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影《破·地獄》
清明節(jié)時,我們向讀者發(fā)出了征集,邀請大家。
這則征集搭起了一個小小的空間,涌進比我們預(yù)想中要多得多的留言:有人寫下親情的斷裂、關(guān)系的終止,寫下多年前未能讀懂的沉默,也有人分享關(guān)于告別的回憶,以及那些與遺憾并行的時刻。
這些留言來自不同時空,卻講述著同一種經(jīng)歷——在失去之后,我們怎樣繼續(xù)愛、繼續(xù)生活。今天單讀整理出其中一部分,希望這些講述能夠在這里短暫交會,成為一種小小的紀(jì)念。
@之:
在我近三十年的人生里,我生命中真正意義上的母親,名字叫肖玉蘭,她是我媽當(dāng)年花錢雇的保姆,在我還是襁褓中的幼兒時,她對我傾注了太多心血。多年后我才得知,她曾經(jīng)早夭過一個男嬰,因此我得到的是雙倍的真心的母愛。她信佛多年,冬日晨曦的第一束光,總能準(zhǔn)時地照耀在她虔誠祈禱、供奉菩薩的窗臺前沿,那束光反著質(zhì)樸的藍,溫暖地照著我的眉眼很多年??偰苈犚娝p聲細語地喚我乳名,之之,之之,起來吧?再睡會?年幼的我會撒嬌賴著不肯起,偷偷觀察她日復(fù)一日不曾厭倦的流程,嘴里念念有詞:南無觀世音菩薩,南無觀世音菩薩,求你保佑我仔,平平安安,順順利利長大,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救苦救難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求你保佑他,求你保佑他。她就這么念了二十多年,我耳濡目染地聽了二十多年。不管我在哪兒,我總能聽見。佛樂一起,我就回到那個屋里,她虔誠跪在蒲團上,菩薩看著她,我看著她和菩薩。
@U See:
2019 年夏天爺爺去世,2024 年冬天奶奶去世。在曾經(jīng)父母因為感情不合都不愿撫養(yǎng)我的時候,是他們充當(dāng)了我和這個世界的第一個屏障。他們教給我語言,教給我情感,教給我如何自處。他們鼓勵我勇敢地追求夢想,又始終無私地收繕我的軟弱和不堪。可我從未回報什么,就已經(jīng)匆匆錯手,所謂“故鄉(xiāng)”也從此變成了一個孤獨而無歸的意象。我亦飄零久,千萬恨,為君剖。
@niuniu:
“如果每個人都是一顆小星球,逝去的親友就是身邊的暗物質(zhì)。
我愿能再見你,我知我再見不到你。
但你的引力仍在。
我感激我們的光錐曾彼此重疊,而你永遠改變了我的星軌。
縱使再不能相見,你仍是我所在的星系未曾分崩離析的原因,是我宇宙之網(wǎng)的永恒組成?!保ā稛o題》游識猷)
@ruminate.:
清明對我來說總是一個特殊的暫停和回望的時刻,看到這個標(biāo)題一下就共鳴到了。在清明出生,有一個和清明一樣好聽的名字,在這個總是雨紛紛,發(fā)芽、抽枝、生長的時節(jié),我習(xí)慣地在這一天和逝去的一歲對話。感謝努力長大一歲的自己,感謝遇到的人、讀過的書、看過的風(fēng)景,審視過去自己的幼稚、倦怠、虛榮,放下完美的執(zhí)念,真正地“和失去共處”,整裝待發(fā),重新上路。
去年生日的時候正好去了單向空間!特意帶了當(dāng)天的單向歷和巨大的日歷墻合影(是在上海和亞朵的聯(lián)名展)。10 米的書墻之下我顯得渺小而局促,卻在各色的書脊上回憶起和某一本書度過的專屬記憶。
我的清明無關(guān)乎死亡,而是生長,關(guān)乎消失的過去,延續(xù)當(dāng)下的自己。
@DF:
我仍然覺得,遺忘才是終點。內(nèi)心一直記得那個人,ta 就不會離開,雖然你感知不到 ta,但是你會覺得 ta 就在你身邊,一直陪伴著你。

電影《我們天上見》
@Baudolino:
