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巴山文脈到時代新聲,她們以文字重塑女性力量
上世紀,開江以“巴山作家群”為墨,在文學版圖上刻下厚重一筆;新世紀,一群執(zhí)筆書寫的女性從這片沃土中破土而出。她們是教師、公務員、鄉(xiāng)村創(chuàng)業(yè)者,也是母親、妻子、時代觀察者。她們以細膩筆觸解構(gòu)傳統(tǒng),用鮮活文字回應時代,讓“文化縣”的根系愈發(fā)深廣,更讓“女子寫作方陣”成為開江文學最亮眼的注腳。
2020年,開江縣文藝創(chuàng)作辦公室收集了本縣女子創(chuàng)作方陣的作品,出版了第一本女子文集,2024年,創(chuàng)辦再次收集近幾年的女子作品,編撰的第二本女子文集《風動書香》終于面世。這 得益于政府“文藝育苗計劃”的扶持與文壇前輩的傾囊相授,這些女性創(chuàng)作者將生活的褶皺化為詩行,讓柴米油鹽浸潤哲思。
從《第一本女子文集》到《風動書香》,她們以五年為刻度,書寫著從“個體獨白”到“群體交響”的蛻變。

風動書香
作者:映錚
編女子文集第二輯,喜憂參半。喜的是我們沒有走散,且又有了新的風景。憂的是經(jīng)費緊張沒拿公開出版號,讓她們的光芒少了點堂皇的理由。雖然,她們并不以為然。你看這一個一個,身姿娉婷,搖曳生香,踏著星光裹一身雪,穿過陽光迎著風,走進這本新的集子。這是我們生活結(jié)的晶,修行得的韻。

歲月慌張,我們自在精神的經(jīng)緯度里活色生香。那個總說自己文字偏理論化,缺少生動活潑的文聯(lián)主席陳俐靜,終于肯拿出部分跟文藝有關的篇章充實進來。于是,這本集子便不只是標花弄草,而是有了厚重與深邃,慈悲和溫暖。艾雪,李承熙,陶艷麗,曾瑜,胡高蘭,楊英杰都是教育界的骨干,且是文藝線上熾熱而干凈的新生代,她們,讓這本集子朝氣蓬勃。也有新進來的老教育工作者,比如唐芬大姐,一生熱愛文藝,卻在退休后才推開這扇窗。因為熱愛所以嚴謹,平仄或韻腳會在她腦子里舞蹈半夜。我笑她,文字加持的是從容和自信,而不是失眠和焦慮。相比起來,劉啟燕大姐就穩(wěn)當?shù)枚?,這些年她堅持寫作,采風、活動,我們一路同行,相處甚歡。盧德燕熱衷武俠小說,已撰下上百萬的文字。她筆下的誘惑與欣賞,沖動與戰(zhàn)栗,獲得了大批網(wǎng)絡粉絲,2023被四川省網(wǎng)絡作家協(xié)會吸收為會員。姜皓雪是本輯唯一在外開江人,她以全國語言文學專業(yè)講師的細膩,從詩經(jīng)寫到現(xiàn)在,女子在她筆下美好又深刻。另一個新朋友張曉樺也是旁觀了許久,才放下工作擔子,拾起愛好,讓記憶會忘記的美好與溫柔都留在紙上。

本輯重逢的有段緒蘭,胡冀蘭,賀清,譚杰,肖颯,楊麗君,張燕萍,周毖,張元靜,曹藜等小伙伴,依然在愛好里平靜度日,安暖向前。都在這幾年把瑣碎的日子,積攢成生動的細節(jié)和豐滿的情緒。一小塊一小塊地攢下,一個字一個詞地串連,組成情調(diào),調(diào)出味道。于是深山、稻田、老房子,秋雨、明月、故人面,便綿密而妥貼,寂寞而端莊。當然,我們也曾有過突兀與不堪,驚愕與翩然,但藕花深處,驚見鷗鷺,我們只對美好的人和事低眉頷首。通過這些凌厲又敞亮的文字,我仿佛看到她們在脆生生的春風里栽花裁云,在黏乎乎的黃昏下讀書煮茶。枕著蜿蜒的溪水,拂過一梗稻香,竹林,蘆葦,荷花與絲瓜,句句向陽,風物盞盞。多么精致嫵媚,如此聰慧禪意。

周作人說:我們于日用必需的東西以外,必須還有一點無用的游戲與享樂,生活才覺得有意思。熱愛文字的,更多饑渴的是精神,圓滿不過心頭喜。我們用最清澈的眼睛,寫最熱情的明媚,用最跋扈的深情,寫最動蕩的平靜。山有山的呼吸,樹有樹的堅持,而我們在自己的曠野里孤芳自賞,也桀驁不馴。正是“孤光自照,肝膽皆冰雪”。避開人群,和情緒私奔,在時光的吞咽里暗然銷魂,也靠在時間的某個節(jié)點,為歲月拍下一張又一張照片。跟伯格曼一樣,“對混亂和秩序之間難以操控的平衡感深感興趣”。

對于基層寫作者來說,文字是隱秘而堅定的出口,我們的驕傲和卑微,熱情與隔閡,羞愧與糾纏,都有著野生的葳蕤,直接的對白。完成的篇章才是我們的一樹繁花,每一段都是前世今生,每一句都青翠欲滴。在剛起的那個題目下,指手劃腳,搖頭晃腦,細細為它上妝,為它賦韻,然后呆在里面,或蕩氣回腸,或悲喜自持,直至自渡彼岸。

燭影照佳人,綠波映白雪。我們都是風雪夜歸人,為我們等門的,便是文字。人生這張紙,薄而輕,脆而空,因為文字才飄逸又勁道。那些美的,痛的,會在一個人的下午,或日影斑駁的樹影下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要怎么去評價她們,無名陌上花,寂靜棠隱下。堅強,自信,美麗,風情,還有寬容,自愛,溫柔,執(zhí)著。都情愿把這世間的安好,修煉成自己喜歡的樣子。從這些洋洋灑灑的文字,我仿佛看到她們,著春風牡丹衣,秉蒼茫詭媚燭,寫下對塵世的慈悲,是對生活的寬恕,以及對人生的忍耐。一夜雨疏風驟,雨打殘荷,哪管明天杏花春雨空,身上寒濕重。

得閑翻看這本冊子,風動,書香。不管時光老不老,我們一起做文字的赤子,只為坐實自己的江山。
看她們被書香清潤后,游走在家庭、工作與文字間的優(yōu)美姿態(tài)。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