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當上皇帝之后,把沒當過皇帝的親爹或者爺爺?shù)茸嫦茸贩鉃榛实?,這是古代的常規(guī)操作。

畢竟皇帝的親爹也要是皇帝,這樣門面上好看些。

但是追封兄弟為皇帝,歷史上就十分罕見了。就連孫權(quán)稱帝之后,都沒有把打下江東基業(yè)的孫策追封為皇帝。

畢竟皇位是自己的,和兄弟有什么相關呢?

追封兒子為皇帝,更是極度罕見。朱元璋這么愛自己的長子朱標,都沒有追封朱標為皇帝。

但是在唐朝,這些特殊的追封,卻發(fā)生了整整4次。唐朝有4個只當過皇子、沒有當過皇帝的人被正兒八經(jīng)地追封成了皇帝。

有的是弟弟追封哥哥,有的是哥哥追封弟弟,有的是父親追封兒子。

那么這些人都是誰呢?他們干了什么以至于可以被追封為皇帝?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01、孝敬皇帝李弘

李弘是李治和武則天的第一個兒子,同時他的出生讓剛從感業(yè)寺回宮的武則天從此地位穩(wěn)固。

所以他也是李治和武則天夫妻倆最愛的兒子。

李弘4歲那年,武則天當上了皇后,他也子憑母貴,取代大哥李忠,成為李治的第二個太子。

李治是真心希望李弘能夠順利繼承自己的皇位,對李弘的培養(yǎng)十分精心。

李弘才虛歲8歲,放現(xiàn)在才上小學一二年級,李治就迫不及待地為他舉辦成年禮,并讓他開始學著監(jiān)國。

李弘12歲就要到各部門去聽從有司奏事。李治還特地下令說,各部的日常事務,只要不是什么大事,都由太子全權(quán)裁決。

李弘有什么朝政上的見解,例如想要寬待逃亡的士兵,李治也樂呵呵地準奏。

而李弘也沒有辜負李治的期望。他性格寬仁,心念百姓,在朝野上下的威望非常高。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然而,李弘?yún)s有一個致命的弱點,那就是身體太弱了。

李治多年來一直為他的身體操碎了心,為他尋醫(yī)問藥,為他大病初愈祈福,貼心地為他安排好東宮官員減輕他的負擔。

但李弘的身體還是不可避免地虛弱下去。

675年春天,李弘隨李治和武則天夫婦出行洛陽的時候,突然病重,眼見不治。

太醫(yī)們都沒有辦法了,李治仍不愿意放棄,為了沖喜,他許諾說,只要李弘能夠好起來,他就傳位給李弘,自己當太上皇去。

這沒能挽救李弘的生命。李弘最終病逝于洛陽合璧宮,年僅24歲。

關于李弘的死因,也有種說法是他和母親武則天不和,同時也是武則天獲取更大權(quán)力路上的絆腳石,所以武則天一狠心,毒殺了親兒子。

但就連司馬遷也沒能找到這件事的證據(jù),而只能在資治通鑒里謹慎地記載說“太子薨于合璧宮,時人以為天后鴆之也”。

這多半是古人給武則天潑的臟水。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痛失愛子的李治傷心不已。

他在武則天的建議下,破格追封李弘為皇帝,謚號是“孝敬皇帝”。這也是歷史上唯一一個父親追封兒子為皇帝的案例。

李治還按照皇帝崩逝的規(guī)格,讓大臣們?yōu)槔詈敕收?7天,以皇帝的禮儀安葬李弘。

李弘的陵墓,也完全是天子規(guī)格的陵墓,被稱為“唐恭陵”。李治建唐恭陵的花費,甚至超過了李淵和李世民陵墓的花費。

唐朝的帝陵立有碑文,記錄帝王的功績。一般來說碑文是由當時著名的文學家撰寫的,例如李世民昭陵的碑文就是由歐陽詢寫的。

可是李弘恭陵的碑文,卻由李治這個傷心的父親親自撰寫。

可以說,李弘能被追封為皇帝,完全是出于李治的愛子之心。

這個先例一開,此后唐朝追封皇帝的案例就變得多起來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02、讓皇帝李成器

唐朝第二個被追封為皇帝的皇子,是唐睿宗李旦的嫡長子李成器。

李成器作為李旦的嫡長子,在李旦第一次登基為帝的時候就被立為皇太子。

但當時他們?nèi)疑钤谖鋭t天的陰影之下。李旦貴為天子,卻不過是個傀儡,被囚禁在宮里不得自由,李成器這個太子的日子自然好過不到哪去。

李旦當了6年傀儡皇帝之后,被迫禪位給母親武則天。李成器也由太子降為皇孫,得以去封地當藩王,日子稍微好過了一些。

武則天當了15年皇帝之后,病重之際被人發(fā)動宮變,被逼退位。李成器的伯伯李顯成為新皇帝,父親李旦也成為安國相王。他們一家從朝不保夕,變得位高權(quán)重。

