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檜夫婦一心想把大宋國賣給兀術,為此不惜一切代價,所以岳飛就成了他們最大的障礙。
為了除掉岳飛,他們想了很多種辦法,真正付出行動的有兩次,第一次岳家軍險些全軍覆沒,第二次則是成功的將岳飛父子害死。
而岳飛卻是以德報怨,為了維護自己忠義之名,曾經三次出手保護秦檜。其中意味,讀者只能自己去體會了。
毒計一:御酒下毒
攻破洞庭湖楊幺的藏金窟以后,朝廷為了酬功,賞賜給岳家軍御酒三百壇。
秦檜竟想出一條毒計,讓心腹家將在三百壇御酒中都投入劇毒,然后送到了岳飛的軍中。

如果沒有人發(fā)現(xiàn),那么岳家軍必將全軍覆沒,主要將領基本上都難逃毒手。
幸虧牛皋好奇心重,偷偷地打開了一壇酒,作者又為他強行賦能,讓他單憑酒味就能聞出里面的貓膩。
于是他讓車夫先吃了兩瓢,車夫的酒一下肚,立馬疼得滿地亂滾,不多時就七竅流血而死。
牛皋見狀大驚,將三百壇御酒悉數(shù)打碎,這才讓整個岳家軍逃過了一劫。
岳飛因為牛皋打碎了御酒,卻當場大怒,下令將牛皋拉出去砍了,幸虧韓世忠在旁勸解,岳飛才決定把牛皋趕走。
毒計二:假傳圣旨
朱仙鎮(zhèn)之戰(zhàn)以后,岳家軍兵勢大盛,岳飛正準備直搗黃龍府。此時的兀術,陷入了極大的恐懼與絕望,所以便催促秦檜采取手段。

秦檜便以和談為由,假傳圣旨,下令讓岳飛班師,為了催促岳飛盡快上路,一日之間連發(fā)十二道金牌。
在岳飛回臨安的途中,為了保證萬無一失,他再次派人假傳圣旨,將岳飛押解回京論罪。
岳飛被押解進京以后,在秦檜、萬俟卨、羅汝楫等奸臣的勾結下,受盡了白班酷刑,最終被害死在了風波亭。
忠義一:張保
岳飛入獄之后, 張保趕到臨安探監(jiān),他本來是想采用不合法的手段將岳飛救出,卻被岳飛斷然拒絕。
張保無可奈何,萬念俱灰,便一頭碰死在了囚牢的圍墻石上,算是為岳飛殉了節(jié)。

此時的岳飛,為了維護自己的忠義之名,可以說是一心求死,堅決不肯通過非法手段求生,更不會向奸臣秦檜妥協(xié)。
為了維護自己的忠義之名,張保算是成了第一個小小的犧牲品。
如果以張保的方式救岳飛出獄,岳飛為了挽回自己的清譽,唯一可采取的辦法就是“清君側”,那秦檜之流必然難逃一死。
岳飛此舉,也算是以德報怨,第一次在無形之中保護了秦檜。
忠義二:余化龍、何元慶
岳飛遇害以后,岳家軍興兵臨安為他報仇,大軍行至長江江面的時候,岳飛顯靈阻止他們前行。甚至不惜興起巨浪,掀翻了岳家軍的兩條小船,不知道多少人稀里糊涂的命喪長江。
岳飛的此舉,表明了他決絕的態(tài)度,所以才打消了眾人“清君側”的念頭。

然而,作為岳飛的結義兄弟,余化龍、何元慶雖然尊重了岳飛的態(tài)度,卻由于不能為岳飛報仇,忠烈的品格讓他們無法自立于世間,所以兩人紛紛自刎于江面,成為了維護岳飛清名的第二、三個犧牲品。
岳飛的此舉,在保護了自己所謂“清名”的同時,也相當于直接救了秦檜一干奸臣的性命。
因為如果他沒有橫加阻攔,岳家軍的第一個尋仇對象就會是秦檜,那時他絕無生存之理。
忠義三:施全
施全可能曲解了岳飛的意思,他以為岳飛之所以阻止他們報仇,是不想讓他們以武犯禁、冒犯朝廷。
所以,他決定選擇另一種報仇的方式,他學習戰(zhàn)國時期為智伯復仇的豫讓,躲在秦檜必經之路的橋下準備刺殺。
就在他即將得手的那一刻,手臂卻突然動不了了,原來是岳飛的陰靈再次橫加干涉,強行拉住了施全的手臂。
總之,秦檜怎么死都可以,就是不能死在為自己報仇的名義之下,這是岳飛最放心不下的事情。

所以,施全反被秦檜擒獲,在受盡了各種折磨以后,英勇不屈,罵賊而死。
至死,除了殉節(jié)沒死成的牛皋以外,岳飛的所有心腹將領都已經被害死,他也可以安心的入土了。
岳飛的一番努力沒有白費,若干年以后,秦檜、萬俟卨等一干奸臣都得到了因果的報應,在昏庸的宋高宗死后,岳飛的忠義之名也終于被恢復,他所有的堅持和犧牲都得到了最終的回報。
他的兒子岳雷,也得以繼承他的遺志,被宋孝宗封為掃北大元帥,帶領新岳家軍再次出征,大破兀術五十萬大軍,最后直搗黃龍府。
到此時,當初對岳飛所有行為的不理解總算是有了結果,岳飛也終究可以求仁得仁、名垂史冊。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