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美關稅戰(zhàn)愈演愈烈的背景下,一個引人關注的現(xiàn)象是特朗普并未直接給中國打電話進行溝通。從4月11日白宮發(fā)言人萊維特在記者會上對于相關提問的回應 “是否有與中國的溝通,我無可奉告,這部分由國安團隊負責” 可以看出,白宮方面對于美中私下磋商的情況諱莫如深。不想回答這個問題,這個問題很難回答。

一方面聽到特朗普想要可能有打算想要和中國談協(xié)議,畢竟作為中方的外交發(fā)言人的態(tài)度來說,是樂意看到雙方進行和談的,只要帶著善意來,沒有什么是談不攏的。那么這是為什么呢?我覺得有三點原因。
第一點是從特朗普自身的政治考量來看,他此前聲稱中方想達成交易但不知如何開始,自己在等中國電話,這種表述很可能是一種政治作秀。特朗普需要在國內和國際輿論面前展示自己掌控局面的形象,營造出在中美貿易問題上占據(jù)主動的氛圍,讓美國民眾覺得他有能力處理好與中國的貿易爭端。若他主動打電話給中國,可能會被解讀為美國在貿易戰(zhàn)中處于劣勢、急于求和,這與他一直以來塑造的強硬形象相悖。

他一邊聲稱等待中國電話,一邊不斷升級關稅措施,不斷提高對中國商品的關稅稅率、擴大加征關稅的商品范圍,這表明其所謂的 “等待電話” 更像是一種施壓策略,希望通過這種方式迫使中國妥協(xié),接受美國提出的不合理要求,而并非真正有與中國進行平等對話的意愿。
第二點從美國內部的政治生態(tài)來看,政府部門之間的協(xié)調與決策機制也可能影響了特朗普的行動。白宮發(fā)言人將與中國溝通的事宜推給國安團隊,暗示了美國政府內部在對華政策上可能存在不同的聲音和復雜的決策流程。不同部門對于中美貿易問題的看法和利益訴求或許并不完全一致,在未能達成統(tǒng)一意見之前,特朗普可能并不愿意輕易采取主動打電話溝通這種較為直接且具有重大象征意義的行動。

第三點從國際輿論和盟友關系角度分析,特朗普的態(tài)度也有其考量。若他主動打電話給中國,在國際上可能會被視為美國在貿易戰(zhàn)中示弱,影響美國在盟友及國際社會中的地位和形象。美國一直試圖拉攏盟友在貿易戰(zhàn)中孤立中國,白宮堅稱有許多國家主動聯(lián)系美國,強調美國經(jīng)濟世界之最,誰都不能丟失美國市場,以此來顯示美國在國際經(jīng)濟格局中的主導地位。在這種情況下,特朗普若主動向中國示好打電話,可能會讓盟友對美國的領導力和在貿易戰(zhàn)中的決心產生懷疑,破壞美國此前構建的對中國的 “包圍圈”。

對于后續(xù)對話的走向,中方的態(tài)度始終明確且堅定。中方多次強調談判大門始終敞開,但是必須在平衡和尊重的基礎上舉行,若美方選擇對中國施壓、訛詐和威脅,中方將堅決反擊。中國用實際行動表明了立場,在特朗普不斷加碼關稅的情況下,中國也采取了相應的反制措施,如將對美國關稅提高至 125% 。

若美國不改變其強硬、不合理的談判訴求,繼續(xù)試圖通過關稅威脅等手段迫使中國就范,那么中美之間很難開啟有成效的對話。只有當美國真正認識到中美合作的重要性,摒棄霸權思維,以平等、尊重的態(tài)度與中國進行溝通,才有可能重啟雙方關于貿易問題的深入對話,推動中美貿易關系朝著健康、穩(wěn)定的方向發(fā)展 。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