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我們常說孤獨,第一反應總是“一個人才會孤獨”。

一個人吃飯、一個人看電影、一個人逛街。

可真正讓人難以承受的孤獨,從來不是沒人陪,而是“有人在身邊,卻無話可說”。

在人群里,在熱鬧中,在一個關系之中,一個人沉默,不想說,也說不出。

那種感覺,就像掉進了一個透明的殼里,外界依然喧囂,可你聽不見,也沒人聽見你。

有時候,你明明被許多人圍繞,卻只覺得世界空蕩蕩的。

你開始沉默,開始回避,開始覺得,一開口就是錯。

真正的孤獨,不是沒人,而是沒人懂。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01 婚姻中的孤獨,最是無聲

張愛玲曾寫過一句話:“你問我愛你值不值得,其實你應該知道,愛就是不問值得不值得。”

可很多婚姻走著走著,愛就沒了,只剩下彼此的沉默。

有一位女性朋友,在婚姻里堅持了七年。丈夫不出軌、不打人,按常理講,是個“可以過日子的人”??伤f,最讓她難過的,是回到家,明明兩個人坐在沙發(fā)上,卻像是兩個世界。

她講今天工作的煩心事,他不回應;她談自己的情緒波動,他說“你就是太矯情”;她晚上一個人流淚,他照樣呼呼大睡。

“我好像有了個室友,而不是丈夫?!彼p輕說。

在婚姻里最深的孤獨,不是爭吵,而是沉默;不是對方的狠話,而是你再也不想解釋。

原來,有人陪著,卻像是一個人過,才是真的心酸。

這種孤獨,說不出。你無法對父母抱怨,因為他們總會勸你“過日子就是這樣”;你也不能輕易離開,因為牽扯太多。

你甚至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太敏感,是不是太貪心,是不是活該孤獨。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02 友誼中的失衡,也是落單的開始

我們總以為,朋友就是能說一切話的人,可有一天你會發(fā)現(xiàn),有些友情,走著走著就變了。

小林大學時有一個很好的朋友,兩人形影不離。后來畢業(yè),一個進了國企,一個去了外企,慢慢有了差距。

起初她們還會聊天、互相傾訴。后來,小林說自己被領導罵了一通,對方回她:“哎呀你不就是拿得多些,吃點苦也正常嘛。”那一刻,小林突然沉默了。

她開始不再傾訴,因為每一句抱怨,都會被誤解成矯情;每一個脆弱的瞬間,都會變成“你自己選的”。

再后來,兩人聊天越來越少。就算偶爾見面,也只是談談天氣、吃吃飯,再無深話。

當一段友誼只能談天氣、吃飯、打折信息時,那種“明明熟悉卻疏遠”的感覺,比陌生還孤獨。

你站在她面前,話到了嘴邊,卻咽了下去。不是不想說,而是知道,說了也沒有用。

你只能用一句“我挺好的”來結束所有的話題。因為你知道,真正的委屈,說不出口,沒人能懂。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03 不被理解的痛,比沉默更疼

周國平說:“孤獨是人的常態(tài),不必害怕。怕的是,在孤獨中找不到自己?!?/strong>

很多人被困在一種兩難里:想要被理解,卻又不敢再開口;想離開一段關系,卻又放不下多年情分;想逃,卻無路可逃。

于是,他們選擇了“假裝不孤獨”。

在朋友面前笑得很開心,在工作中表現(xiàn)得很強大,在社交平臺曬出精致生活。

可只有夜深人靜時,你才明白,那些點贊再多的自拍,換不來一個真正理解你的人;那些群聊再熱鬧,沒人能聽懂你心底最真實的聲音。

孤獨不是一個人的狀態(tài),而是一種心的封閉。

你知道你還有話沒說完,但沒人愿意聽了;你知道你還有很多感受,可再也不敢表達。

你開始設防,對所有人說“我沒事”;你開始懷疑,是不是這個世界根本不需要你說出真話。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所以,真正的孤獨,其實有三層。

第一層,是說不出。不是沒有話,而是說了也沒人聽懂。你試圖表達,卻總被打斷、誤解、否定。

第二層,是放不下。即使明知一段關系已經(jīng)無法繼續(xù),你還是舍不得,怕后悔,怕重來。

第三層,是離不開。你不是沒有勇氣離開,而是現(xiàn)實牽絆太多,路也太窄,方向也模糊。

但解藥,往往藏在自己身上

也許我們終其一生,都無法完全擺脫孤獨。但我們可以試著和它共處。

不再強求別人懂你,不再一味地討好,不再因為害怕失去而委屈自己。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孤獨不可怕,可怕的是你為了逃避孤獨,放棄了真正的自己。

就像村上春樹說的:“你要記得那些大雨中為你撐傘的人,幫你擋住外來之物的人,黑暗中默默抱緊你的人?!?/strong>

如果沒有,那就做那樣的人,先擁抱自己。

在這個快速更替的世界里,我們需要的,不是更多的熱鬧,而是一個能安放心靈的角落。

當你終于學會一個人吃飯、一個人生活、一個人承受一切,你會發(fā)現(xiàn)孤獨并不可恥,可貴的是,你依然愿意并且在溫柔前行。

我們終會明白,人生最大的自由,不是身邊圍繞多少人,而是你可以在孤獨中,依然活得真實、堅定、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