然而這樣的日子只持續(xù)了6年,李顯去世了。繼位的李重茂年紀尚小,李顯的妻子韋后以太后的身份掌權(quán),垂簾聽政,意圖誅殺李成器的父親李旦和姑姑太平公主,效仿武則天當女皇。

萬分危急之際,是李成器的三弟李隆基站了出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李隆基聯(lián)合太平公主,發(fā)動宮變,誅殺了韋后與韋后那野心勃勃的女兒安樂公主,擁立李旦登基為帝。

李隆基在行動之前并沒有知會李旦和李成器。李旦和李成器直到李隆基成事之后去請李旦登基,才知道發(fā)生了什么。

敏銳的李成器意識到了李隆基的意圖:李隆基要獨享這奪取皇位的大功。

李隆基的野心,不只是當一個普通的皇子。

李旦再次登基為帝之后,議立太子。

李成器既是嫡長子,又在李旦第一次當皇帝的時候當過太子,此時復位也是理所應當。

但是李成器清楚得很,他要是敢當這個太子,下一步李隆基怕不是要復制玄武門之變。

更別提,沒有李隆基,就沒有他們家的皇位,用太子之位回報李隆基,也是理所應該。

于是李成器主動上書辭讓太子之位,懇請李旦立李隆基為太子。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作為回報,李隆基登基之后對李成器非常好,不斷給他加恩。而聰明的李成器則擺出一副完全無心朝政的架勢,一心一意吃喝玩樂。

他們家一共有6兄弟,其中幼弟早逝,共有兄弟5人活到了李隆基繼位之后。

李隆基不僅對大哥李成器好,對其余3個兄弟也很好,他們兄弟幾人的關系在唐朝皇室算是一段佳話。

就這樣,兄弟幾人盡情地享受著開元盛世,直到年紀漸長,先后去世。

為了提高兄弟的身后待遇,李隆基在每一個兄弟去世之后,都把他們追封成了太子。

直到開元二十九年,李成器去世,享年63歲。他是兄弟當中除了立李隆基之外活最久的。

在所有兄弟當中李隆基和李成器感情最好,且李隆基一直感謝李成器當年的主動退讓。他覺得,讓李成器和其他兄弟一樣被追封為太子,不足以體現(xiàn)李成器的特殊地位。

他直接把李成器追封成了皇帝,謚號是“讓皇帝”。

這不僅僅是因為兄弟情深,也是李隆基在感謝李成器當年的退讓,讓他不必像李世民那樣背上不孝不悌之名。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03、奉天皇帝李琮

李隆基對兄弟們很好,可對待兒子卻是一個十足的“渣爹”。

他曾因為武惠妃的一句誣告而一日殺三子,其中包括他的第一任太子李瑛。

他在立第三子李亨為太子之后,明知李亨無辜,卻縱容大臣們對李亨的誣告,把李亨逼得年紀不大就兩鬢白斑。

壽王李琩是他前半生最愛的女人武惠妃的兒子,可他卻看上了李琩美貌的妻子楊玉環(huán),強搶為自己的妻子。

可以說李隆基對待兒子,那一絲父子之情完全給帝王的私欲和忌憚讓位了。

他的兒子當中,或許唯有一人還算感受過一些父子的溫情,那就是李隆基的長子李琮。

李隆基沒有嫡子,李琮是他的第一個兒子,本該是立太子的第一順位。

但是李琮卻年紀很輕的時候打獵受了重傷,毀容了。

唐朝是一個很注重儀容儀表的朝代,毀容的太子和天子有損大唐威儀。李隆基思來想去,終究還是選擇了立次子李瑛為太子。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李隆基是一個猜忌心態(tài)很重的皇帝,誰在他手底下當太子都討不著好。

第一任太子李瑛,無辜被殺。第二任太子李亨,在李隆基的默許之下不斷遭受大臣們的攻擊和陷害。

可是作為富貴閑王的李琮,則在盡情地享受生活。李隆基愧疚于沒能讓他當上太子,對他不斷加恩,待遇超凡。

李琮妻妾不少,卻始終沒有一兒半女,李隆基便把李瑛的兒子交給他撫養(yǎng),過繼給他為后嗣。

天寶十一年,李琮病逝,死在了父親李隆基之前。李隆基追封他為“靖德太子”,畢竟在李隆基心目中,李琮若沒有毀容,本就該是皇太子。

李隆基對兄弟很慷慨,不是追封皇帝就是追封太子,可是對兒子卻吝嗇。他的30個兒子當中,能被追封太子的只有兩人而已,一個是李琮,另一個就是李琮的同母弟李琬。

李琮平時對弟弟們應該也不錯,所以他的三弟唐肅宗李亨登基為帝之后,進一步把他追封為了皇帝,謚號是“奉天皇帝”。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04、承天皇帝李倓

唐肅宗李亨和他的父親李隆基一樣,對兄弟很好,把大哥追封為了皇帝,可是對兒子卻是一個渣爹。

其中最明顯的,就是他的第三子李倓。

李倓在安史之亂之前一直默默無聞。

安史之亂發(fā)生之后,皇帝李隆基倉皇逃出長安,又在馬嵬坡為了保命被迫逼死了心愛的女人楊貴妃。

李隆基正準備繼續(xù)逃,父老們攔住他,哭著說,皇帝如果跑了,誰來帶領他們收復河山呢?

