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中,產生了無數經典燦爛的文化,《論語》、《三字經》、《詩經》、《楚辭》,唐詩宋詞,書法對聯等等,每一種文化都堪稱瑰寶,每一種文化都滋養(yǎng)和影響了無數中國人,其中對聯文化作為流傳最廣的傳統文化,一直以來都備受人們的喜愛。
對聯到了現在依然散發(fā)著無窮的魅力,依然影響著人們的生活,過年過節(jié)的時候,人們都會在大門兩側貼上喜慶的對聯,誰家遇到了紅白喜事,對聯就成了表達祝賀和寄托哀思的重要工具,由此可見,對聯不僅見證著朝代的更替和時間的變遷,更見證著人們的喜怒哀樂,離合悲歡。

古代的才子佳人也非常喜歡通過對對子的方式來抒發(fā)情感,切磋才藝。
據說明代的大才子解縉小時候就展示出了異于常人的才華,有一次一位尚書去拜訪解縉的父親,尚書早就得知解縉才華了得,于是就想考考他,便對解縉出了一句上聯:庭前種竹先生筍;
解縉立馬就對出了:廟后栽花長老枝。尚書心想,這小子果然有兩下子,便對解縉解釋了上聯的意思:“庭院前種的竹子,先生長出了竹筍”;
解縉聽后一臉不屑的也對下聯作出了解釋:“廟后頭栽的花,長出了老枝”。尚書對解縉的才華贊嘆不已,并表示此子將來必有大作為。

現在也有很多對聯愛好者,他們寫的對聯也十分有趣。
來自廣西大山里的劉大娘就是一名民間對聯高手,她不僅經常為村民寫各種形式上的對聯,她還在網上發(fā)布了很多原創(chuàng)對聯,得到了很多網友的點贊和關注。
劉大娘小時候就非常聰明,她非常喜歡中國的傳統文化,尤其是詩詞和對聯,由于家里貧窮,供不起她讀書,讀到小學四年級就輟學在家,小小年紀就幫家里干各種農婦,18歲的時候,在媒婆的介紹,嫁給了村里的一位小伙子,從此就過上了相夫教子的日子。
丈夫經常在外打工,劉大娘就在家?guī)Ш⒆雍蛣辙r,每半年丈夫會回來一次。每次回來都會給劉大娘帶好吃的和禮物,雖然聚少離多,但兩口子的感情非常好,一個在外打拼養(yǎng)家,一個在家打點一切,這就是中國農村的普遍現象。

中秋前夕,丈夫打來電話,說晚上就到家,劉大娘趕緊張羅丈夫愛吃的飯菜,還特意去商店買了一瓶好酒,晚上的時候,丈夫如約到家,幾個月不見,丈夫又瘦了,劉大娘心疼不已,連忙端來一盆熱水,讓他洗洗吃飯。
劉大娘和丈夫小酌了幾杯,有點微醺,趁著酒勁,劉大娘對丈夫出了一句上聯:六六三十六,天天想吃肉,
丈夫隨即對出一句讓劉大娘感動不已的下聯:五五二十五,想你好辛苦。
各位網友對此怎么看?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