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如果一個武器裝備研發(fā)、建造項目沒有延期、沒有超預算的話那就不能算是一個優(yōu)秀的項目!

比如大名鼎鼎的福特級航母首艦建造成本比計劃高了22%,交付日期延遲了兩年左右;

弗吉尼亞級攻擊型核潛艇Block V單艘建造計劃已延誤三年,每艘成本超預算5億多;

哥倫比亞級戰(zhàn)略核潛艇首艇哥倫比亞號最初預計成本為62億美元,現在已經暴漲至150.3億美元,目前延誤時間已經有18個月了;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哨兵”洲際導彈計劃成本超了37%,服役時間被推遲至少兩年。

還有各種高超音速導彈、空軍一號的建造等等。

特朗普在上任之后不久針對類似的情況也曾簽署過一份行政命令,要求對任何武器研發(fā)項目根據采購項目基準進行評估,若落后計劃進度超15%以上,或成本超支15%以上,或者與國防部長認為的優(yōu)先事項不匹配,那么這些項目將會被考慮取消。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當然了,這個行政命令至今也沒有真正被執(zhí)行過,如果真的按照命令來,美軍幾乎所有的在研、在建項目差不多都要被取消了。

而今天我們要說的是美國海軍旗下的另外一個項目,它不僅面臨著超支、延期的困境,最為惹人關注的是項目已經開工三年了,但是它的設計居然還沒有完成。

該項目就是美國海軍幾年前風風火火上馬的“星座”級護衛(wèi)艦計劃!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美國海軍上一次建造護衛(wèi)艦還是在80年代末,為佩頓級,在1989年最后一艘“英格拉漢姆”號下水之后,美國已經有近三十年沒有建造過這種艦型了。

考慮到瀕海戰(zhàn)斗艦的性能實在過于雞肋,加之阿利·伯克級驅逐艦艦的造價過于昂貴,以及海軍的戰(zhàn)略轉型,于是在2017年開始美軍就著手打造一款新的護衛(wèi)艦,也就是“星座”級護衛(wèi)艦。

為了保險起見,美國海軍這次并沒有從零開始設計護衛(wèi)艦,而是采用了拿來主義,直接用了法國與意大利聯合的FREMM護衛(wèi)艦的設計,然后經過簡單的修改后投產。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按照最初的計劃,美軍自己建造的“星座”級護衛(wèi)艦與FREMM護衛(wèi)艦至少將會有85%的通用性,也就是美國打算保留原護衛(wèi)艦85%的設計,自己的“原創(chuàng)”設計只占到了15%的比例。

于是這款美版FREMM護衛(wèi)艦就在2022年8月開工了,承建這艘護衛(wèi)艦的造船廠為芬坎蒂尼馬里內特海事公司;在去年4月份該艦的龍骨被安放,計劃正在推進當中;在開工前國會曾問詢過海軍,設計圖紙搞的怎么樣了,當時海軍給出的答復是已經完成了80%;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星座”的首艦(FFG62)計劃在2026年投入使用,成本估算為12.81億美元,后續(xù)每艘護衛(wèi)艦的價格大約為8.5億至10億美元之間。

一切似乎看起來都在順利進行當中,然而不出意外的話,意外就要發(fā)生了。

根據《戰(zhàn)區(qū)》引用芬坎蒂尼海事公司高級副總裁馬克·范德羅夫的消息顯示,這艘已經開工了三年多的護衛(wèi)艦至今只完成了全部工程量的10%左右,并且護衛(wèi)艦的整體設計依然沒有完全確定,剩下的20%設計最終稿預計會在數個月之后才能真正定下來。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范德羅夫說:我們正在與海軍協調設計方案,大家知道的,我們只負責制定功能性設計方案,海軍必須批準該功能性設計方案。因此我們需要反復溝通,以爭取海軍完全批準我們的設計方案,我們正在就最終設計方案進行協調。

從范德羅夫的口中我們可以得知,美國海軍的老毛病又犯了;

這個“老毛病”指的是:在戰(zhàn)艦建造過程中臨時修改設計,或者增加本來不屬于計劃之中的功能;其實這個“毛病”大多數國家都有,比如印度。

經過了美國海軍的“悉心”指導,這艘原來計劃要沿用FREMM護衛(wèi)艦85%設計的“星座”號完成了“華麗的變身”;

FREMM護衛(wèi)艦的原設計被下調至15%,另外85%都將采用美國海軍自己的設計,基本等于美國海軍又將這款護衛(wèi)艦重新設計了一遍。

設計的大幅度修改導致的后果之一就是護衛(wèi)艦嚴重超重,原本它的滿載排水量為7900多噸,現在這個數字已經增長至近9000噸,眼見就奔著萬噸去了。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除了設計沒有定稿、戰(zhàn)艦超重之外,“星座”號護衛(wèi)艦不可避免的也在走著所有美制裝備的老路,那就是超支和延期交付。

美國問責局在對該項目進行調查時發(fā)現,由于芬坎蒂尼海事公司的訂單激增,“星座”級護衛(wèi)艦的建造進度至少比原計劃落后了三年,而成本也增長了40%;

海軍的一系列瞎操作讓美國國會震怒,鑒于這種情況今年國會甚至取消了該項目大約10億美元的采購資金。

對此美國共和黨議員特倫特·凱利警告美國海軍:當你們開始決定做某件事的時候,不能不斷地進行修改,這不但會增加成本、延長工期,最為關鍵的是到最后有可能還拿不到產品。另外這位議員還特意列舉了當年開發(fā)M2“布萊德利”步戰(zhàn)車的事情進行說明。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以目前“星座”級護衛(wèi)艦的開發(fā)進度和建造過程來看,現在美國海軍就在重蹈M2步戰(zhàn)車的覆轍。

當然了,導致美國海軍護衛(wèi)艦建造如此拉胯的表現還不僅僅是決策上的失誤,本國造船業(yè)的嚴重萎縮也是讓這款護衛(wèi)艦無法順利建造的原因之一。

特朗普上任之初就注意到了美國造船業(yè)的窘境,他說: 我們的盟友和戰(zhàn)略競爭對手的船舶制造成本遠低于美國所需成本。最近的數據顯示,美國建造的商用船舶不到全球總量的1%,而中國的建造量則占全球總量的約一半。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那么這個問題該如何解決呢?

韓國人為自己的“Father”提出了一個解決方案,讓自家造船廠為美國海軍代工;

近日韓國現代重工集團表示,如果美國允許韓國造船廠“代工”,每年我們將會為美國海軍至少建造五艘“宙斯盾”驅逐艦,并且還可以根據美方的需求進一步擴大產能。

不知道這位老“Father”聽到“son”的建議之后會作何感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