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上海援藏定日小組聯合定日縣教育局組織定日第一初級中學、定日第二初級中學、長所鄉(xiāng)完小、措果鄉(xiāng)完小、曲洛鄉(xiāng)完小師生代表共30余人,前往西藏藏建物生鄉(xiāng)土苗木培育基地開展沉浸式思政實踐活動,讓思政課“活”在田間地頭,讓生態(tài)理念“種”進學生心田。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在本次研學活動期間,基地扎西次仁老師為同學們帶來了一堂別開生面的生物課。課程從認識種子開始,逐步深入,詳細講解了西藏鄉(xiāng)土樹種(如高山柳、沙棘、紅柳)在防風固沙、保持水土中的重要作用:“這些苗木不僅能改善生態(tài),更是我們藏族祖先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智慧結晶。” 扎西老師先后帶領學生們參觀了實驗室、種子加工車間、育苗大棚以及戶外種植區(qū),讓學生們親眼目睹了苗木從種子到幼苗,再到茁壯成長的各個階段。不僅如此,學生們還在老師的指導下,親手參與播種實踐,切身感受種植的樂趣與責任。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來自定日縣第一初級中學的學生旦增桑布說:“原來我們身邊的一草一木都有這么多學問,以后我要爭做家鄉(xiāng)生態(tài)環(huán)保小衛(wèi)士!”

此次研學活動是上海援藏定日小組聯合定日縣教育局構建“大思政課”體系的生動實踐,下一步,定日縣將繼續(xù)整合邊境資源、鄉(xiāng)土文化與生態(tài)教育,讓思政教育真正“入腦入心入行”。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西藏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