李隆基把太子李亨扔出去對付父老們,自己一溜煙往四川去了。

李亨正在左右為難之際,是李倓站了出來,對他說:您若跟著祖父走了,就是把中原之地拱手相讓。您應該留下來,率領大家平息叛亂收復兩京,再把祖父接回來盡孝。

李倓說動了李亨,李亨決定留下來率領臣民們共渡難關。

但長安和洛陽已經(jīng)丟了,想要平叛,首先需要一個穩(wěn)固的根據(jù)地。李亨一時之間也想不到去哪才能站穩(wěn)腳跟。

又是李倓建議李亨去朔方靈武,并一路上親率護衛(wèi)一次又一次擊退來犯的叛軍,血染戰(zhàn)袍。

就這樣,李亨成功到了靈武,登基為帝,開始平叛。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唐肅宗李亨當上皇帝之后,看著李倓這個能干的兒子,是又喜又憂。

喜的是,有李倓這么個好兒子,平叛的希望大增。

憂的是,他看出李倓的軍事才能在長子李俶之上,但李俶才是第一順位繼承人。他擔心這對兄弟會重演玄武門之變的悲劇。

所以唐肅宗思來想去,終究還是把長子李俶任命為了天下兵馬大元帥,讓李俶去率軍平叛,而把更加能征善戰(zhàn)的李倓扣在自己身邊。

而此時,唐肅宗身邊有一個寵妃張良娣,生了一個兒子,想要為兒子謀奪太子之位。她看出,自己兒子最大的競爭對手,就是長子李俶和最有才能的李倓。

于是張良娣便和宦官李輔國一起向唐肅宗誣告說李倓想要奪嫡。

唐肅宗本就擔心李倓成為第二個李世民,一聽張良娣這話更是膽戰(zhàn)心驚,在沒有任何證據(jù)的情況下,一杯毒酒賜死了李倓。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李倓被殺的時候,他的大哥李俶正在外領兵作戰(zhàn)。他聽到唐肅宗給李倓安的罪名之后,痛哭流涕,堅信從小和自己一起長大的弟弟不會做這種事,弟弟一定是被冤枉的。

而張良娣對李倓的陷害,也讓李俶分外警覺。此后晉升為皇后的她幾次向李俶出手,都沒有成功。

最終李俶堅持到了唐肅宗去世,他登基為帝,也就是唐代宗。

唐代宗把當年陷害李倓的張皇后和李輔國全都殺了之后,提出要追封李倓為皇帝。

大臣們大驚失色。名臣李泌提醒唐代宗說,如果唐代宗放不下弟弟的死,追封為太子即可,就像唐玄宗李隆基把自己的幾個兄弟都追封為了太子。

唐代宗卻說:他們能被追封為太子,是因為祖父對他們兄弟情深,格外加恩。但是李倓對社稷有大功,光是太子之位不足以彰顯他的功勞,必須追封為皇帝。

就這樣,李倓被追封為皇帝,謚號是“承天皇帝”。這也是歷史上唯一一個哥哥追封弟弟為皇帝的案例。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05、寫在最后

唐朝這4個追封的皇帝,李弘是歷史上唯一被父親追封為皇帝的兒子,李倓是歷史上唯一被哥哥追封為皇帝的弟弟。

我們看這4人被追封為皇帝的原因,會發(fā)現(xiàn)他們不是憑借什么功勞追封皇帝,而是因為他們的背后都有一段深厚的親情,有的是父子情,有的是兄弟情。

而且他們除了李倓之外,還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如果沒有意外,他們本該能當上皇帝的。

如果李弘沒有早逝,他作為李治和武則天的嫡長子兼最愛的兒子,本就是繼位的不二人選。

如果李旦沒有經(jīng)歷過兩次登基的動蕩,李成器這個嫡長子本也該是板上釘釘?shù)奶雍拖乱蝗位实邸?/p>

如果李琮沒有毀容,本也是毫無疑問的太子人選。

所以他們的父親和弟弟追封他們?yōu)榛实?,也算是彌補了他們未能登位的遺憾。

那么為什么唐代宗要把庶出第三子、本就該和皇位無緣的李倓追封為皇帝呢?

我想在唐代宗的心目中,李倓的才能遠超自己,如果李倓不死,他本也想過要效仿李成器主動讓位的吧。

畢竟他追封李倓為皇帝的詔書里有這么一句話:不及讓王之禮,莫申太弟之嗣。

只是不知道如果李倓活著,真正和唐代宗相爭,唐代宗還能不能像自己想象當中那么灑脫。

你覺得呢?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