從前年開始經(jīng)歷了姥爺?shù)娜ナ篮桶苍?,我第一次明白了葬禮與祭拜對于生者的意義,對并未謀面和曾經(jīng)相處過的親人的追憶如何通過儀式化的習(xí)俗得以實現(xiàn)。
《他的長子》
黃昏如紙
松柏群聚
在他長子的引領(lǐng)下
我們以隊列行進
此地沒有祠堂或牌位
也無麻衣孝服或滾燙的經(jīng)幡
當(dāng)線香燃盡,炭與木瓦解消散
蚯蚓般卷曲的灰燼余存
灰白的紙漿上印刷失真的家什
黃白的草紙上劃刻粗糙的刀痕
燃燒與黑煙的媒介
貫通陰與陽物質(zhì)的分界
我在去年今日就在此處了
那時石板初封,碑石初立
遺物焚燒的焦糊團塊乘風(fēng)遁逃
謹(jǐn)嚴(yán)敬獻的菊柏于日光下干涸
我們的悼文飽含眷戀,寬慰或懷念
折射焦慮,希冀與祈愿
家譜得以延續(xù),而其始在滾動中消亡
人只在懷念中得以延續(xù)
此處沒有蒙塵的碑刻
也無被遺忘的格間
泛黃的黑白照片和木材雕鏤的鶴松
在經(jīng)年的到訪中得以復(fù)現(xiàn)眼前
黃綢與木盒包覆所有骨片
后山的族墓旁有山羊漫步
潑灑的白酒與供品獻給山林
獻給生前的喜好與生者的慰藉
駐守天際驅(qū)散殘陽
沿著窗欞捅破黃昏
在那不可解的虛空之后
先祖的凝視如鉛墜向下
@晴天文露:
時而釋懷,時而耿耿于懷,想起來始終會想流淚,時間不夠久,不夠填補心里的缺口,所有美好都蒙上了悲傷的底色。要怎么面對失去,怎么能真的放下?人生就是不斷地面對失去,在痛苦中體會成長。所以要珍惜幸福時光,珍惜每次相遇、每次重逢。
@晨小主:
今年清明決定結(jié)束十年的工作,離開熟悉的環(huán)境、高管的榮耀、百萬年薪。有時候你不知道為了什么要告別,但是內(nèi)心深處知道,生活不能停止在這里,就像在汪洋大海里棄掉無法航行到內(nèi)心彼岸的母船,決絕和不安交織成一種特立獨行的享受。
@芋泥啵啵癍痧:
一萬次再見。再見、再見!
@章永遠:
我不太想回去掃墓,我不想看到他們躺在那里,我的爺爺和四叔,這兩位我至親的人,相繼在 2021 年與 2024 年離世。我參加了他們的葬禮,也在他們的葬禮上,真正對死亡有了不一樣的理解,每次清明去掃墓,看到他們墳堆旁邊雜草叢生,想到他們就躺在里面,我會思考,他們從生物理論上講是“死”了,但是他們會有靈魂嗎?從佛教里講,他們會有輪回嗎?他們是否會孤獨?他們的靈魂是否只能在那個范圍內(nèi)游蕩?春夏秋冬,年復(fù)一年……直到清明這一天才會有親人前來祭拜,有時我會想,將來我也會埋葬在這里嗎?我其實跟他們并不太熟,我的爺爺和四叔,他們更愛自己的孩子和其他的孫子。有時我會想,我好像哪里都不屬于,我不屬于城市,我也不屬于鄉(xiāng)村,我生在世上是如此的孤獨,死后也會孤獨嗎?
@Mindy*D 敏:
“如何與失去共處”,看到這幾個字才發(fā)覺,是的,我們每天都在失去的路上,如何共處是個命題。心理和生理的共處。
@綰君:
與失去共處是一件很難的事。疫情時父母的突然離去讓我無法接受和釋懷。以后的歲月每一天感覺活得很掙扎。悲傷無處不在。我以為我可以平靜接受父母的離去,好難。我們多少的珍惜是以失去為代價才懂得。

電影《媽媽和七天的 時間》
@wexy:
兩年前在我狀態(tài)不太好的時間點,父親突然離開,我毫無告別的心理準(zhǔn)備,雖然時間已經(jīng)過去很久,但是很多時刻我還是會想到父親,我難過的時候、父親的生日、清明、或者只是看到了他喜歡的東西,像是從未離開。也因為這件事的發(fā)生,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健康焦慮的情況,我也在探索如何改變,更抓住當(dāng)下而不是那些混亂的情緒。
@記得帶個餅兒:
2024 年外婆在我生日那天去世了,我在青島,她在新疆,沒能見她最后一面,遺憾至今。姐姐說外婆那天吃了很多自己以前喜歡吃的東西,走的時候沒有痛苦,很安詳。外婆,抱歉沒能好好陪您,但以后我每長大一歲,都會帶著您的掛念,您會陪我走完人生每一段旅程的,對嗎?
