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北京日報客戶端援引英國《衛(wèi)報》網站報道,韓國憲法法院的一項決定,如同投入平靜湖面的巨石,激起層層漣漪,徹底改變了韓國的政治格局——韓國憲法法院正式罷免尹錫悅總統(tǒng)職務,這一裁決啟動了選舉新總統(tǒng)的60天倒計時。

尹錫悅(資料圖)
尹錫悅被彈劾下臺,帶來了一系列連鎖反應,其中經濟層面的損失尤為引人注目。按照韓國法律規(guī)定,總統(tǒng)卸任后通常能領取高額退休金。此前預計尹錫悅每月可獲得約1533萬韓元,折合人民幣近8萬元,這筆錢本足以保障其舒適的晚年生活。然而,彈劾案通過后,他失去了享受這項待遇的資格,每月1500多萬韓元的退休金徹底沒了。這對于習慣了一定生活水準的尹錫悅而言,無疑是重大的經濟打擊,也從側面反映出韓國政治變動對個人經濟狀況的巨大影響。
在政治層面,尹錫悅即便被罷免,也難以徹底退出政壇。他失去了總統(tǒng)職位這一“護身符”,在野黨為了在政壇大選中獲勝,將他視為重要政敵,以“內亂罪”對其展開“政治追殺”?!皟葋y罪”在韓國屬于嚴重罪行,量刑要么是無期徒刑,要么是死刑。雖然韓國在實際執(zhí)行中,已經幾十年沒有執(zhí)行過死刑,成為事實上沒有死刑的國家,但對于尹錫悅來說,面臨無期徒刑“牢底坐穿”的風險,也足以讓他膽戰(zhàn)心驚。
為了自保,他在被彈劾后迅速與黨內保守派會面,試圖挑選合適人選,憑借自己殘存的影響力為其背書,幫助該人選在黨內初選中脫穎而出,并計劃在兩個月內完成對國民力量黨的整合。國民力量黨也處于兩難境地,黨內目前沒有能與尹錫悅影響力相抗衡的人物,盡管該黨在中期選舉中慘敗,又受到戒嚴風波的輿論沖擊,但從黨派利益出發(fā),此時與尹錫悅切割并非明智之舉。

李在明(資料圖)
尹錫悅面臨的對手李在明,是當下韓國政壇的熱門人物,被稱為“韓國版特朗普”,人氣極高,在民意調查中處于領先地位,被普遍認為是最有機會成為下一任總統(tǒng)的人選。然而,李在明也并非一帆風順,他因涉嫌違反《公職選舉法》被官司纏身。韓國最高法院預計在6月底對他做出最終裁決,如果被判有罪,他不僅會失去國會議員資格,未來也無法再擔任公職,政治生涯將宣告終結。不過,韓國大選預計在6月初舉行,若他能把握好時間,在裁決前當選總統(tǒng),或許就能擺脫困境。
韓國民眾對此次事件的態(tài)度呈現出明顯的分裂。最新民調顯示,44%的人聲稱無法接受憲法法院的判決,但這并不代表他們支持尹錫悅,可能存在其他考量因素。實際上,只有五分之一的受訪者希望為尹錫悅翻案,這些人可視為他的死忠團體。而大部分民眾認為,在大選前這段時間,尹錫悅應該好好反省自己,而不是露面,畢竟他被認為是引發(fā)國家危機的元兇。

尹錫悅(資料圖)
尹錫悅下臺后,中韓關系有望回歸理性務實的軌道。中國駐韓大使邢海明曾明確指出,美國竭力打壓中國,有人賭美國贏、中國輸是誤判,沒看清歷史大勢,那些賭中國輸的人今后一定會后悔。尹錫悅在任期間的一些外交舉措,對中韓關系產生了負面影響。如今他被彈劾,為中韓關系改善提供了契機。韓國曾創(chuàng)造“漢江奇跡”,但如今卻站在中美博弈的十字路口。下一任總統(tǒng)的有力競爭者李在明,若能維持競選承諾,修復對華關系,對韓國的未來發(fā)展至關重要。否則,韓國不僅在外交上會陷入困境,國內經濟等方面也會受到牽連,日子會越來越難過,李在明自己也可能難以逃脫“青瓦臺魔咒”。
韓國在尹錫悅被彈劾后,陷入了政治、經濟、外交等多重困境之中。未來新總統(tǒng)的選舉結果,以及新總統(tǒng)的政策走向,都將深刻影響韓國的發(fā)展。是在困境中找到新的發(fā)展方向,還是繼續(xù)在泥沼中掙扎,全世界都在拭目以待。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