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方清

近日,河北三河禁用“紅、藍、黑”門頭牌匾一事引發(fā)廣泛關注,截至4月14日,三河市相關部門均未對此事作出正式回應。

而此期間,權威媒體接連重磅發(fā)聲,指出:強換商戶招牌,當心砸了營商招牌。同時強烈呼吁三河需給公眾一個交代!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可以說,三河一場“改色”風波,攪得輿論沸沸揚揚,令當地商戶和業(yè)主莫衷一是,媒體的聲音則振聾發(fā)聵。

無論從哪個角度而言,三河方面理應有下文。

4月14日,三河此事終于從另外一個角度,有了新進展。

華商報記者通過追蹤采訪,發(fā)現三河市監(jiān)局負責人于2024年10月一段談“改色”的視頻。

該負責人直陳:“紅色讓人亢奮,藍色太俗”。相關改色工作是“按書記的要求”。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三河市監(jiān)局負責人“談改色”原音重現——

“因為咱們三河這個形象啊,跟別的地不一樣。按書記的要求,那就是東山、中水、西城。咱們打造的是學院風和國際化,不允許有紅底兒的。

“紅代表火,人到里邊啊就比較亢奮。你把廣告牌弄紅了,大伙就有一種煩躁的感覺。去那種燥熱的年代了,所以說去紅去藍。藍太俗。

“咱們這個城市化程度是比較高的,咱們不能啊,把市場變成農村大集?!?/strong>

通過上面這段話,就把三河“改色”的動因、理論依據乃至國際視野都交代得很清楚了。

簡而言之,就是紅藍太燥太俗,必須禁止。不能把市場變成農村大集,所以要打造學院風和國際化新潮流。

這就跟2024年12月3日發(fā)布的《三河市城市規(guī)劃建設管理導則》及其相關內容,以及三河近期在做的事情和引發(fā)的爭議,都高度吻合了。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而根據有關報道和網傳信息,河北省固安縣也曾于2023年開展了一場聲勢浩大的牌匾規(guī)范行動。

其中對于顏色的要求,與三河今天的做法如出一轍。

2024年6月調任三河市委書記的付順義,2021年5月—2024年6月任固安縣委書記一職。

由此可見,三河市監(jiān)局負責人所稱“按書記的要求”不僅確有其事,

而且書記話語的分量及其推進“改色”的力度,在固安縣和三河市都顯出威力,且一脈相承。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詭異的是,華商報記者11月14日聯系三河市市場監(jiān)管局辦公室,工作人員說,他們的負責人確實叫劉某,采訪事宜建議聯系三河市委宣傳部,“我現在給記錄一下,往上級反饋?!?/p>

記者就此事聯系到三河市市委辦,工作人員說,“這些事我們不知道。建議聯系市委宣傳部?!?/p>

截至目前,三河市仍未對改色事件拿出任何定論。

但是,誠如“人民網評”就三河事件連發(fā)三問——

好端端的招牌掛在那里,礙著誰了?

商戶為此所花的費用,誰來買單?

招牌是否使用紅藍底色或字樣,這本是商戶的自主權,相關部門又何必干涉?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該文更指出:三河招牌顏色“禁令”風波,將如何收場,我們拭目以待。

事已至此,三河乃至廊坊、河北方面,實在沒有任何理由作壁上觀,任事態(tài)在無序狀態(tài)下向前發(fā)展。

招牌顏色事小,營商環(huán)境事大。

順應民意是執(zhí)政要義,解民所惑是執(zhí)政本分。

盡快給公眾一個交代,

才是當地正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