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火器時代來臨之后,古代中國武將的萬人敵時代就結束了?;貞浧饋砝浔鲿r代,萬人敵武將的那種勇氣真的是讓人熱血沸騰。他們經(jīng)常力挽狂瀾,以一己之力改變幾十萬人的戰(zhàn)場格局,是英雄的化身,是無敵的代言詞,強大的幾乎讓后人不敢想象這是真的,但歷史之中就有這么些人物,正史之中的形象比演義還要勇猛無敵。
三國演義之中的關羽形象

《三國演義》之中的關羽形象描寫非常多,有溫酒斬華雄的初露頭角;有過五關斬六將的義薄云天。說不完,挑出來關羽斬殺袁紹大將文丑來講事情,關羽對戰(zhàn)文丑的這一戰(zhàn),是完美的詮釋了什么叫做冷兵器時代的萬人敵。
三國演義第二十五回原文節(jié)選:**
關公奮然上馬,倒提青龍刀,跑下山來,鳳目圓睜,蠶眉直豎,直沖彼陣。河北軍如波開浪裂。關公徑奔顏良。顏良正在麾蓋下,見關公沖來,方欲問時,關公赤兔馬快,早已跑到面前。顏良措手不及,被云長手起一刀,刺于馬下。忽地下馬,割了顏良首級,拴于馬項之下,飛身上馬,提刀出陣,如入無人之境。河北兵將大驚,不戰(zhàn)自亂。曹軍乘勢攻擊,死者不可勝數(shù),馬匹器械,搶奪極多。
演義之中對于關羽的形象描寫的更加具體了,誰也沒有講到過關羽真人,這種形象是千百年來大家集體想象的結果,演義之中的關羽能夠成功斬殺關羽其實主要還是出自于兩個原因,羅貫中描寫的是很清楚的。

赤兔馬的作用是非常明顯的,演義之中說赤兔馬速度快到顏良根本反應不過來,這樣就一刀被關羽斬殺,赤兔馬的速度之快讓袁紹士兵根本不敢阻攔,就像是紅色颶風一樣。
第二個原因就是關羽的突襲戰(zhàn),在羅貫中演義之中描寫是非常具體的,關羽沖過來的時候沒有按照武將單挑的慣例自報姓名和家門,顏良搞不好是在等關羽自報家門,根本沒有準備,就被關羽斬于馬下。
通過羅貫中演義的描寫,我們對于關羽的想象的確是更加的形象化了。但其實對于關羽個人的武力值是更加的貶低的,這和正史之中有很大的出入,演義一般都是有夸大成分,但這次帶著好意去夸大關羽,最后造成實際意義上的貶低卻是非常讓人意外的。
正史之中的關羽形象
打開網(wǎng)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三國志·卷三十六·蜀書·關羽傳原文:「紹遣大將顏良攻東郡太守劉延于白馬,曹公使張遼及羽為先鋒擊之。羽望見良麾蓋,策馬刺良于萬眾之中,斬其首還,紹諸將莫能當者,遂解白馬圍。曹公即表封羽為漢壽亭侯?!?br/>
正史之中的關羽是怎么樣的呢?通過和解白馬之圍其實可以看出來了,當時袁紹派遣自己的心腹大將顏良攻打曹操任命的東郡太守,將之圍困在了白馬這個地方,曹操的應對方法是派遣張遼和關羽作為自己大軍先鋒去攻擊。
張遼在整個過程之中沒有什么戲份,關羽視力很好,一眼就看見了袁紹大將顏良的儀仗,隨后的動作就直接驚為天人了,騎馬 直接沖過去,在數(shù)萬大軍眾目睽睽之下將顏良刺于馬下,還順手將顏良頭顱帶回來了。

袁紹大軍其他將領看見主將被殺,第一反應不是逃跑,而是抵抗,但沒有一個是關于的對手,所以正史之中說:“紹諸將莫能當者,遂解白馬之圍”。袁紹軍隊直接就崩盤了,剩下就是張遼帶著軍隊乘勝追擊了,兇險萬分的白馬之圍就這樣輕松被關羽解決。
整個過程來看,曹操是派遣張遼和關羽一起去的,對顏良是非常的重視,但從正史之中可以看到張遼是沒有什么動作的,完全就是關羽一個人的主場,關羽的騷操作在主導節(jié)奏,張遼是跟在關羽后面混功勞的。
正史之中的關羽形象明顯比演義之中的還要厲害,主要還是表現(xiàn)在幾個地方,一個是關羽的坐騎并不是天下第一的赤兔,只是普通戰(zhàn)馬,這樣一來,外在有利因素不足為道,主要還是關羽的個人能力超凡脫俗。

第二個表現(xiàn)就是袁紹大軍不像是羅貫中說的那樣差勁,顏良一死就全部逃跑了,袁紹軍隊其他將領在顏良死后是作了對抗的,但可惜的是沒有一個是關羽的對手,這個時候畫面感一下子就出來了。
關羽瞬間秒殺顏良之后,又行云流水般的砍殺了袁紹其他將領,袁紹方面的小兵看到曹軍有如此神人,一人沖進萬軍之中單挑,不僅單殺了己方主將,還以一對多的掠殺了其他將領,這個時候全部被看呆了,嚇得失去戰(zhàn)斗力。
結語
關羽的形象在正史之中非常的勇猛,是當?shù)闷鹑f人敵這個名稱的。他應該是整部三國歷史之中,極少數(shù)這種沖進數(shù)萬大軍之中砍瓜切菜一樣取得勝利的名將,演義對于外在因素的描寫,想要突出關羽的無敵,殊不知卻弄巧成拙,關羽本身的實力是最強的,其他都是次要的,不然也贏不來武圣這個稱號。|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