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神背二郎花錢 胡堅(jiān)藏品
3、真人與真君的位次
真人、真君都是道教對得道神真的稱呼,但是真君比真人的神格,神通、尊位更為高等,是顯然的?!端螘嫺濉份d,北宋元豐三年 ( 1080)(《文獻(xiàn)通考》卷九十作元豐六年) ,太常博士王古定諸神祠封額爵號之序,“自今諸神祠無爵號者賜廟額,已賜額者加封爵。初封侯,再封公,次封王,生有爵位者從其本。婦人之神封夫人,再封妃。其封號者初二字,再加四字。如此則錫命馭神,恩禮有序。凡古所言皆當(dāng),于理欲更增神仙封號,初真人,次真君“??梢娫诔⒌碾贩怏w系中,初真人,次真君,就是真人、真君等級區(qū)別的最簡明寫照。
莊子《南華真經(jīng)》云:“何謂真人?古之真人,不逆寡,不雄成,不謨士。若然者,過而弗悔,當(dāng)而不自得也。若然者,登高不栗,入水不濡,入火不熱,是知之能登假于道者也若此?!薄渡辖?jīng)》云:“男子得道,位極于真君,女子得道,位極于元君”。可見真君是神仙品位的頂流。
真人不僅是神仙的封號,也是徽宗推動的神霄派神霄法位職階的名稱。在或成于北宋末宣和間的《高上神霄玉清真王紫書大法》卷五中有云:“高上神霄大法,應(yīng)由參授大洞法箓,當(dāng)稱某岳先生某炁真人?!?/p>
平遙清虛觀舊址有一件宋代石碑,記載了唐開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羅川縣東挖出玉面真人像27尊,取“真人下凡以保安寧”之意,改名真寧縣的內(nèi)容。該碑位于平遙縣博物館(清虛觀原址)門前碑群中,建于宋治平元年,紅紗石質(zhì),碑額隸書“唐明皇夢群仙圖龍”。碑陽下部為五層二十八格,列諸仙人次序、姓名、得道山名及線刻真人像排序圖,其中稱真人者頗多,略舉幾例:
第一真人:秦淑隱,西華山得道;
第二真人:鄭思遠(yuǎn),蒙山得道(真寧承天觀所奉真人);
第三真人:郭子華,岱山得道;
第四真人:葛洪,倉梧山得道;








平遙清虛觀唐明皇夢群仙圖龍碑 樂藝會資料
到了明代,明世宗崇道,自號“靈霄上清統(tǒng)雷元陽妙一飛玄真君”,后加號“九天弘教普濟(jì)生靈掌陰陽功過大道思仁紫極仙翁—陽真人元虛玄應(yīng)開化伏魔忠孝帝君”,再加號“太上大羅天仙總掌五雷大真人玄都境萬壽帝君”。上皇考道號為“三天金闕無上玉堂都仙法主玄元道德哲慧圣尊開真仁化大帝”,皇妣號為“三天金闕無上玉堂總仙法主玄元道德哲慧圣母天后掌仙妙化元君”。
世宗所寵道人邵元節(jié),賜新蟒服及“闡教護(hù)國”玉印。嘉靖十五年(1536),加號為“靖微妙濟(jì)守靜修真凝元衍范志默秉誠致一真人”。嘉靖九年“班二品”,十一年敕建真人府于城西,歲給祿百石,以校尉四十人供灑掃。
世宗所寵道人陶仲文,嘉靖十八年 (1539)授“神霄保國宣教高士”,隨即又封為“神霄保國弘烈宣教振法通真忠孝秉一真人”,領(lǐng)道教事。二十五年(1546)加封為“神霄紫府闡范保國弘烈宣教振法通真忠孝秉一真人”。二十七年(1548)加其支伯爵俸,授其徒郭弘經(jīng)、王永寧為“高士”,后封為“真人”。
可見,在崇道的明世宗眼里,自己的封號既然是真君、帝君,那么輔佐他的道士,稱為高士、真人。由此可以再次窺見真人與真君等級的區(qū)別。


熱門跟貼