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你要明白一件事,那就是基因是為繁衍服務的,不是為長壽服務的。你可能會覺得,按照達爾文的進化理論,人應該越進化越長壽,但進化這件事只是為了繁衍服務。我舉個例子,導致男性禿頂?shù)幕?,可以讓我們年輕的時候肌肉發(fā)達,擁有滿頭光亮的秀發(fā),這有助于我們吸引配偶繁衍后代。但自然選擇并不真正關心一個50多歲的人,是否還擁有一頭濃密的秀發(fā)。

所以說,我們追求的長壽,它本身就是一件“違背祖訓”的事兒,是靠現(xiàn)代的科技讓我們先是在自然孕產的高死亡率中存活,再讓我們活過心臟病頻發(fā)的中老年,最后再活過癌癥好發(fā)的六七十歲,還能在晚年免于阿爾茲海默癥的困擾。科技讓我們跨過基因的重重漏洞,走到健康的長壽,這當然是一件值得慶幸的事情。有些人說我不想活太久,差不多就行了。但不管你再怎么不希望長壽,你如果真的像多數(shù)人一樣活到80多歲,也一樣不希望疾病纏身吧。所以,當下影響長壽的慢性衰老疾病,他起了個名字,叫作“四騎士”,分別是心臟病、癌癥、阿爾茲海默癥和代謝性疾病。接下來,我會從兩個角度來分享,一個是這些疾病會給我們怎樣的打擊;第二,是用醫(yī)學3.0的思路來看,我們應該如何對這些疾病,進行早期的干預。

首先,心臟病是我們最致命的殺手,是“騎士”疾病中最可怕的一個。

心臟病其實包含很多,但我們常常提到的心臟病,大概率指的是,動脈粥樣硬化導致的冠狀動脈狹窄,因此而出現(xiàn)的一系列心肌缺血的癥狀,例如胸悶、憋氣等等。三個親兄弟都先后死于心臟病,但他認為自己的心臟很強壯,做了心臟CT掃描后,結果卻發(fā)現(xiàn),他心臟的鈣“得分”是6分,動脈鈣化體現(xiàn)了病變的程度,而對于一個36歲的人來說,它應該是0分。換句話說,他才36歲左右的時候,動脈就已經像一個55歲的人。面對這樣的情況,那應該怎么做呢?其實冠脈狹窄是一系列病生理因素的集合,其中的關鍵是血里的脂蛋白,脂蛋白沉積在血管內皮下,這些“垃圾”越來越多,最后就導致血管發(fā)生狹窄。

但是脂蛋白又不都是壞的,其中低密度脂蛋白是壞家伙,而高密度脂蛋白非但不會沉積下來,還可能會把血管內皮的膽固醇吸走,輸送到肝臟和其他組織重新利用。迄今為止發(fā)現(xiàn)的3個最突出的“長壽基因”,都與膽固醇運輸和加工有關。因此,我們就要盡可能降低低密度脂蛋白。apoB是低密度脂蛋白的主要蛋白,它是一項可以檢測的指標。簡而言之,要盡可能降低apoB水平,而且是盡早干預為好。定期的檢測,以及合理地服用他汀類藥物,包括改善飲食來降低低密度脂蛋白,都能夠從我們年輕的時候,開始維護血管的健康。你想,你每年都會去4s店給車子進行維護和機油清理,你自己的血管都不配一次精心的護理嗎?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接下來,再說說癌癥。和心臟病一樣,癌癥也是一種衰老性疾病。也就是說,隨著一個人年齡的增長,每過十年,它的發(fā)病率都會呈指數(shù)級增長。但它幾乎在任何年齡段都可能致命,尤其是中年時期。在咱們國家,一生當中患癌的概率大概是四分之一,并且癌癥患者的中位年齡是66歲。所以你就會發(fā)現(xiàn)一個特別常見的現(xiàn)象,只要是三十來歲的人,你總會發(fā)現(xiàn)包括自己在內,身邊的同事或朋友的父母都會此起彼伏地面臨癌癥危機。

如果你看過悉達多·穆克吉所撰寫的《癌癥傳》這本書,會對癌癥從發(fā)現(xiàn)到攻克的歷史有一個大概的了解。用一句話總結,那就是人們曾經把攻克癌癥當作登月計劃一樣,發(fā)起了一系列雄心勃勃的研究,但是幾十年過去了,人們發(fā)現(xiàn)只有一些少數(shù)的癌癥,能夠發(fā)現(xiàn)病因,并可以攻克。例如宮頸癌,我們現(xiàn)在知道和HPV病毒感染密切相關;另外淋巴瘤和少數(shù)白血病,也可以通過藥物實現(xiàn)治愈。除此之外,很多癌癥我們都只能束手無策。人們攻克癌癥這個目標已經逐漸轉向為,在癌癥的早期把它們篩查出來,通過切除來實現(xiàn)治愈。這是一種無奈的轉向,因為在癌癥攻克的過程中,人們越來越發(fā)現(xiàn)這個難纏的對手,就來自我們自身基因在環(huán)境因素下的變異。