@宋小溫:
我現(xiàn)在正經(jīng)歷喪父之痛。錯愕,遺憾,痛苦像刀割一樣無法抑制,無法追回,不能接受那種明白清楚的永遠失去了的意識。一個人哭到快要虛脫……
@!i:
生命終將消散,但我卻從不能接受現(xiàn)實到接受經(jīng)歷了整整二十年。這二十年里我?guī)е唤邮?,也帶著你留在我記憶中的愛意,勇往直前。肉體的隕滅,會本能地讓我將心中的愛意拔高拔高再拔高。走在路上,看到與你相似面容的人,我從最開始的驚訝流淚,到微笑欣慰;畫展里看到與你相似的面孔,會停駐很久很久,內(nèi)心的思念翻涌再翻涌。
一直都覺得你在我身邊,從未離去。
現(xiàn)如今,我想念你的方式不再是注視與你相似的面容,而是在每一個愛我的人將愛意回饋到我身上的瞬間,都能想到你。
謝謝你,教我愛,讓我擁有愛,擁有像你一樣愛我的人。

電影《八月》
@王小泡:
我回憶爺爺?shù)臅r候
那個在自行車上載著我到處跑和躺在床上的人總是會交錯出現(xiàn)
我最喜歡騎自行車了 爺爺也喜歡
有一年大年三十 我爺我爸我三人騎車去海邊
再騎回來 三人累夠嗆 我第二天早上生理期痛經(jīng)
我爸被我媽痛罵 再不允許他帶我出去瘋玩
但媽媽管不了爺爺 爺爺出門會買各種好吃的回來
那些媽媽不讓吃 但我總饞的 爺爺總會買
會把蘋果削皮給我吃 我們家只有他給我削蘋果皮
過年前后會買小呲花 他吃完晚飯會陪我下樓玩
夏天會批雪糕 他總吃紅豆冰棍 奶奶也經(jīng)常帶我去批發(fā)雪糕 小時候的暑假我總在爺爺奶奶身邊度過 記憶里冰箱永遠裝滿了雪糕
爺爺長得特別小 比我還要矮一個頭
但我看到戶口本上寫的身高是 160cm
爺爺 如果不是因為看到上面印著“注銷”兩個字
我肯定會哈哈大笑的 說你的官方身高怎么這么高
你一輩子從來不說謊的 怎么身高說謊啊
我爺爺一輩子不說謊 年輕時候做辦公室主任
不往家里拿一分錢的東西 奶奶總會訓(xùn)他老古板
但總會和我表揚爺爺 是個大好人
但大好人爺 得帕金森快 20 年
這個把拳王折磨得不行的 折磨我爺爺 20 年
他變得暴躁會打 會在嘴里罵人 但罵得都是過去的事 醫(yī)生說爺爺大腦不清楚 他時間混亂了
我覺得是他年輕時候太老實了憋得慌受委屈了
我們家人都說 我這個性格像極了爺爺
不會吵架 總生悶氣
爺爺 你別氣了 你看你走的時候
這么多人來看你 幫爸爸埋葬你 爺爺下輩子只做自己不做好人
@小野:
可是啊
活在現(xiàn)實世界里的人
又怎么能停得下來呢
@青格:
父親車禍去世那天天空飄起初雪,少年的我不知道如何面對,表現(xiàn)得非常淡漠,此后很長時間情感淡漠成了我的固態(tài),現(xiàn)在想那是少年時的盔甲,隨著自己被人愛、為人母已經(jīng)悄然褪下,置于某處。
@反骨巫:
那天中午我趕上了哥哥的最后時刻,接下來的兩個小時都很忙,先去打印店買了相框打印照片,然后不得不跑了三四家糕點店買不同種類的糕點,躥了兩條街的水果店湊不同的水果,還有便利店的煙、雜貨鋪的毛巾…...大下午的,頭上是藍天白云,空氣中風(fēng)平浪靜,我在人群中穿街過巷,腳步又快又慢,又重又輕。在巨大的悲傷前,我得先做個大人。
@紅豆味兒:
父親走的第七年,第一次沒有回老家過清明。幼年時的清明,父親帶著我給從未見過卻在姑姑們言語中鮮活的奶奶上墳,小孩們在鄉(xiāng)間小路上嬉戲,下雨天就是滿腳的泥,大人一次次點燃被吹風(fēng)吹滅的香燭,山上響起此起彼伏的鞭炮聲。在我的記憶里,清明更像是一場春天的相聚。爸爸在春天出生,在春天快結(jié)束的時候離開,在我還沒有來得及去理解他的時候離開。孩子也從未見過外公,他知道外公愛釣魚,喜歡騎自行車,書法寫得不錯,他也知道,另一個世界也有一個愛他的人。僅僅這些好像也夠了,還好我們總在以各種方式相聚。
加入 2025 單讀全年訂閱
我們總在以各種方式相聚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