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上觀新聞報道,當地時間4月11日晚,美國政府突然修改關稅細則,將智能手機、電腦、芯片等電子產品排除在“對等關稅”之外,且未指定國家。這是特朗普政府在關稅政策上的再次“大轉彎”,有望驅散美國科技巨頭面臨的高關稅陰霾。輿論指出,很難說特朗普此舉究竟是為了什么,是因為承受不起本國消費者以及高科技公司的巨大壓力,還是在釋放開始“立場松動”的信號?盡管這一信號可能只是暫時的。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特朗普(資料圖)

當特朗普宣布對華再加征50%關稅之后,他信誓旦旦地表示,會等中國打電話“主動認輸”,然而最終這通電話還是沒有等來,中國對美同樣加征了50%的關稅。最新消息,特朗普將對華關稅稅率又提高到了125%,不過,眼看中方一直不妥協(xié),特朗普也著急找退路了。在對華加征關稅的同時,白宮也開出了一份37頁的豁免清單,商品有一千多種,基本上都是美國需要進口、產能很大程度上掌握在中國手中的戰(zhàn)略物資,像稀土、石墨等關鍵礦產。

就在次日,特朗普在社交媒體發(fā)文否認存在“關稅豁免”,堅稱所有產品仍需繳納20%的“芬太尼關稅”,并暗示將對半導體供應鏈加征新關稅。這種政策矛盾在短時間內達到高潮,4月12日,中國商務部重申“奉陪到底”立場后,白宮被曝已通過37頁豁免清單,涵蓋稀土、抗生素等戰(zhàn)略物資,據美國商會數據顯示,被豁免商品中30%依賴中國獨家供應,如iPhone精密馬達全球僅中國少數工廠能量產。

2022年通過越南轉口到美國的中國產平板電腦,暴增300%。當關稅使中國直供電腦成本增加80美元時,通過菲律賓中轉反而能省下45美元。特朗普的關稅政策,成了中國企業(yè)物流部門的"智力測試題"。白宮經濟學家曾信心滿滿地測算:加征關稅每年可增收300億美元。但現(xiàn)實給了他們一記重錘——2021年美國進口商多支付的關稅成本,有75%轉嫁給了美國消費者。更尷尬的是,中國對美貿易順差反而從2017年的3400億美元擴大到2022年的4300億。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半導體產品(資料圖)

數據顯示,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已導致美國整體通脹率上升2.3%,相當于給每個普通家庭造成3800美元的額外負擔。最令人啼笑皆非的是,特朗普自己的支持者也開始感到不滿,4月5日,全美50個州爆發(fā)"住手"大規(guī)??棺h游行,百萬民眾高喊反對關稅口號。這一切反抗聲浪不斷沖擊白宮的神經,讓特朗普不得不重新思考其貿易戰(zhàn)略。然而,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從一開始就不僅僅是關于貿易,背后隱藏著更為復雜的政治經濟圖謀,這才是這場貿易戰(zhàn)的真正驅動力。

美國嚴重低估了中國經濟的韌性和反制能力,也對自己的經濟體系盲目自信,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擁有一整套完善的工業(yè)體系,國內市場巨大,并且在技術創(chuàng)新方面實力雄厚,完全有能力應對來自外部的挑戰(zhàn)。就像高盛等機構分析報告里說的,全面發(fā)動關稅戰(zhàn),只會增加美國經濟衰退的可能性。而且大面積實施關稅制裁的做法,無異于是“自損一千,敵傷八百”,首先美國就會遭到反噬,通貨膨脹加劇、企業(yè)資金鏈斷裂、美國民眾叫苦不迭。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中美貿易(資料圖)

通過對內深化改革、推動新興產業(yè)發(fā)展以及擴大內需,中國已經在重塑自己的全球產業(yè)鏈??偟膩碚f,在這場看似兇猛的博弈中,中國無需妄動,只需穩(wěn)步推進自身的發(fā)展策略,以創(chuàng)新驅動發(fā)展,以擴大開放應對變化,最終便能在全球化的棋局中,立于不敗之地。而特朗普以為的“大規(guī)模攤牌”,最終可能只是一場空中樓閣的游戲。不論從哪一個角度來看,他的保護主義政策似乎都像在自扇耳光,打著威脅的大旗,最終卻是賠了夫人又折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