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桂林,別光知道“桂林山水甲天下”,當(dāng)?shù)氐某允称鋵?shí)更有味道。桂林菜真的各有特色,從粉類到山珍水產(chǎn),再到小吃、土菜,一圈下來嘴巴都不想停。我覺得,要了解桂林味,不能只靠粉,十大菜式輪番“轟炸”,能讓你吃出廣西人的精氣神。

很多朋友最先想到的估計還是桂林米粉,這確實(shí)是地標(biāo)小吃。但別小看了桂林的家常菜,這地方水多山多,食材還能淘出來花樣百出?;旧弦诲伻狻⒁粺貂r加點(diǎn)“土八鮮”,豐富到你懷疑人生。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一碗燉出來的江湖】——漓江啤酒魚
啤酒魚算是桂林家宴和江邊飯店的招牌。魚基本用漓江里的大鯉魚或者江團(tuán),活殺現(xiàn)做。鍋里除了鮮魚,新鮮本地蔬菜也不少,靈魂在于啤酒烹制,不僅能去掉土腥味,還添一股獨(dú)特麥香。魚肉細(xì)嫩,湯汁酸辣開胃,隨手抓塊魚蘸點(diǎn)辣椒醬,滿嘴的鮮味,米飯都能多吃兩碗。我自己做過,千萬別怕啤酒量大,只要開大火煮,一點(diǎn)酒精味都不會剩。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冒煙”的人間煙火】——漓江蝦、田螺釀、不翻湯
漓江蝦和田螺釀,都是下酒神器。漓江蝦倆字就一個“鮮”,清蒸、爆炒都漂亮。最正點(diǎn)的是爆炒辣椒加蒜末,出鍋香得全樓道都能聞到。田螺釀?wù)媸莿恿四X子的美味,把螺肉掏出來剁碎,加上豬肉、紫蘇塞回田螺里,再慢慢燉,香氣四溢。不翻湯我也是桂林旅游之后愛上的,一碗湯里有花生、藕片、臘腸……淡淡糯香,一口下去心都暖了。家里嘗試燉過,料講究慢火,心急了味就不夠厚。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解饞又解膩】——荔浦芋扣肉、釀豆腐、油茶
荔浦芋扣肉,本地人過年桌上要有的硬菜。切片芋頭和腌好的五花肉互相疊放一起蒸,芋頭糯得像糕點(diǎn),肥肉軟爛不膩、入口即化。說真的,吃多了都不嫌膩。釀豆腐味道和做法跟田螺釀師出同門,豆腐軟糯、肉餡咸香。我試著做過,關(guān)鍵是豆腐不要太嫩,不然一夾就碎。油茶是獨(dú)特的早點(diǎn),用茶葉和米炒制磨成漿,加上花生、爆米花等配料,喝起來又咸又香,當(dāng)?shù)厝丝梢砸淮笤缫煌胂露恰阋獩]吃過,第一次會有點(diǎn)不習(xí)慣!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不只是小吃】——馬蹄糕、桂林米粉、粽子
馬蹄糕不是廣東那個軟乎乎的版本,而是用地道荸薺做,小香甜里透著脆。桂林米粉就不多說了,當(dāng)?shù)爻苑ㄖv究“安粉”,自己加料,鹵水、酸筍、辣椒油,每個人都能吃成獨(dú)一份。桂林粽子用板栗、綠豆、臘肉、香糯米做餡,比江浙的甜粽子多一味煙火氣。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山野風(fēng)味的驚喜】——竹筒雞、大頭菜炒臘肉
如果愿意進(jìn)山村,竹筒雞一定值得嘗。切成大塊的土雞,配點(diǎn)竹筍、香菇和調(diào)味料,塞進(jìn)削過的竹筒里用柴火烤。山間煙氣里燉出的雞肉,嫩嫩的帶一絲竹香,滋味特別鮮。大頭菜爆炒臘肉,是種下飯神器,咸香又開胃。大頭菜其實(shí)有點(diǎn)像芥菜,切細(xì)炒起來,很適合搬個小板凳慢慢吃。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說到底,桂林菜的精髓還是“鮮”“香”“原味”,不拼擺盤,靠的就是實(shí)在和一手好食材。如果你下次去桂林,千萬別只盯著米粉和景點(diǎn),找個老城區(qū)或者小村子的路邊店,點(diǎn)幾道本地菜,慢慢吃,才最有那種“人間桂林”的味道。自己做的話建議先從釀豆腐、荔浦芋扣肉練練手,油茶和竹筒雞可以等有空閑再挑戰(zhàn)。

作者聲明:內(nèi)容由AI生成舉報/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