攻克癌癥手段雖然多,但癌細胞的進化和生存能力似乎更強。因此,盡管我們現(xiàn)在擁有靶向治療、免疫治療,甚至多種射線的放療等多種手段,但是目前針對癌癥最好的辦法,仍然是通過有效的體檢進行早期篩查。

雖然我也曾經講述過一些能幫你一定程度減少癌癥發(fā)生的生活技巧,但其實在這當中,多數(shù)的幫助都很有限,而戒煙已經是里面最有效的一項。我舉個例子,有些說法指出食用紅肉和加工肉制品會“導致”結腸癌,然而從結論來看,食用這些肉類會使一個人患結腸癌的風險增加17%。這聽起來確實很可怕,但無非是將一個人患癌的千分之三的概率,提升到千分之三點五左右,這種關聯(lián)在醫(yī)學看來是太弱了。

相比而言,吸煙的人患肺癌的風險會增加10—25倍。所以我其實不是很建議大家按照所謂的防癌生活方式,嚴格地要求自己,簡單說,確實是因為幫助有限?!八尿T士”中的第三個是阿爾茲海默癥。

阿爾茲海默癥可能是“騎士”疾病中最難治療的一種,與動脈粥樣硬化相比,我們對它如何開始、為什么開始以及如何預防的了解,要有限得多。一旦出現(xiàn)癥狀,我們目前還沒有辦法對它進行治療。更悲哀的是,關于這個疾病多年以來我們的研究進展也并不多。既然藥物治療效果不好,這類神經退行性疾病能夠預防嗎?答案是可以的。首先,有經驗的專家已經可以注意到,人們在患阿爾茲海默癥的過程中,出現(xiàn)的難以量化的變化,包括步態(tài)的變化、談話時的面部表情,甚至是視覺的追蹤。因此,對家人細致的觀察和及時的就診評估是必要的,至少可以減少許多老人突然走失造成的悲劇。

預防這類疾病最強大的武器是運動,它對阿爾茲海默癥的風險有雙管齊下的影響:既有助于維持葡萄糖穩(wěn)態(tài),也能改善我們血管系統(tǒng)的健康。睡眠也是對抗阿爾茲海默癥的一個非常強有力的工具。它可以幫助我們的大腦自我修復,當我們處于深度睡眠時,我們的大腦實質上是在“打掃房子”,清除可能在神經元之間積聚的細胞內廢物。“四騎士”中的最后一個,其實是生活富足帶來的代謝性疾病。簡單說就是我們吃得太好了,身體太肥胖了,因而產生的一系列病變。代謝性疾病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叫作“胰島素抵抗”。我們都聽說過胰島素,它的主要作用是幫助細胞吸收葡萄糖,從而降低血糖水平。當我們吃太多的糖類食物時,胰島素就會大量分泌,讓血液中的胰島素進入細胞內,這樣我們的血糖就能控制在正常范圍。糖尿病的患者,就是身體分泌不出足量的胰島素,導致的血糖升高。

那什么叫作“胰島素抵抗”呢?從理論上講,就是細胞已經不再聽從胰島素的信號。你可以把細胞理解為一個氣球,你往氣球里吹的氣就是葡萄糖,當這個細胞里已經充滿葡萄糖的時候,你再怎么往里吹氣,葡萄糖已經很難再進去了。所以肥胖的患者,就容易產生胰島素抵抗。因為他們的身體細胞已經不缺葡萄糖了,因此胰島素的效果就變差了。如果光是血糖升高一點,那胰島素抵抗其實是一件無所謂的事情,可胰島素抵抗會開啟一系列疾病。

首先,胰島素抵抗之后,身體就會瘋狂地分泌胰島素來達到之前的效果,類似于吹氣球更用力了。然而,胰島素本身也是一種強有力的生長信號激素,會加速促進動脈粥樣硬化和癌癥。之后,當胰島素不好使了,血糖就會大量轉化為脂肪儲存起來,這些脂肪開始滲入你的腹部,堆積在你的器官之間,從而變成內臟脂肪。這些脂肪細胞會在你最重要的身體器官附近分泌炎癥細胞因子,比如腫瘤壞死因子和白細胞介素-6。它們是炎癥的關鍵標志物和驅動因素,這就是為什么內臟脂肪會增加癌癥和心血管疾病患病風險。所以說,“一胖毀所有”,它不只是一個外貌問題,還是一個實實在在的健康問題。因此人過中年,基礎代謝率降低之后,維持良好的飲食和運動習慣,確實能夠讓你優(yōu)雅地進入長壽的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