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1929年長江沿岸的蕪湖是一幅怎樣的畫面呢?本文9幅來自于《亞細亞大觀》的民國老照片,詳細地記錄了90多年前,一個民國20年代末期的安徽蕪湖。

民國的蕪湖

從地理位置上來看,蕪湖位于安徽境內長江邊,民國20年代,這里是安徽省排名第一位的貿易大港。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清末1904年蕪湖地區(qū)

從歷史的角度出發(fā),1700多年前三國爭霸時期,蕪湖就是東吳的屬地。在千年之久的歷史長河中,蕪湖也是幾度易名。在民國二年時,這里成立了蕪湖縣,并一直保持到照片拍攝的1929年。
蕪湖與國外貿易的正式開放可以追溯到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四月,其中英國占據著當時的最大份額。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民國年間蕪湖地區(qū)地圖

說到當時的蕪湖城,可以分為內城,外城,以及租界三部分。內城最為繁華,但是道路擁擠不堪,因此顯得十分混亂。這種繁華也從內城一直延續(xù)到外城部分。而當時大約有20萬人居住在這里。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1948年蕪湖地區(qū)

1929年的蕪湖紀行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蕪湖港口的一角

因蕪湖占據著優(yōu)越的地理位置,這里擁有著豐富的物產資源。當時尤其以米和茶葉最為有名。1928年對外貿易額就已經可以達到5000萬元(上世紀20年代物價)的水平,不僅僅是安徽省,放眼于當時全中國,這里也是名列前茅的貿易港口。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蕪湖的汽船

千年之前的東吳時期,蕪湖就已經成為東吳蜀地內的一處港口,千年之后,這里出現了一系列新的變化。不平等條約的簽訂使得蕪湖出現了租界區(qū),被迫打開的口岸也出現了自古以來從未有過的汽船。照片所記錄的即為當時一艘汽船??吭诖a頭,工人正在船上進行裝卸工作的場景。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江南水鄉(xiāng)

江南地區(qū)多江河,生活在這里的人們始終與水為生,蕪湖自然也是其中之一。內城中縱橫交錯的水路自然如此,內城之外同樣也有著無數的湖泊河流。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靈澤廟

三國時期,這里傳說是劉備的孫夫人投江之地,唐朝末年此處建立了一座祠堂,民間俗稱孫夫人祠。清末經過太平天國軍隊破壞與重新修建之后,靈澤廟在上世紀20年代成為路過此處的船夫們祈求平安的場所。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江南美人

中國的歷史上從來不缺少美人的佳話,民國時期自然也是如此。與北方女性的美有所不同的是,江南地區(qū)女性的美更加清秀。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蕪湖鄉(xiāng)下

這是當時蕪湖郊外日常生活的記錄,蕪湖作為有名的江南米市,一位農民正扛著掃帚向前走去,他身后放置在地上的竹筐則是用來運送稻子。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荊山寺佛像

在蕪湖城外大約十公里處的荊山寺是當時蕪湖地區(qū)的名寺之一。向山上眺望,北側的山崖處雕刻有巨大的石佛。這些佛像從面部判斷來看并無唐宋時期的風采,更多為明清時所雕刻而成。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桃沖礦山

上世紀20年代時桃沖礦山探明的儲存量就已經達到了5000萬噸以上,并且此處的礦質十分優(yōu)良。當時負責這里經營的機構叫做“中日寶業(yè)公司”,從這里開采出的礦石則大多沿著揚子江(長江)一路運送到港口,再運輸到日本。

打開網易新聞 查看精彩圖片

狄港

從桃沖山開采出的鐵礦石會通過各類汽車運送到這里,再通過汽船沿長江向下游運輸。狄港并不算大,但這里的水位達到最高時,可停靠3000噸左右的汽船,是一座天然良港。登上港口后的丘陵,向遠處眺望,位于長江蕪湖段的天際線可謂是極其壯觀。

結語

90年已經過去,如今的蕪湖早已是煥然一新,變了一番天地。但即便如此,我們依然可以在前人留下的舊照中,回憶那個曾經的江南水鄉(xiāng)——安徽蕪湖。

歡迎關注小郭曾曰號,更多內容可在個人主頁內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