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近日,作家余華攜新書《余華文學課:九歲的委屈與九十歲的委屈》與主播董宇輝深度對談,呈現一堂關于文學閱讀與創(chuàng)作的“大師課”。這位“最懂年輕人的作家段子手”用幽默治愈讀者,用真誠感染大眾,當晚對談期間,新書《余華文學課》銷量突破5萬冊。年輕網友感慨,真誠走心的文學深談,有那么大的吸引力。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余華被譽為最懂年輕人的作家

這是余華第二次做客“與輝同行”,本次對談顯得默契。新書副標題叫“九歲的委屈和九十歲的委屈”,余華介紹,這句話來自書中同名短篇,是他對契訶夫《萬卡》和拉克司奈斯《青魚》兩篇經典文學作品的解讀。

關于受人歡迎的作家是如何煉成的,余華說,自己在創(chuàng)作道路上受到卡夫卡、川端康成、汪曾祺等人的影響,逐漸找到寫作風格。接著,余華又通過講述馬爾克斯和胡安·魯爾福的故事,來闡述文學對人的影響:“文學中的影響就像植物沐浴著陽光,植物需要陽光的照耀,但并不是希望自己能夠成為陽光,而是始終要以植物的方式去生長?!?/p>

講到卡夫卡《變形記》時,余華解讀了書中一個細節(jié):主人公格里高爾一覺醒來發(fā)現自己變成了甲蟲,第一反應是擔心上班要遲到了、要怎么跟經理請假。余華認為,通過這個細節(jié),卡夫卡寫出了現代人的共同焦慮,“一代代朝九晚五的上班族都能感同身受”。

近年,余華因其緊跟時代的年輕心態(tài)、幽默風趣的談吐和極強的共情力,在年輕讀者中受歡迎,被稱為“最懂年輕人的作家”。面對“學生們應該如何去閱讀寫作”的提問,余華也給出了具體的建議。他認為,最重要的就是要大量閱讀,要讀好書和介紹好書的書,并提到自己年輕時用讀詞典的方式來增強語感、擴充語料儲備。他特別提出,年輕人——尤其是學生群體在讀經典文學時,相比關注故事,更要關注細節(jié);在寫作時,要記住寫作的感覺,而不是措辭。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余華的演講在社交媒體上的熱度非常高

借由《余華文學課》新書上市的契機,出版方讀客文化介紹,《余華文學課》是余華最新出版的散文自選集,由余華親自編選組集。書中收錄了余華的15篇文學隨筆和1篇文學對談,其中6篇是未結集出版過的篇目。在這本書里,余華毫無保留地寫下自己60年閱讀生涯的所有心得,以專業(yè)作家的寫作經驗和超凡的文字觸感,將經典作品中每個細節(jié)里的偉大之處娓娓道來。目前,《余華文學課》在書店和平臺上架,社交網絡上關于“閱讀文學經典”的話題也在持續(xù)發(fā)酵,社群平臺依舊能夠傳遞文學經典中厚重純粹的精神力量。

原標題:《作家余華直播間開設“100分鐘走心文學課”》

欄目編輯:江妍

來源:作者:樂夢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