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文|大 何

你看中他的那點貸款折扣,他看中你替他們扛下未來的債務和一輩子的牛馬套牢。

今天看到一個有點難崩的新聞,直接把我小腦干萎縮了。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 4月16日,青島市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局聯(lián)合多部門發(fā)布《關于進一步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wěn)健康發(fā)展若干措施的通知》,一共提出12條措施,其中包括推出青年群體“低月供”住房貸款金融產品。
  • 《通知》鼓勵相關銀行面向35周歲以下來青就業(yè)創(chuàng)業(yè)青年群體,出臺“低月供”的住房貸款金融產品,最長可前10年僅歸還利息。新購房者可申請該金融產品,已購房者可調換按揭貸款為該金融產品。
  • 年截至目前,已至少有蘇州、無錫、南京和青島等4個城市推出“低月供”相關助力購房置業(yè)的舉措。

為什么我說這條新聞難崩呢?

文章中舉了一個例子來試圖說明這個特色化金融產品是如何有利于年輕人的。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粗一看,月供最低僅需100元。

細一看,嘶,剩下4250元全還的是利息。

現(xiàn)在年利率3.5%,十年下來利息就多付了35%,再算上15%的首付,等于一開始就花出去了總房款50%的錢。

可十年過去,還有85%的本金沒還。偏偏房價還每年下跌1%到2%,十年后房子的價值可能也只剩原來的85%了。

這么一看,相當于花了一半的錢住了十年房子,最后欠款金額和房子當時的價值差不多,等于壓根沒還上本金。

這套路,簡直就是在把人的智商按在地上“摩擦”。

你但凡是說讓人家10年只還本金,大家的評價都還可以不同一些。

但現(xiàn)在各種看似優(yōu)惠的貸款方式,實則是在過度榨取購房者,還非要擺出一副為大家謀福利的樣子,實在讓人忍不住吐槽,這吃相也太難看了!

為啥這個特色金融產品要求35歲以下?

該不會是因為35歲以上不太好忽悠吧。

現(xiàn)在不少剛踏入社會的年輕人,對利率沒什么概念,又因為未來發(fā)展充滿希望,很容易低估借貸背后的風險。

特別是那種前十年只還利息的長期大額貸款,更是會讓人誤判實際還款壓力,一不小心就掉進無良商家的陷阱里。

舉個簡單的例子,一部3000塊的手機,商家搞分期付款,不告訴你真實利率,只說每天花15塊,一年后手機就能完全屬于你。

有點經(jīng)濟頭腦的人一算就明白,買這部手機實際要花5475元,肯定會直接全款拿下。

但和電信詐騙一樣,越是簡單的套路,越能“精準篩選”目標人群。

那些不太懂算賬的人,想法就不一樣了。

他們容易被“錨定消費”影響,比如平時每天飯錢50塊,就會想每天少吃一頓飯,就能把手機帶回家,感覺沒什么壓力,就沖動下單了。

商家也會一個勁兒地忽悠,說每天就花一包煙錢,輕輕松松就能擁有。

年輕人被這么一夸,腦子一熱,就上鉤了。

前十年只還利息的貸款,和租機貸套路差不多,都是把月供包裝得特別誘人,讓人覺得觸手可及。

我腦海里面甚至都想象出那些置業(yè)顧問精心準備的話術了:

“現(xiàn)在經(jīng)濟不好、收入低沒關系,過幾年經(jīng)濟回暖,工資自然就漲了,到時候多還點月供還不是小意思?現(xiàn)在房價低,不買等漲起來可就虧大了,而且租房也要花錢??!”

這番話,很容易把不會算賬的人說得心動。

這種前十年只付息的貸款,其實就是“氣球貸”。

前期月供看著少,壓力不大,可到后面要還本金的時候,月供直接暴漲。

表面上降低了買房門檻,減輕了前期壓力,實際上卻增加了杠桿。

而加杠桿就意味著成本增加、風險變大。

想象一下,25歲貸款買了房,十年后到了還本的時候,突然被裁員。

收入一下子沒了,房貸卻直線上升,這不是戴維斯雙殺嗎?

35歲以下正是壓力相對小、精力最充沛的時候,要是這個階段都還不上貸款,等過了40歲,上有老下有小,精力也大不如前,突然面對高額還款,拿什么還?

著名評論家家楊金水曾說過:有些事,不斷貸,沒有四兩重。全都斷了貸款,一千斤都打不住。

去年“氣球貸”在短暫露臉后,引發(fā)爭議,就很快被銀行下架了。

這次倒好,直接被包裝成扶持政策推向35歲以下的年輕人了。

有網(wǎng)友銳評:在發(fā)錢跟漲工資之間選擇了發(fā)貸款,在降價跟漲工資之間選擇了先還利息。

主打一個咱就是相信后人的“無窮智慧"。

但采用氣球貸買房的,多半是月供能力不足但又盲目自信的人,

誘導不具備足額還款的人群進行信貸消費,這不就是我們批判的美國08次貸危機嗎?

因此,也有人形容氣球貸為“次級貸”,次級貸有什么危害,不用人多說了吧。

不過幸運的是,咱們這和次級貸還是有很大區(qū)別的。

美國次貸是房貸一體,美帝的購房者可以停止月供,把房子扔給銀行,大不了這個房子不要了,次貸風險主要集中在銀行

中國是房貸分離,國內房子法拍后不夠還貸還得繼續(xù)還,你個人還要承擔剩余責任,風險分散給了購房者,大大降低了集中爆發(fā)金融危機的風險。

何嘗不是前面專家口中所說的“創(chuàng)新性強、亮點多、示范效應明顯”呢?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