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小喬
近日,廊坊的一所小學引起了很多家長的強烈不滿。
早上將孩子送到了學校門口,卻禁止入校。
由于學校設(shè)置的有固定開門時間,只能等時間到了才給開門進校。

無奈之下,家長只能陪同孩子校門口等待。
隨著越來越多的學生和家長的聚集,學校門前的道路已經(jīng)被堵得水泄不通,
本以為既然是同一個學校的學生,校方就會一視同仁。
但老師就能帶著自己的孩子先進學校,留下門口大批學生苦苦等待。

這樣的“雙標”行為,遭到了很多家長和學生的不滿。
然而,校方對于自己的“雙標”行為,卻用實際行動告訴這些家長。
不是老師的孩子,其他學生就算是刮風下雨都得等著!

01.
河北最近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紅十字變“綠十字”的輿論風波還沒有平息。
這就又因為一所小學,而再次被推向了風口浪尖。

接二連三的輿論事件,讓很多當?shù)氐木W(wǎng)友都覺得無奈又諷刺。
只能自嘲道:“來我們河北,蜜雪冰城也必須是綠的!”

最近,有多名家長通過網(wǎng)絡(luò)平臺表達了對河北廊坊第十五小學的強烈不滿。
希望借助網(wǎng)絡(luò)平臺的力量,將學校令人氣憤的做法曝光。
事情的起因,是這所小學每天早上的學校門口都聚集著大量等待開門的學生。
其中,還有很多陪著孩子一起等待的家長。

這讓很多著急上班的家長,等的心急如焚。
但校方對于這方面的管控很嚴格,就必須到點才會開門。
班級8點10分開始早讀,而學校只提前30分鐘才開門。
這樣的時間點,剛好和家長的上班時間完美重合。

如果陪孩子一起等到學校開門時間,再去上班,時間上根本來不及。
可是將孩子獨自留在學校門口等待,又擔心孩子會出現(xiàn)安全問題。
當這樣兩大難題擺在家長面前時,卻意外的發(fā)現(xiàn)。
老師帶著自己的孩子直接進入了學校,卻沒有遭到門口安保人員的阻攔。

不是不到時間點,所有學生不準進入學校嗎?
而且之前不管刮風下雨,很多家長都是陪著孩子一起等著學校開門。
這樣的做法不就是在變相的告訴這些家長:不到點不準進學校,但老師的孩子就可以。
這些家長自然會覺得自己的孩子受到了不公平對待。

既然是一個學校的,就應(yīng)該一視同仁的對待。
更何況還是教書育人的老師,更不能違背學校的規(guī)定。
于是,這樣的行為就引起了很多家長的不滿。

選擇將這件事曝光,試圖通過網(wǎng)絡(luò)的熱度和輿論讓學校給個說法。
這件事一經(jīng)曝光后,確實引起了不小的爭議和關(guān)注。
但這件事,真的錯在校方嗎?
很多網(wǎng)友紛紛留言,發(fā)表了自己的看法和觀點。

02.
很多人說,7點40到8點10分之間有半個小時可以進校,干嘛還那么早到學校。
直接卡著點,到那個時間進去不就可以了嗎?
但送學生上學的應(yīng)該都知道,早讀開始前的5分鐘是要已經(jīng)在課桌前做好早讀準備的。
這也就意味著,進校時間又縮短了5分鐘,只有25分鐘。
在這個時間內(nèi),要同時涌入大量的學生,是很緊張的。

如果說卡著開門的時間點來,恐怕只能排到人群最后才能進入。
這就很有可能導致趕不上班級早讀,所以才會有很多家長選擇早早帶著孩子來學校門口等待。
可是這么多學生都是一樣在等著學校開門,憑什么老師的孩子就可以搞特殊?
眼看輿論呈現(xiàn)一邊倒的趨勢,校方出于輿論壓力對此進行了說明。

相關(guān)工作人員表示,老師帶著孩子先進校是因為大量學生都堵在學校門口,有安全隱患。
而且老師作為家長還可以起到看護作用,所以才會讓老師帶著自己的孩子一起先進校。
并且因為學校學生比較多,提前進入學校沒人看管,不好管理。
出于安全考慮,所以才決定“到點才能進學?!?。

這樣的解釋,讓很多家長感到更加氣憤。
難道只有老師的孩子在外面有安全隱患,其他孩子不存在安全隱患這一說嗎?
很明顯,這是學校擔心學生提前進校亂跑不安全,再因為提前進校導致了安全事故,那學校是要承擔責任的,學校不想承擔這方面的責任,就讓來的早的學生在門口等。

言外之意,就是沒有進入校門就算出現(xiàn)安全問題了,也和學校沒關(guān)系。
畢竟,現(xiàn)在有很多家長因為孩子在學校受傷或是出現(xiàn)其他狀況,都會第一時間找到學校問責。
學校為了避免承擔過多的責任和不必要的麻煩,這么做也沒什么問題。
但真的如果真的有學生在等待學校開門期間產(chǎn)生了安全問題,難道校方真的就能坐視不管嗎?

這樣的做法,有人覺得冷漠,但也有人覺得校方的做法是正確的。
因為各行各業(yè)都有自己的規(guī)章制度,學校這樣規(guī)定也在制度合理的范疇內(nèi)。
無規(guī)矩不成方圓,學生按規(guī)定入校是合理的,沒到校的時間由家長自行管理。
不能說因為家長著急上班或者擔心孩子安全問題,就把這個管理的問題推給校方。

可是這樣管理的難題,在幾十年前的校園中都算不上問題。
四十年前的校園,沒有保安,沒有門崗,學生隨時可以進入校園。
學生在學校出了安全事故,家長沒有賴學校和老師。
現(xiàn)在則是完全相反,現(xiàn)在學生在學校有一點磕傷碰傷,家長都會把一切責任推給校方。

輕則賠付醫(yī)藥費,重則家長追究校方的責任,即使安全問題和學校以及老師沒有關(guān)系,學校也要承擔責任,甚至有的老師還會因此丟掉飯碗。
時代在變遷,雖然以前的學校管理模式不適用現(xiàn)在,但學校也只是教育的地方。
并不是給家長看孩子的托管所,現(xiàn)在學校只是按照規(guī)章制度開放校門就成懶政、推卸責任了?

最終在輿論的壓力下,學校無奈做出讓步。
表示后續(xù)將會研究相關(guān)措施,對學校門口的學生進行疏導,將安全隱患最小化。
同時,對于門口的機動車道也會聘請交警部門進行交通協(xié)助。

結(jié)語:
如果學校無限度的放開,孩子們在進入學校后出現(xiàn)的安全問題誰能負責?
再者,學校就應(yīng)該成為無條件無家長服務(wù)的場所嗎?
難道現(xiàn)在的學校已經(jīng)淪為極端弱勢的一個機構(gòu)了?

信息來源: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