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教皇方濟各離世的消息傳來,全球天主教徒沉浸在哀悼之中,同時,關于下一任教皇的人選及未來走向也引發(fā)了廣泛討論。在美國,天主教徒們對此看法不一,意見分歧顯著。

方濟各擔任天主教會最高領導人的十年間,憑借維護窮人權益、改革部分陳舊教會傳統,贏得“人民教皇”的美譽。他曾公開表達對特朗普退出巴黎氣候協定的痛心,與政界領袖就移民問題產生爭執(zhí),還在公開場合呼吁和平,要求官員摒棄“恐懼邏輯” 。在社會議題上,方濟各也展現出相對開放的態(tài)度,首次允許女性擔任行政職務,呼吁接納性少數群體,明確表示“同性戀不是犯罪”,甚至在紀錄片中為同性伴侶爭取民事結合法的保護。

部分美國天主教徒希望方濟各的繼任者能延續(xù)其進步路線。在天主教徒眾多的馬薩諸塞州,許多居民表達了對相似風格教皇的期盼。67歲的卡爾·薩維科稱贊方濟各超越宗教,真正歡迎所有人走進教堂;28歲的醫(yī)學院學生朱莉婭·米特拉諾更是期待新教皇能更激進地推動變革,實現同性婚姻在教會層面的承認。皮尤研究中心2024年的研究數據也顯示,大多數美國天主教徒支持女性成為牧師、承認同性婚姻,米特拉諾直言天主教會當下過于保守,亟需大刀闊斧的改革。

然而,并非所有天主教徒都期望教會繼續(xù)向更進步的方向發(fā)展。79歲的保萊特·哈里加爾在得知教皇去世消息時,正在教堂禮拜,她將方濟各視為“祝?!?,但同時希望樞機主教們能選出一位堅定“支持生命”、反對改變教會墮胎教義的新教皇。方濟各盡管堅持教會在墮胎問題上的傳統立場,認定墮胎為“殺人”,但也曾寫信寬恕墮胎者的罪行。皮尤研究還發(fā)現,反對教會社會改革的人群中,多數每周至少參加一次彌撒,而支持改革者多為很少或從未參加禮拜的人。

方濟各會修士威爾·泰瑞爾認為,新教皇需是能理解時代復雜性的溫和派。在社交媒體信息繁雜難辨的當下,新教皇要肩負起引導教會不同派系度過混亂時期的重任。

此外,教會性侵丑聞依舊是天主教徒關注的焦點。教會性虐待幸存者權益組織強烈敦促下一任教皇杜絕掩蓋性虐待行為,制定“性虐待零容忍法” 。盡管方濟各任期內努力修復因神職人員性虐待丑聞受損的教會信譽,召開兒童保護峰會、制定神職人員報告性侵事件的規(guī)定,但在該組織看來,這些措施仍不夠完善。2018年方濟各訪問愛爾蘭時,也曾直面承認教會領導人在此問題上的失職。

下一任教皇將由樞機主教們在梵蒂岡城圣彼得大教堂秘密集會選出。在這一關鍵節(jié)點,美國天主教徒不同的期待與訴求,折射出天主教會內部的多元聲音與復雜矛盾,而新教皇將如何應對這些挑戰(zhàn)、引領教會前行,成為全球矚目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