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來了,天氣說暖不暖,說冷不冷,這時候喝點湯湯水水最舒服了。今天給大家推薦一道特簡單的山藥銀耳湯,材料不難找,做法也很省事,最重要的是,喝完后皮膚真的感覺水靈不少,還特別養(yǎng)胃。家里的老人小孩都喜歡,算是一道不挑人的養(yǎng)生湯吧。

食材:
新鮮山藥200克、銀耳半朵、紅棗適量、冰糖適量
步驟:
一、泡發(fā)銀耳
先來處理銀耳。銀耳得泡水,最好用冷水,大概泡個30分鐘。這段時間你可以干點別的,比如刷刷手機,看看劇。泡發(fā)好的銀耳會變得軟軟的,這樣燉起來容易出膠質(zhì),湯也會比較黏稠。
二、處理山藥
銀耳泡上了,別閑著,開始弄山藥。山藥去皮切塊,切的時候記得戴手套,不然那黏液碰到皮膚會癢。山藥切好后泡在水里,避免氧化發(fā)黑。有人圖省事直接切完扔鍋里,到時候山藥發(fā)黑,就別怪我沒提醒你啊。
三、一起下鍋
銀耳泡好了,山藥也處理完了,這時候把它們一起扔進鍋里,紅棗也可以放進去。加水的時候注意點,別太少,畢竟是要燉一陣子的,水多一點湯更濃,材料也會更入味。
四、慢燉出細(xì)活
蓋上鍋蓋,開小火慢慢燉吧。這一個小時里,你可以干別的,該追劇追劇,該干活干活。就是記得別開大火,大火容易把食材煮散,口感也不好。小火慢燉,出來的銀耳才會糯,山藥才會軟。
五、調(diào)味收工
燉的差不多了,放入冰糖調(diào)味。冰糖的量看你自己口味,想喝甜的就多放點兒,不想太甜的就少放或者不放。最后再燉個幾分鐘,等冰糖融化了,就可以關(guān)火盛出來喝了。
小貼士:
一、銀耳泡發(fā)時間得夠
銀耳至少泡半小時,別急著下鍋。泡的充分,銀耳的膠質(zhì)才能出來,要不燉出來不黏糊。
二、山藥的黏液別沾手
切山藥的時候別直接上手,戴個手套免得癢癢。而且切好泡水里,要不一變黑,燉出來不好看也不好吃了。
三、火候是關(guān)鍵
燉這湯得用小火,慢慢來,銀耳的膠質(zhì)得靠時間熬出來,山藥也得燉軟糯。貪快開大火?那就準(zhǔn)備喝一鍋“硬菜”吧。
四、甜度隨意
冰糖按照自己喜好放,口味重的多放點,反之就少放點,別委屈了自己的舌頭。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