也就是說,再有半個月時間,如果找不到合適的買家,F(xiàn)orever 21美國業(yè)務將全部關閉。

首席財務官布拉德·塞爾在聲明中表示,鑒于來自外國快時尚公司的競爭,以及成本上升、影響核心客戶的經濟挑戰(zhàn)和不斷變化的消費趨勢,公司一直無法找到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道路。

實際上,年邁的Forever 21一直無法跟上Shein和Temu等年輕中國電商巨頭的步伐。

這三家零售商都是快時尚品牌,這意味著它們大量生產廉價服裝,而這些服裝往往很快被消費者丟棄,因為消費者總是在努力追趕最新潮流。這種商業(yè)模式也因其對環(huán)境的負面影響而受到批評。

被時間磨損的快時尚品牌

時間也會磨損品牌,因為它們會被新興公司的新設計和潮流所取代。許多用戶之前認可的公司被迫倒閉,因為它們要么被消費者遺忘,要么無法適應新的廣告和技術進步。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F(xiàn)orever 21以其價格實惠、時尚的服裝吸引了大批年輕女性。

此外,來自Temu和Shein等互聯(lián)網商家的競爭也對業(yè)務造成了沖擊。

Temu和Shein這兩個電商平臺讓消費者能夠購買低成本、中低質量的中國產品,而且代表先進的購買方式和新的商業(yè)模式。

這一次,輪到了這家歷史悠久的品牌在最近披露財務問題后瀕臨消亡。

第二次申請破產

根據提交給美國法院的一份聲明,F(xiàn)orever 21的聯(lián)席首席重組官表示,公司近期庫存和員工人數的增加對業(yè)務產生了負面影響。

聲明顯示,美國運營商 F21 Opco 在特拉華州根據美國破產法第 11 章申請破產,由于成本削減措施未能彌補巨額虧損,該公司總債務約為 15.8 億美元。

申請文件不包括 Forever 21 在美國以外的門店,這些門店由不同的授權商運營。

服裝和生活方式品牌集團Authentic Brands擁有Forever 21的商標和知識產權,并將其授權給即將進行破產保護程序的運營公司。

Authentic在周日的一份聲明中表示,其將擁有該知識產權的所有權,并可能向其他運營商提供該品牌的授權。

該公司在聲明中表示,計劃在司法監(jiān)督下,對旗下門店進行清算銷售,同時出售至少部分資產。如果出售成功,F(xiàn)orever 21 可能會避免徹底關閉門店,為維持運營的交易騰出空間。

這是該服裝品牌第二次破產,第一次是在疫情期間。

2019年,F(xiàn)orever 21破產初期糾紛不斷,債權人束手無策,數百家門店被迫關閉。

由西蒙地產集團(Simon Property Group)、布魯克菲爾德公司(Brookfield Corp.)和Authentic Brands等競購者組成的財團,通過一個名為Sparc財團的企業(yè),成功收購了破產的Forever 21。

Forever 21第一次易主,躲過天災。

創(chuàng)始人故事:韓國移民夫婦創(chuàng)辦

1984年,韓國移民張道文(Do Won Chang)和妻子張金淑(Jin Sook Chang)創(chuàng)立了這家公司。他們渴望在洛杉磯取得成功,但卻苦于找不到合適的發(fā)展方向。

張道文當時身兼三職,勉強維持生計;金淑則做一些縫紉工作,以兼顧家務。他們注意到,20世紀80年代洛杉磯的女性時尚蓬勃發(fā)展,但當時的年輕女性卻缺乏價格實惠的服裝。

這為這對夫婦創(chuàng)造了一個巨大的冒險機會,他們在洛杉磯一個著名的韓裔美國人聚居區(qū)開設了第一家商店,并將商店命名為Fashion 21。

該店第一年的收入超過 70 萬美元,這促使張氏夫婦每六個月開設更多門店,并將門店名稱更名為Forever 21,以吸引更年輕的女性顧客。

2010年,F(xiàn)orever 21成為美國最大的零售商店之一,收入超過 44 億美元。

時代的眼淚:Shein、Temu更方便、更便宜

到2015年,F(xiàn)orever 21已擁有超過800家門店,甚至為大碼女裝、男裝和童裝制作服裝,以吸引更多不同年齡段的消費者。

這家品牌商迅速發(fā)展壯大,很快就衍生出XXI Forever、Love 21和美妝品牌Riley Rose等衍生品牌。

很快,裂痕開始顯現(xiàn),客戶抱怨他們的服裝材料廉價,公司面臨一系列有關侵犯版權的訴訟,指控公司抄襲許多設計師的設計,工廠條件惡劣,工人過度勞累且工資過低。

「我認為時尚正在占據主導地位。像 Shein、Temu 和 Fashion Nova 這樣的在線購物網站對人們來說越來越方便,也越來越便宜?!顾_凡納州立大學大三學生塔尼莎·凱利 (Tanisha Kelly) 說道。

當 Shein、Temu 和 AliExpress 等網絡電商品牌開始崛起時,這給 Forever 21 品牌造成了更大的損害。

2020 年,F(xiàn)orever 21 繼續(xù)苦苦掙扎,因為其競爭對手向顧客提供比 Forever 21 更便宜的價格和更多種類的服裝,總共創(chuàng)造了超過 800 億美元的收入。

疫情來襲之際,F(xiàn)orever 21 的虧損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嚴重,而且也難以打入線上購物市場。

由于核心受眾不再關注他們的服裝,F(xiàn)orever 21 逐漸變得不再時尚,也越來越過時。

躲過了天災疫情,卻沒躲過Shein和Temu這樣硬核的競爭對手,只能說,F(xiàn)orever 21成為了快時尚更迭的眼淚。

閉店的不只是Forever 21,梅西百貨也在掙扎

以百貨聞名的梅西百貨決定縮減其在美國市場的份額。該連鎖店宣布將在2024年至2026年期間關閉150家門店。此舉是其新戰(zhàn)略的一部分,旨在提高盈利能力并使其商業(yè)模式適應新的市場需求。

但梅西百貨并非唯一一家關閉門店的百貨公司。近幾個月來,Big Lots等其他大型連鎖店也紛紛關閉了分店。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由于收入下降,Big Lots 關閉了近 400 家門店。

高昂的成本、低于預期的銷售額以及消費者對線上購物的偏好,讓這些品牌不得不做出艱難的抉擇。

關閉門店反映出傳統(tǒng)企業(yè)在適應新消費者習慣方面面臨的困難。盡管面臨這些挑戰(zhàn),一些品牌仍選擇重塑實體店,以提供與數字世界緊密相連的更具吸引力的體驗。

梅西百貨等門店的倒閉,清晰地表明了零售業(yè)的時代變遷。過度依賴實體店的公司發(fā)現(xiàn),與電商競爭越來越困難。隨著消費者逐漸習慣于舒適的居家購物,企業(yè)必須重塑自我才能生存。

但盡管如此,你不得不相信,每個時代都有屬于那個時代的明星企業(yè),沒有企業(yè)可以贏家通吃。

只有新生,沒有轉型。

本文據tigersroar、keralacobank、edatv等編譯。

藍洞新消費聲明:我們致力于分享海外科技公司動態(tài)與中國出海公司發(fā)展,僅提供更多信息參考,相關內容均不代表自身觀點和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