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我拎著新買的繪本回家,我晃著書逗5歲的女兒:“想不想看新繪本呀?給你買了!”她頭都沒抬:“為什么要看書?我不想看。”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這話一下子就把我問住了,對啊,為什么非要看書呢?如果有的選,很多時候我們好像都不太愿意主動去看書。

小時候老師總說開卷有益,可我在教室后罰站時偷偷看的漫畫書,比課本精彩一百倍;長大后老板總催著讀管理類書籍,可我最愛抱著武俠小說熬夜到天明。

人骨子里根本不愛讀書,只是愛讀我想讀的東西,當閱讀變成KPI,再美的文字都會變成刑具,如果有得選,我們根本不愿意主動去看書。

那要是不看書,我又怎么能學(xué)到自己想學(xué)的東西呢?這個問題在我心里打轉(zhuǎn),一直沒找到答案,后來我也就暫時把它放下了。直到我讀到張佳瑋的《寫作的細節(jié)》,里面關(guān)于閱讀的一個觀點讓我眼前一亮,書里說:

閱讀的目的是攝入信息,但我們也要對閱讀去魅,如果不是生計所迫,這世界上其實并沒有人非要去閱讀,也并沒有非讀不可的書。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原來不是所有的書都得去讀,當我們有需要的時候,大腦會驅(qū)使我們?nèi)プx相關(guān)的書。

小孩子們?yōu)槭裁床幌肟磿??因為在他們看來,看書對他們沒什么用途,閱讀就變成了被強迫去做的事。就像我女兒,她現(xiàn)在還小,覺得看書不能帶來直接的樂趣或者好處,自然就不想看。

所以啊,讀書應(yīng)該根據(jù)自己的興趣來,或者找那些和自己知識框架相契合的書來讀,這樣一來,讀書就不是一種負擔,而是一種享受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說到閱讀,其實還有不少技巧,當我們特別迫切地想讀某一本書,帶著目的去讀的時候,技巧就派上用場了,比如說讀學(xué)術(shù)方面的譯著,我們可以先讀序言和后記:

一本書的序言里面有作者的心得,能起到掃盲的作用,讓我們對這本書的主題和大致內(nèi)容有個初步的了解;后記呢,一般是作者或者譯者對整本書的總結(jié)和感悟,方便我們快速抓住重點,理清這本書的脈絡(luò)。

現(xiàn)在很多人都在強調(diào)閱讀的重要性,這當然沒錯,但我們不能把閱讀變得太功利、太強迫,不是說別人推薦的書就一定要讀,也不是說所謂的經(jīng)典名著就必須得看完。

每個人的興趣和需求都不一樣,有的人喜歡文學(xué),那就多讀些小說、散文;有的人對科技感興趣,那就多看看科普書籍。

閱讀應(yīng)該是一件自由的事情,我們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喜好和當下的需求來選擇讀什么書。要不是為了考職稱,誰愿意啃《財務(wù)管理》;要不是想追女神,哪個直男會研究《星座戀愛指南》?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所以啊,大家真的不用覺得有什么書是非讀不可的,除非是為了生計,比如你要考某個證書,必須得讀相關(guān)的教材,那沒辦法,得硬著頭皮讀。

但在其他時候,我們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心意來選擇閱讀的內(nèi)容,閱讀是為了讓我們增長知識、豐富內(nèi)心,而不是給我們增加負擔。

希望大家都能拋開那些關(guān)于閱讀的焦慮,找到自己喜歡的書,享受閱讀的過程,你會發(fā)現(xiàn),當你不再把閱讀當成一項任務(wù),而是一種愛好的時候,讀書就會變得輕松又愉快。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看完《寫作的細節(jié)》這本書,真的對寫作祛魅了,書里的很多顛覆性觀點刀刀見血,更妙的是,書里把寫作變成生存技能,而不是神化文字。

對于想要寫作的人來說,所有焦慮都源于把文字捧得太高,張佳瑋卻在《寫作的細節(jié)》里,把寫作比喻成拖鞋,穿得舒服才是好東西,寫作不是裝高雅,而是用文字給生活撓癢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