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美國失敗了,對誰都不會好過,尤其是中國!”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如今,在特朗普的關稅政策下,美國企業(yè)瀕臨倒閉,民眾的生活成本也越來越高,社會上爆發(fā)了近1300多場抗議游行。

面對這種情況,美國部分網友搬出前國務卿基辛格的警告。他們認為,美國一旦出現困難,中國必須出手相救,否則就會危及自身。

那么,基辛格為何那么說?是危言聳聽,還是確有其事?我們究竟該不該聽他的呢?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美國日漸陷入危機

2025年4月2日,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簽署行政令,宣布對全球185個國家和地區(qū)實施“對等關稅”政策。

曾經,美國只是針對中國、朝鮮等幾個“老對手”。而這次可好,他幾乎把全球能叫得上名字的經濟體,全拉進了黑名單。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面對這種情況,歐洲各國直接硬剛,德國總理發(fā)布會點名批評后,更是對美國汽車加收30%關稅。就連和美國一直要好的加拿大,也將美國波音飛機列入反制清單。

美國自以為這樣加征關稅的手段很聰明,卻沒想到,這讓自己的國家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機。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隨著各個國家開始出臺反制美國的措施,全球貿易戰(zhàn)的硝煙就彌漫開來。而這場 “關稅風暴” ,最先席卷的就是美國中西部的農田。

愛荷華州的農場主們望著堆積如山的大豆欲哭無淚,往年這個時候,這些金黃的豆子本該漂洋過海銷往亞洲,如今卻只能在倉庫里發(fā)霉。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數據顯示,僅僅一個月,美國大豆出口量暴跌70%,每蒲式耳價格狂跌30%。

不少農場主被迫抵押土地償還貸款,拖拉機停在荒蕪的田埂上,成了這場貿易戰(zhàn)的 “沉默見證者”。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美國的汽車產業(yè)更是重災區(qū),底特律三大汽車巨頭的生產線接連拉響警報,由于進口零部件關稅飆升,福特、通用等車企被迫關停多家工廠。

密歇根州的汽車工人們排著長隊領取失業(yè)救濟金,曾經轟鳴的車間陷入死寂,工會領袖在鏡頭前憤怒喊話:

“特朗普的關稅,就是給美國制造業(yè)判了死刑!”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與此同時,美國普通民眾的生活也被徹底打亂。

超市貨架上,進口日用品價格翻了一番,紙巾、洗衣液成了 “奢侈品”,家庭主婦們推著購物車在貨架間唉聲嘆氣。

更要命的是,通脹像脫韁的野馬一路狂奔。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美國勞工部公布的數據令人咋舌: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同比暴漲12%,創(chuàng)下近40年新高。

小企業(yè)主們在街頭拉起橫幅抗議,五金店、服裝店紛紛掛出 “清倉倒閉” 的招牌,昔日繁華的商業(yè)街變得冷冷清清。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這場 “殺敵一千自損八百” 的關稅鬧劇,讓美國徹底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機泥潭。

這時,美國突然有部分“大聰明”網友指出,曾經一直和中國要好的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曾說過,美國如果敗了,誰都不好過,尤其是中國。

所以他們認為,在美國面臨危機的時候,中國必須幫助美國。

那么,基辛格為什么這么說?他這個說法到底對不對呢?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基辛格的說法到底對不對?

基辛格作出此番論斷,或許源于他對中美經濟深度交融的認知。

長久以來,中美貿易往來頻繁。

中國是美國重要的貿易伙伴,大量物美價廉的中國商品涌入美國市場,穩(wěn)定了美國物價,提升了民眾生活質量。

而美國的高科技產品、農產品等也在中國找到了廣闊銷路。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從經濟數據來看,過去數年,中美雙邊貨物貿易額始終維持在較高水平。

