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懷著二胎的表妹發(fā)信息說焦慮的不行,她說育兒群最近總刷關于“幼小銜接”的話題:

“你家孩子報班了嗎?”

“拼音學到哪了?”

“每天寫多少字?”

這些話就像小木魚一樣,一下一下?lián)舸蛑砻玫男模屗坏貌粨鷳n,即將上小學的大寶,是不是也得趕緊報一個幼小銜接班,否則到了小學跟不上怎么辦?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即便沒有面對面,從她的字里行間都能感受到焦慮。

她希望我推可以薦一個好一些的幼小銜接班,能讓她家大寶贏在起跑線”上。但這個忙“臣妾幫不到啊”!

一方面,我家孩子并沒有上幼小銜接班,另一方面我也有疑問:上這個幼小銜接班,真的有必要嗎?

“幼小銜接有必要嗎”

如果直接跟表妹說:“幼小銜接沒必要上”,顯然是解決不了她的焦慮問題。為了能夠更好的舒緩她的情緒,也為了心中的疑惑,針對這個問題我干了3件事!
第一件:上網(wǎng)查

知乎上有一條關于“幼小銜接有必要學嗎”的詞條,其中80%的人認為有必要學。大部分人給出的理由是“孩子上學后跟不上”、“老師過課很快”等。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中國教育學會2024年數(shù)據(jù)顯示,全國68%的幼兒園畢業(yè)生存在"識字焦慮"。

一些幼小銜接機構為了招生,會夸大宣傳:“一年級老師已經(jīng)不讀題了,你敢讓孩子0基礎入學嗎?”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如此一來,很多家長覺得幼小銜接課程非常有必要,并且為了讓孩子更好的適應小學生活,不少家長會選擇辦理退園手續(xù),再去選擇一家校外幼小銜接機構。
第二件:問老師

既然從家長的角度來看,上幼小銜接是必須的,那么老師是否也是同樣的態(tài)度呢?

我將這個問題拋給了分別從事幼教的同學張麗,和在小學當老師的堂妹。她們的回答居然出奇的一致!

幼師張麗:

教育部早在2021年就已經(jīng)印發(fā)了《關于大力推進幼兒園與小學科學銜接的指導意見》,提出不得對學前幼兒進行幼小銜接培訓。

我們每年在面臨幼兒園畢業(yè)生時,也會多次開會叮囑,不要給孩子們提前學小學知識。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小學老師堂妹則說:

“雖然很多家長覺得給孩子上幼小銜接課,可以讓他們在小學更好地適應。但其實這種提前學習,有很大的弊端,最明顯的就是學生的學習興趣差。一開始學,挺起勁,慢慢就不認真聽講了。

教育局發(fā)布的報告中也提到,過早地給孩子進行機械識字訓練,二年級后學習興趣下降率達到43%!”

很明顯,從幼小銜接的老師們角度來看,并不推薦提早學習“幼小銜接課程”,也是一針見血的支出了問題的關鍵所在。

第三件:問過來人
關于這事,作為經(jīng)歷了倆孩子都已經(jīng)升入小學的二胎媽媽,我還是很有發(fā)言權的,但為了結果的準確性,我又隨機詢問了身邊十幾位父母。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有部分覺得不上幼小銜接課還可以,在家里引導,孩子的學習成績不受影響;

也有部分說,老師講的太快,一個月就講完整本書,學習能力強還好,比較慢的完全跟不上;

還有人表示,給孩子上了幼小銜接課后,非常后悔,因為提前學完一年級的課程,導致孩子認為自己都會,對老師所講的內(nèi)容聽不見去,走神、搞小動作,一上二年級,成績直接滑坡。

跟大家的交流中,我得到最深刻的一個結論是:過早上幼小銜接課程沒必要,看起來是解決了眼前“適應小學生活的問題”,實際上給孩子的未來埋下很多的隱患。

別“搶跑”,練“內(nèi)功”

蒙臺梭利在《童年的秘密》一書中寫道:教育不是注滿一桶水,而是點燃一把火。

真正的幼小銜接,不是填鴨式的“搶知識”,而是“練內(nèi)功?!?/p>

很多家長以為幼小銜接,就是提前學習小學知識,這樣的觀點是錯誤的!從事小學教育多年的堂妹說過:與其透支知識,不如好好在入學前,好好培養(yǎng)孩子的能力,習慣
內(nèi)功一:生活能力準備

大寶剛上一年級的時候,經(jīng)?;貋砀艺f,班里的同學不會擦屁屁、上課去廁所不會疊衣服等等。這些問題一聽,就知道是生活自理能力差的。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孩子上幼兒園,課程時間段,老師們也會幫著疊衣服等等,這些可以說是部分幼兒園里,老師服務好的表現(xiàn)。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但生活能力,是孩子上小學后的必備技能。上小學后,沒有幼兒園老師會跟在后面照顧,一切都需要靠自己。

所以,上小學前,在生活能力方面,一定要培養(yǎng)孩子的自理能力、時間管理意識、規(guī)律作息,這樣才能在進入小學避免很多麻煩。

內(nèi)功二:心理和社會適應

每年小學開學時,總會聽到一年級新生哭著不去學校,說老師兇、覺得小朋友不愿意和他玩之類的話。

這個就是對孩子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的考驗,如能提前進行引導,孩子就能很好的過渡。

內(nèi)功三:學習習慣和認知基礎

想要孩子小學階段更好,幼小銜接確實很重要,但不是所謂的“寫字、算數(shù)、拼音”,而是好的學習習慣和認知基礎。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建議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對孩子進行4個方面的訓練,比上輔導班,強太多了!

?專注力:不隨意打斷孩子日常的操作,而是引導他們從15分鐘專注做一件事情,慢慢延長到30分鐘,可以是拼圖、畫畫、積木等。

? 數(shù)感啟蒙:用生活場景(分水果、數(shù)樓梯),幫助孩子理解數(shù)量關系,而不是做一些機械化的數(shù)學題。

? 閱讀興趣培養(yǎng):每天親子共讀,鼓勵復述故事,提升理解力和表達力。

? 書寫前準備:通過剪紙、串珠、涂鴉鍛煉手部精細動作,不建議提前讓孩子學寫字,手部肌肉沒發(fā)育好,寫出來歪歪扭扭的字,容易打擊孩子自信。

凌晨媽媽來叨叨:

還在猶豫是否給孩子報幼小銜接班的父母,你要明白一件事:孩子真正需要的,不是提前學完一年級,而是永遠對學習保持“我想試試看”的熱情。幼小銜接的本質,是幫助孩子平穩(wěn)過渡到新階段,而非“搶跑”。放下焦慮,培養(yǎng)好孩子的各項習慣于能力,相信他們會變得更好!您是怎么給孩子做幼小銜接的呢?有什么妙招嗎?

(本文圖片來源網(wǎng)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