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說“五十而知天命”,活到五十五歲,人生過半,看過春生夏長,歷經(jīng)秋霜冬雪,該懂得有些事不必強求,有些地方更不必久留。
年輕時總覺得“人生何處不相逢”,年紀(jì)大了才明白,有些地方去得多了,反而是給自己添堵。老輩人常說“人活一世,難得糊涂”,但在該清醒的地方,咱得拎得清。
“人過五十五,五地不久留”:55歲以后,盡量少去這5個地方。

一、人多嘴雜的“是非窩”:“來說是非者,必是是非人”
生活里總有那么些地方,扎堆的人最愛聊家長里短,張三的兒子離了婚,李四的閨女嫁了個有錢的,東家長西家短,唾沫星子能淹死人。
老家小區(qū)有個涼亭,每天聚著一幫人,說是嘮嗑,實則是“是非批發(fā)部”。有次王阿姨去湊了回?zé)狒[,不過說了句“某家媳婦愛買名牌轉(zhuǎn)頭就被傳成“背后嚼舌根”,鬧得兩家差點吵架俗語說得好:“是非終日有,不聽自然無
五十五歲后,咱別再往這種人堆里鉆,聽多了是非,心里添堵;傳多了閑話,招人嫌棄咱不如在自家陽臺種種花、泡泡茶,耳根清凈比啥都強。
二、高攀不上的“熱鬧場”:“力微休負(fù)重,言輕莫勸人”
年輕時總想著“多認(rèn)識點人好辦事”,年紀(jì)大了才懂,有些圈子,咱硬擠進(jìn)去也是邊緣人。就像古語說的“富在深山有遠(yuǎn)親,窮在鬧市無人問”,那些比咱層次高太多的聚會,表面客客氣氣,實則充滿疏離。

我有個鄰居大叔,退休前總愛跟著老板朋友去高檔飯局,自己掏腰包買煙酒充面子,結(jié)果人家聊生意、聊投資,他插不上話,坐冷板凳不說,還被人背后笑話“老來俏”。
五十五歲后,咱得認(rèn)個理:不屬于自己的熱鬧,湊得越多,越顯尷尬。與其在別人的圈子里當(dāng)“透明人”,不如守著自己的小日子,跟老街坊喝喝茶、下下棋,自在又舒坦。
三、消耗精力的“酒肉局”:“人間至味是清歡”
年輕時喝酒擼串,圖的是個熱鬧;年紀(jì)大了還硬撐,傷的是自己身子。作家汪曾祺寫過“人到晚年,最難得的是清凈二字?!?/p>
可總有些朋友,隔三差五喊著“出來聚聚”,一上桌就勸酒,“感情深一口悶”,喝到半夜醉醺醺回家,老伴兒跟著操心,自己第二天頭昏腦漲。單位老陳就吃了這虧,去年連續(xù)幾場酒局下來,高血壓犯了住院。
醫(yī)生說:“年紀(jì)大了,得服老,別跟年輕人拼酒量?!蔽迨鍤q后,咱得明白:真正的朋友不會逼著你傷身;虛情假意的酒肉局,不去也罷。不如約上三倆老友,散散步、聊聊家常,清清淡淡的交情,反而長久。
四、充滿攀比的“名利場”:“心若清凈,風(fēng)奈我何”
同學(xué)會、親戚聚會,本是聯(lián)絡(luò)感情的場合,可不知從啥時候起,成了“攀比大會”。兒子當(dāng)局長的顯擺人脈,閨女嫁富豪的曬珠寶,就連退休金多少、孫子上啥學(xué)校,都能拿出來比一比。

“人到晚年,要學(xué)會做減法,減去多余的欲望才能活得自在?!蔽矣袀€表姐,每次參加完同學(xué)會都悶悶不樂,覺得自己“混得不如人”。
后來她想通了:“別人過得再好,是別人的日子;我過得踏實,才是自己的福氣?!蔽迨鍤q后,咱別再跟人比房子、比車子、比孩子比來比去,比丟了心態(tài),比傷了感情。日子是給自己過的,心里清凈,比啥都強。
五、恩怨難了的“舊人處”:“遠(yuǎn)離消耗型關(guān)系”
每個人心里,都有幾個“剪不斷理還亂”的舊人可能是曾經(jīng)的仇人,可能是鬧過矛盾的朋友也可能是沒緣分的前任。
現(xiàn)在微博知乎上常說:“遠(yuǎn)離消耗型關(guān)系,就是對自己最大的慈悲。”有位讀者曾跟我分享她五十五歲后,特意避開了當(dāng)年跟她爭職稱的老同事,以前見面就吵架,現(xiàn)在眼不見心不煩,日子輕松多了
老話講“仇人相見,分外眼紅”,年紀(jì)大了,沒必要再去跟舊人掰扯是非。有些恩怨,放下了,心里就敞亮了;有些舊人,遠(yuǎn)離了,生活就清凈了。咱這把年紀(jì),能讓自己舒服,比啥都重要。

人過五十五,就像秋天的樹,該落的葉要落該斷的枝要斷。這五個地方,少去一次,心就輕松一分;遠(yuǎn)離一點,日子就舒坦一點。往后余生,咱就守著自己的小日子,跟合得來的人相處,去讓自己開心的地方,吃想吃的飯,見想見的人,這才是晚年最好的活法您說是不是這個理?
熱門跟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