所以,一旦美國經濟因這場關稅鬧劇持續(xù)衰敗,其國內消費市場萎縮,必然導致從中國進口商品數量銳減,沖擊中國出口企業(yè),影響就業(yè)與經濟增長。

此外,由于中國持有一定規(guī)模的美國國債,若美國經濟崩盤,國債價值波動,中國外匯資產安全將受到威脅。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更重要的是,如今全球金融市場緊密相連。

美國作為全球最大經濟體,其金融體系動蕩,會引發(fā)全球性金融危機,中國金融市場也難以獨善其身,股市、匯市都可能遭受沖擊。

從上述角度來看,基辛格的說法確實有一定的道理,但也并非是無懈可擊。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如今的中國,已經不再是必須依賴美國才能發(fā)展的國家了,中國早已為抵御外部沖擊筑牢了堅實防線。

先說金融監(jiān)管這塊,咱搞的 “宏觀審慎 + 微觀監(jiān)管” 雙管齊下,銀保監(jiān)會死死盯著金融機構的杠桿率、流動性,就像給市場安了套 24 小時監(jiān)控系統(tǒng)。

2023年硅谷銀行爆雷攪得全球銀行業(yè)人心惶惶,咱中國銀行業(yè)資本充足率穩(wěn)在 15% 以上,不良貸款率才 1.7%,遠超國際安全線。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在資本管控方面,中國實施的適度外匯管制策略,成為了防范金融風險的 “防火墻”。

當美國加息資本想跑路時,中國通過優(yōu)化跨境資金流動宏觀審慎管理,既能保企業(yè)正常換匯,又能攔住熱錢。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此外,中國與俄羅斯、沙特等4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簽訂了本幣互換協議,總規(guī)模超 4 萬億元人民幣。

截至2025年,人民幣在全球支付貨幣中的份額升至 5.8%,超過日元成為第四大支付貨幣。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人民幣的國際化這意味著,即使美國金融市場陷入混亂,中國在國際貿易和投資中也能通過人民幣結算,有效規(guī)避美元波動帶來的風險。

所以,如果美國真的出現很大的經濟動蕩,對中國的影響還是比較小的。

說到這里,有人可能會問了,如今的美國如此民不聊生,我們究竟該不該幫呢?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該不該幫美國?

要我說啊,這事兒還真不能一拍腦袋就做決定!

首先得看美國這場危機里,有沒有咱的核心利益。

雖說美國鬧關稅戰(zhàn)把自己坑慘了,但如上述所說,咱們的經濟現在是 “多條腿走路”,就算沒了美國市場,日子照樣能過得滋潤。

不過,話說回來,全球經濟就像一張大網,美國要是徹底崩了,多多少少還是會波及到其他國家,咱們也不能完全置身事外。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再一個,幫不幫還得看美國的態(tài)度。

過去這些年,美國一邊享受著中國物美價廉的商品,一邊又在貿易、科技上給咱們使絆子,芯片斷供、加征關稅的事兒還歷歷在目。

現在自己惹了麻煩,就想讓中國當 “救火隊員”,哪有這么便宜的事兒?要是美國還抱著零和博弈的老觀念,不拿出誠意改善關系,咱們憑啥上趕著幫忙?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從國際責任角度來講,中國一直是全球經濟穩(wěn)定的 “壓艙石”。要是美國危機真的威脅到全球金融秩序,咱們也不會坐視不理。

但幫忙也得分怎么幫,總不能當冤大頭,直接砸錢填美國的窟窿吧?

說不定咱們可以提出條件,比如讓美國取消不合理的關稅、放寬高科技產品出口限制,在平等互利的基礎上合作,這樣既能幫美國緩解危機,也能推動中美關系重回正軌。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說到底,幫不幫美國,關鍵得看能不能實現雙贏。

中國可不是任人拿捏的軟柿子,咱們既不會見死不救,也不會打腫臉充胖子。

這場風波,反倒是個檢驗中美關系、重塑全球經濟秩序的好機會,就看美國能不能放下傲慢,和中國好好談一談了!

信息來源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